“陈指导”和她的少年宫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c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屡受赞誉的少儿舞蹈《中国风》,跳了一年又一年,第一代演员已经做了妈妈。东方小伙伴艺术团,是展示中国少年儿童风貌的一张名片,它背后有一个孩子们非常敬重的名字——“陈指导”。
  
  A型血的人重细节
  
  “陈指导”的名字叫陈白桦,她自称“天生要强”,“A型血的人注重细节,总想做到最好”,因此,被同事称为“细节总监”。
  陈白桦从小喜欢舞蹈,能将一部样板戏《白毛女》看上三、五十遍,整个动作倒背如流,回到家中对着镜子一遍遍地练。
  当年插队时,陈白桦自己割芦苇,挑黄沙,建房子,挑断三根扁担,脖子磨得出血。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她也随身带着练功鞋、练功服,一有机会就跳上几圈。
  学舞蹈的人喜欢照镜子,劳动完了,大家喜欢躺在床上吃东西,陈白桦却要找地方练功,她发现一个老农家里的床四周三面都是镜子,就借机经常去照,对着镜子做几个动作。
  18岁的花季,陈白桦“皮肤白得像剥了壳的鸡蛋”,在东南郊奉贤县星火农场小分队里,她自己编舞,经常巡演,还屡屡获奖,“一得奖就要来上海市区演一个月,在大世界,很开心的!”
  1982年,少年宫分进来4个大学生,其他3人,有的出国,有的改行,只有陈白桦一人固守下来,终日与小孩子为伍,这一切,一言以蔽之,皆因为她“对舞蹈的痴迷,对事业、对孩子的爱”。
  读书时,陈白桦被称为“金嗓子”,高音可以到high C,低音可以到女高音唱不下去的程度,如今却成了喑哑的“沙喉咙”,
  “进了少年宫,整天对着那么多小孩说那么多话,导演大型演出节目更得大喊大叫,一只脚放好,有时要讲一万遍。每天忙得昏天黑地,不知不觉就倒了嗓子,现在是一点音高都没有了。”说这些话时,陈白桦十分平静。
  因为声带的恶化,两次手术后,医生嘱咐陈白桦“以后再不能大声讲话”,但一到了排练现场,和孩子们在一起,她就把医嘱抛到了脑后,就这样“喊”出了一台台走向世界的演出:屡屡受到中外领导人赞誉的少儿舞蹈《中国风》,参加演出的小演员多达120多名,平均年龄只有12岁;东方小伙伴艺术团已成为展示上海形象和中国少年儿童风貌的一张名片,在APEC会议、庆祝香港回归等一系列大型演出中频频亮相。
  
  最重要的事情是“认真”
  
  “陈指导”几乎是孩子眼里的“神”,头上多了发卡,换了新的鞋子,都是他们回家报告给父母的头等大事。在少年宫学习过的孩子,很多在日记中写下,“老师教会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真’。”
  这些“尖子”生中,其中一位是电视剧《玉观音》的女主角孙俪。
  出去演出,每次取盒饭,陈白桦总要叮嘱孩子们不要忘了说“谢谢”。为了给他们做“规矩”,陈白桦站在领盒饭的百余人队伍旁一遍遍示范,50个人讲50遍,100个人讲100遍,无一例外。孙俪因此养成了彬彬有礼的气质,后来,成了电视名女,很多人都惊讶这个女孩子的“懂事”。
  有一位在中福会少年宫学习过的孩子,因为在应聘书上写下“我有10年在少年宫学习舞蹈的经历,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分配时间”,而被一家门槛颇高的德国公司看中。
  1994年,少年宫排练的舞蹈《中国风》赴京参加国庆45周年演出,这是惟一一部进京的少儿舞蹈,每一段民族舞之间的“抢妆”十分紧张,分秒必争。通常,演出的舞台是16米宽,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有44米宽,孩子们人小步子也小,怎么办?
  
  走台时,陈白桦拿着皮尺在舞台上丈量尺寸,计算时间,孩子们看出了她的心思,知道“陈指导”心里很着急,竟背着她悄悄商量了一个办法:先把下一段民族舞的衣服穿在里面,等到蒙古舞一结束,马上把套在外面的蒙古舞裤子脱掉,立刻上台。她们瞒着她,因为这样做通常是不允许的,演出结束后,孩子们冲着她一齐“哇”地笑出来。实际上,她们的“陈指导”在一边早已看出,心里满是感动。
  在陈白桦眼里,宋庆龄一生最热爱的东西有两样,一是和平,另一个就是妇女儿童,宋庆龄诞辰100周年时,中福会要求少年宫排演一场以宋庆龄为主题的舞蹈。陈白桦来到了宋庆龄在淮海路的故居,在满院子的香樟树下,陈白桦了解到,宋庆龄十分喜欢鸽子,一个鸽子死了,宋庆龄伤心落泪,将它葬掉。根据这个故事,陈白桦细心揣摩,排演了舞蹈《白鸽》,一举拿下全国舞蹈大赛金牌。
  1997年香港回归,陈白桦和她的孩子们前去助阵,5天5夜的排练,每天孩子回家了,她还要盯到午夜之后。
  2001年APEC会议期间,21个国家的首脑齐聚上海,陈白桦率领少年宫东方小伙伴艺术团参加演出,一共排练了19次,每一次,“陈指导”都变着法儿“哄”她的孩子“这是最重要的一次”,就这样,一次一次软磨硬泡直到“最重要”的一刻真的到来。
  有人说,陈白桦对她的孩子一心投入,“把少年宫像一个家族企业一样来经营”。陈白桦觉得,“宋庆龄的精神非常富有,在一个物质的世界里尤其可贵”,在对这种精神的一路秉承下,陈白桦在少年宫里创造了很多自己的“复制品”。
  2006年,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两次拨款作为中福会流动少年宫“农民工子弟项目”、“在沪农民工子弟学校添置教具”专项经费,将校外教育资源引进农村,宋庆龄的少年宫事业进一步做大。
  在“细节总监”陈白桦心目中,“宋庆龄的少年宫,一定要备加珍惜,这也是一种文化,需要传承。”她希望,孩子们能像她一样地崇拜宋庆龄。
其他文献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陈锡文,亲身经历和见证了中国农村改革30年的过程,参与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指导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内的多个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被认为是中国著名的农业与农村政策问题专家,对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有独到见解。  前不久,他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    三大阶段    陈锡文说,30年来农村改革,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
没房,没车,没存款……除了花几块钱去婚姻登记处办理一张结婚证,近来,网上流行一个新名词——“裸婚”。  上世纪80年代,即有结婚必备冰箱、彩电、洗衣机等“三大件”之说,“有房有车”则成为21世纪初年轻人择偶的标准。而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以80后为主力军的“裸婚族”日渐兴起,他们打破先“安居”再“乐业”的传统,希望通过自我努力、共同创业来提高未来的生活质量。    我要“裸婚”    “夫妻双方只要
国防生任职前教育既不同于军队专业院校现行的本科学历教育,也不同于地方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岗位技能培训,是在学员完成大学全部学业、有一定军政基础、为更好地适应部队第一
温州是中国民间资本最为活跃的地区,根据央行温州中心支行的数据推算2008年民间资本达到3420亿元人民币,而有学者称这一数据应在6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去年5月出台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普遍被舆论看作是国家收编民间资本的方式之一。目前温州已经成立8家小额贷款公司,它们经营情况被广泛关注。    中小企业的“救生圈”    “幸亏有这50万元的贷款,要不我们厂就要倒闭了。”刚从温州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