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N01铝合金高速斜角切削过程中的切屑演化机理

来源 :表面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高强铝合金高速斜角切削参数对切屑形态及演化规律的影响,探究切屑形态转变的内在机理,为延长刀具使用寿命、改进加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7N01铝合金高速斜角切削三维数值模型,利用加工中心、三向测力仪进行切削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切屑形貌进行表征,结合有限元仿真结果,探明切屑演化机理.结果 在刃倾角为15°、切深为2 mm及进给量为0.9 mm/z的切削参数下,当切削速度低于900 m/min时,切屑宽度方向首先与刀刃接触的一侧有较为明显的撕裂或出现边缘锯齿状毛边现象,此时切削力波动剧烈,结合撕裂区微观组织和有限元分析,发现该侧应力和温度水平明显高于另一侧,循环拉-压塑性变形是导致切屑锯齿状毛边的主导因素.当切削速度高于700 m/min时,材料的热软化效应增强,绝热剪切带来的热塑性剪切失稳占据主导作用,切屑边缘锯齿状毛边逐渐消失,沿切屑的厚度方向出现了明显的绝热剪切带,即形成了锯齿状切屑,并且锯齿化程度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而加剧.结论 斜角切削时,切屑形态会随着切削速度的变化而发生转变,切削加工中的热-力耦合作用是切屑演化的主要原因,2种锯齿状切屑均会带来切削力的波动,影响表面质量,在实际切削加工过程中要尽量避免.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具有非对称表面织构的粗糙平面的表征方程,并分析方程参数对其形貌的影响,依托表征方程重建的织构平面研究非对称表面织构在动压润滑条件下的润滑特性.方法 根据非对称织构平面的加工过程,基于W-M函数重构粗糙表面,再叠加非对称织构形貌特征方程,实现不同尺寸非对称表面织构的数学表征,利用Matlab软件对方程中表面织构参数和粗糙表面参数对织构平面形貌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利用方程表征的织构平面建立动压润滑压力油膜的实体模型,对压力油膜进行CFD计算,分别得出正向非对称织构、对称织构、反向非对称织构中的压力分布
目的 研究蒙脱土-聚吡咯(MMT-PPy)改性环氧树脂涂层的防腐性能.方法 通过氧化合成法制备PPy,采用插层法制备不同吡咯(Py)含量的MMT-PPy粉末.然后分别制备MMT-PPy/EP涂层、不同Py含量的MMT-PPy复合材料涂层和掺杂不同MMT-PPy含量的复合材料涂层.利用XRD、接触角测量仪、电化学工作站等对涂层的微观形貌、结构成分、疏水性能、耐蚀性等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SEM测试观察到,MMT层间距离明显变大,片层间有胞状的PPy颗粒,形貌更加致密,表明PPy成功地插层到了MMT中.FT-
目的 研究Ce变质处理提高Fe-Cr-Ni中熵合金在3.5%NaCl溶液中抗点蚀性的机理.方法 通过动电位极化实验,分析Ca变质处理与Ce变质处理的Fe-Cr-Ni中熵合金的抗点蚀性.利用SEM和EDS等手段观察了经不同变质处理后合金中夹杂物的形貌和元素组成,并结合阻抗谱分析与XPS技术研究了Ce对钝化膜保护力的影响.结果 经不同变质处理的Fe-Cr-Ni中熵合金中的夹杂物形态不同,Ca变质处理合金中夹杂物为CaO-Al2O3和CaS-Al2O3复合夹杂物.在腐蚀过程中,CaS优先溶解导致点蚀萌生.Ce变
目的 探究聚硫橡胶改性环氧树脂防腐涂层的颜填料最佳配比及临界颜料体积浓度.方法 首先固定颜料体积分数(PVC)为15%,采用磷酸锌作为防锈颜料、湿法绢云母粉作为体质颜料,以液态聚硫橡胶(LP3)改性环氧树脂(E51)作为涂层的基体,制备聚硫改性环氧防腐涂料,测试涂层的基本物理性能.分别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防腐涂层的表面形貌和截面形貌,同时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探究颜填料配比对聚硫改性环氧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选定最佳颜填料配比后,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探究颜料体积浓度对聚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