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亚楼(1910—1965),福建武平县人。192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闽西游击队任班长、排长,12月入红四军随营学校学习。1930年起历任连长、营长兼政委、团政委、师政委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主力长征,与师长陈光率部担任前卫。1935年6月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第二纵队副司令员。红军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师长。1936年6月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任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部长。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月任抗大教育长,协助林彪、刘伯承、罗瑞卿等组织教学工作。1939年到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2年毕业后在苏联红军中实习,被授予少校军衔,并参加苏联卫国战争。1945年8月随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对日军作战。1946年2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兼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校长。1948年任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参谋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协助林彪、罗荣桓组织实施辽沈战役和入关行动。平津战役中,任天津前线指挥部总指挥。1949年4月任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司令员,率部进军中南。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空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军委委员、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等职。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月任抗大教育长,协助林彪、刘伯承、罗瑞卿等组织教学工作。1939年到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42年毕业后在苏联红军中实习,被授予少校军衔,并参加苏联卫国战争。1945年8月随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对日军作战。1946年2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兼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校长。1948年任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参谋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协助林彪、罗荣桓组织实施辽沈战役和入关行动。平津战役中,任天津前线指挥部总指挥。1949年4月任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司令员,率部进军中南。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空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军委委员、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等职。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