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苏友好协会是新中国的第一个群众性组织。作为“一边倒”政策的产物,在成立后的第一个十年里,中苏友好协会建立了完备的组织机构,吸收了大量会员,开展了名目繁多的宣传教育活动,对于促进中苏友好、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从1960年开始,中苏友好协会经历了活动减少、机构撤并、成员萎缩等一系列调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中苏友好协会更是有名无实,仅以特殊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着中苏关系。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苏关系的逐渐缓和,中苏友好协会的工作开始恢复,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