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条款中公序良俗原则的功能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序良俗原则是判断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重要依据,其内容包括善良风俗和公共秩序,二者分别对应“道德”与“秩序”价值。公序良俗原则对合同行为的规制,体现在对意思自治的限制和保护中,这一原则也当然适用于格式条款的效力判断问题。在合同问题中,公序良俗原则作为民法中的概括性规定,承担着为相关领域引入宪法基本权利规范的任务,填补合同条款中可能出现的法律漏洞。基于对宪法权利的保护,不应只注重公序良俗对公共秩序的保障作用,还应发挥善良风俗对合同行为的规范作用。对于侵犯基本权利的格式条款,公序良俗原则对格式条款的调整作用不应
其他文献
学界从不同维度着力厘清大数据概念及其特征,分析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同时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载体、模式方面进行了创新角度研究;从思维困境、技术挑战、人才队伍、伦理难题方面进行了创新面临困境研究。学界对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施路径的基本观点是:(一)强化大数据意识,树立大数据创新思维;(二)建立大数据管理机制,提升数据实效性;(三)加强人才合作,组建高校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四)加强隐私保护,建立健全大数据法律法规。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展望在于理论体系有待完善;实践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