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彰显个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uanj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
  二、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 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他说是凤凰老师教搭窝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鸟没有学会搭窝。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四、 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其他文献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对学校教育在课程目标、内容及教学观念乃至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校、学生评价的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改革。教育部特制定了《课程标准》对各学科的性质、地位及教学目标进行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教育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杜郎口中学十年磨一剑,将0 45、10 35的课堂时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两难”现象,教师普遍认为作文难教,学生又觉得作文难写。语文作文教学始终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学生写出的作文也毫无新意。因此,本文通过实际的教学,希望能够通过创新教学策略,推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很多教师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很难,在作文写作中,很多学生都感
期刊
【摘要】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必须有精彩的导入。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开始就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优势效果  多媒体可以向我们展示信息、交流思想和抒发情感。它让你看到、听到和理解其他人的思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刺激学生的感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小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什么事教育教学案例及学做方法。既,案例要有主题,案例要阐明后果,案例要有评析。同时论述了案例的写作格式。既,背景剖析,成绩的反映成绩的处理反思与讨论等。案例可以记载我们本人的教育教学的阅历,是记载我们生命痕迹十分好的手段。  【关键词】案例案例的写作素材评析  一个医生总是伴着对一个又一个的病例的研讨而逐步生长,一个律师也是在一个又一个案例的分析中不时成熟,我们教员也是如此。所以
期刊
子宫复旧不良,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可见于中医的“产后血崩”,“产后恶露不绝”及“产后血晕”等各病中。产后恶露,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在二十天内便完全排尽,产后血性恶露持续
【摘要】自学是一种很重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而对于语文这一科目则更是一种可以培养综合能力的学习方式。因为在对语文的自学中,可以锻炼一个学生全方位的感官能力。语文成绩如果想要学得好,就要靠自学能力的培养才能达到目的。本着学习能力要从小培养的教学思想,本文将就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具体环节做出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学能力提升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不用等待教师来教导学生,学生就能自己去读书
期刊
【摘要】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都是以教师教学为主,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也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需求,阅读教学需要学生自己去感受和思考。但由于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文教学缺乏实践活动  小学语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是一个载体,在课堂中,它承载着学习语言、培养语感、促进理解、诱发思辨、引导感悟、熏陶情感、完善知识结构的使命。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充分朗读、研究,在学生对文本全面把握之后,运用描绘性的语言,把文本所蕴涵的情感展露出来,让情感在学生周围汩汩地流淌,将学生内心的情感资源激发出来,参与到文本的解读中,形成文本和情感的水乳交融。  【关键词】语文感悟 课堂  当前,阅读教学从字词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