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当然更精彩

来源 :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ds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感”就是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对英语的感知程度,感知程度越高,学习英语的效率就越高,反之,学习英语就会越困难。但是语感的产生不是天生的,而是日日联系形成的,当学生每天在充斥着英语的环境中学习,并且练习听说读写,对于学生的英语是很大的提高,所以教师从日常的语感培养入手,改进教学方式,创造良好的英语教学氛围,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找到学习英语的方法和动力,增强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
  1. 创设情景,优化初中生英语语感培养
  创设情景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教师由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充满英语的环境中,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学生学习英语语感的重要条件,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感的积极性和热情,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感教学中来。教师在让学生背单词之外还应该增加课堂内容的丰富性,创设情景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课堂的有趣性,并在课堂中积极大胆地用英语发言,鼓励学生在对方发言时学习同学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当学生遇到英语难题时,也可以及时地求助教师,当遇到英语语感念不出来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中文进行引导,以提高课堂效率。在每节课堂开始之前,教师都会说“Good afternoon”,随后学生回应“Good afternoon,sir”,之后教师会说“Sit down, please”,这样的教学模式就是学生可以在不加思考地回答教师,即英语语感的培养模式。
  除此之外经调查显示,英语口语发音不准确也是英语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在课堂上观看美国电影,并记忆其中的许多经典台词,例如“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让他们感受纯正的美式发音或英式发音,这样耳濡目染为学生提供全英文的教学环境,当然,在观看电影之后让学生将电影中的台词随着教师大声朗读学生学习英语会事半功倍,英语语感也会加强,另外可以倡议学生对于英语电影中的经典片段进行扮演,学生在模仿中提高学习英语的热情,感受学习英语带来的快乐。
  2. 鼓励朗诵,优化初中生英语语感培养
  古语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英语语感的培养也是如此。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本上的经典語句,并熟记像“You have a dream;you got to protect it. People can’t do something by themselves;They want to tell you cannot do it. You want something. Go get it!”这样简单的单词和句型,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可以毫不费力地将自己脑中所熟记的英语俚语运用。在学生的日常英语积累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高水平的英语材料反复朗读训练,以提升学生英语发音的准确性和语感的培养,在这种训练中,过量的训练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不追求速度和量多,而追求学习的质量。因此,在新课标下教师必须要合理设计一些英语话题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来,从而不断提高英语语法课堂教学质量。
  除朗读之外,背诵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并且可以有效增强语感。背诵文章的基础就是学生已经熟读该文章并且有正确的发音,有丰富的词汇量作为基础,之后再背诵相应的文章,可以增强学生对于句型、语法的掌握度,熟能生巧,在背诵之后英语写作也如同妙笔生花,在面对一个单词时脑海里会立马浮现相关的句型,例如,当学生看到“What”时,就会想到多种问答形式:What does your friend do every day? What do you do every day?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语感。
  3. 增加对话,优化初中生英语语感培养
  长期的英语积累和实践这种形式的编排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但是无法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不利于学生全面地实践所学到的英语知识,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增加对话教学,针对性地提高英语语感。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情景带入语言对话,“How are you?”“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I am fine too.”“When do you have time? Let’s play together.” 在对话中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感悟理解,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而对话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进行口语交谈,另外教师也可以允许学生建立小组讨论,在小组内部自编对话进行交流,或者鼓励小组上台进行角色表演,这不仅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其语言的运用能力也得到相当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英语语感的培养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学习,教师的自我定位和在学生学习中的引导作用也不能忽视,帮助学生培养英语语感,不仅能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成绩,在学生日后的英语实践中也打好了重要的基础。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采用对话形式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感中遇到的困难寻找解决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引言  Let us begin our class这一英语教学导入形式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使用却“投石不惊”,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以上情况,本文针对牛津译林初中英语的教学案例,从图片导入法、设置悬念法、故事情境法等几个方面探讨导入的策略。具体实施过程是学生在课前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并在课前把自己的预习成果以不同形式展现出来,使得思维可视化;教师再结合学生思维可视化成果进行不同形式的导入。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当前的初中英语课堂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过程。毕竟文化是一切课程的起源,是一切教学的切入点。更何况是英语这门极度重视文化背景的学科,更需要教师站在时代的角度,制定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英语课堂,使英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显著。本文就根据英语这门学科的文化背景,对初中英语的教学方法做几点分析,以便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学科素养。  1. 注重文化的重要性,扩展英语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新时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拓展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视野,通过某一个文化差异方面的解读,提高中学生的文化意识鉴别能力。文化渗透教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开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分析,增强自身的民族归属感,同时提升自己在文化交流方面的灵活应变能力。所以,本文在结合新课标改革理念的前提下,参照自身的英语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文化渗透教育的基本对策。  1. 创设
科技在快速进步,人类提升到了一个新文明,我国国力也日益增强。在全球化的同时,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国的英语教育投入。据统计,英语在世界各地都广泛的使用,成为一种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中国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以前的从中学开始学习英语,到现在的从小学,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可见国家对英语教育投入是多么的大。因此,本文就让趣味与效率齐飞——浅谈如何打造高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环境阐述了高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环境的
1. 认识与“信仰”  一直有种认识:多读多写,量变能引起质变。一直“信仰”一句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后,有规划有方法地多读,在读中领悟,自然能够带动基础知识的进步。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适当的英语基础知识,适量的阅读会让他们对知识综合更加运用自如,特别是讲求方法、讲求实效的阅读更会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提供更加夯实的基础。因为自己这种认
1. 插图的定义以及在阅读教学中的功能  结合教学实践,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点缀和刺激的作用在白纸黑字上的文本中穿插一些插图,可以美化版面,增强读者的视觉效果,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2)阐释和归纳的作用文章中附加的插图可以对文本中所涉及的抽象,难懂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简单化,使读者易于理解。另外,图片也具有浓缩性的特点,所以它可以浓缩,归纳详尽的描述,使读者对文本
高考英语科考试命题中,完形填空将英语知识和英语运用能力有机结合,综合短文填空和选择填空题的考法,以“完形”的方式考查考生的英语知识应用能力,注重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对语法和词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词语辨析能力、推理判断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  1. 试题出处  2019年的全国II卷的英语完形填空文章来自The Reader’s Digest 《读者文摘》第
高中英语阅读细节理解题根据命题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信息型、语义理解型、图文转换型、是非辨别型、事实排序型和数字计算型等几种试题形式。这些不同的形式都需要学生关注细节,认真阅读每一句话,做到深刻理解,细致把握,进而可以在答题过程中做到精准深刻。学生要掌握每一种试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以便在解题的时候可以有的放矢,做到正确地选择和认真地阅读。  1. 直接信息型,仔细查找准确理解  直接信息型就是学生
学生由初中迈入高中后,课业陡然繁重,学习的压力也变得大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就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再加上传统授课模式的影响,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案,万年不变的课堂环节……都容易令学生情绪低沉,从而打消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性,教学效率也会跟着提不上来。在此背景下,“幸福英语课堂”的理念也就应运而生。用新颖有趣的授课方式优化学生的课堂体验,增强他们的幸福感,不但能使课堂教学走向高效化,同样也
“如果我处在你这个年纪,在中国我也会创业的。”71岁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迪顿如此说。当时一位年轻的中国创业者向他提出有關中国创新创业的问题,迪顿的回答饱含了赞许与勉励。  尽管年过七旬,但迪顿精力充沛、思维敏捷,他自称自己是一个“数据哥”,钟爱用冷冰冰的数据说话,但是谈到最基本的经济问题时,他又用最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  这位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前景表示乐观,他也对中国人民的勤劳努力表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