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我们应该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实现课程改革的重要实践活动。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不可小觑,笔者拟对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与学方式变革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 英语课堂教学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科技成果进入教学领域后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在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方面显示了多媒体最优化的功能。改革课堂结构的目的就是使教学“低投入,高效益”。因此不能仅仅研究开发现代媒体,而应把一切媒体、一切教学资源利用和开发出来。
  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具有先天优势。在中小学阶段,英语教学和其它学科的教学相比,无论是教材的设置、课堂教学还是课余的活动等都是动态型的。国外日新月异的以CD-ROM为存储媒介的多媒体英语教材、课外阅读材料以及百科全书类读物等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借鉴。所以说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帮了英语教师一个大忙。它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的情景当中,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和不断冲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进行,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较强的反射,留下较深的印象。多媒体技术在和英语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后,会使英语课更生动形象。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实践与体会,谈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巧用多媒体手段导入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课之计在于引”。一节课中,教师要巧妙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触景生情。因为鲜明、形象、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所以教师教学时应恰当地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等手段创设引
  人入胜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产生情感共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状态。
  
  二、巧用多媒体手段激励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动机。通过精心选择媒体、软件,设计适当的教学情景或制造扣人心弦的教学悬念等手段来引起学生兴趣,激其情、奋其志、引其思,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期望—探索—成功—更高的期望—更深的探索—更大的成功”这一动态过程中进行。
  
  三、巧用多媒体手段调控
  
  重视反馈,注意调控。课堂教学中引进了现代化的认知工具,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语言、文字、情感和操作的信息。教学过程要重视信息的调控和反馈,以利于组织严谨的结构,优化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
  
  四、巧用多媒体手段示范
  
  视听示范,培养语感。多媒体电脑的交互性和智能化,成为医治中国学生“哑巴英语”这一通病的良药。课堂上播放一些标准朗读录音对学生的朗读技巧与朗读能力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或者播放一些可视语言教材,把学生引入创设的情景之中,使其身临其境。利用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学生们甚至可以和多媒体电脑设置的虚拟人物对话,还能依据电脑的评判(包括语音、词法、句法甚至习惯用语)修正自身的错误。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英语语感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这对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五、巧用多媒体手段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
  
  现代媒体深入教学内部,不仅改进了教学方法,而且使课堂结构模式发生了变化。用音画交融、声情并茂的手段以知激学,以情激学,寓教于乐,打破了机械分割、平面运动、岸上学泳的松散结构,更注意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造能力,更重视课堂教学向课外的扩展和延伸,注意教学的可操作性,更体现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生始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情趣,充分调动学生认知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机交流的优势,促进课堂教学的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率,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新东西,这“新”主要不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形式,重要的是在于它启示了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我们不能用传统的眼光和角度来观察和评价多媒体课件设计,要有全新的眼光、全新的角度。这个新的评价标准就是:这个课件是否真正体现了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工具的优越性,是否有助于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关于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我们只是才刚刚开始。
  
  参考文献:
  [1]闫会.多媒体与英语素质教育.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07.01.
  [2]郑萍.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有感.九鼎论文网.
  [3]刘炳龙.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初中英语课中的应用.多媒体教育论坛.
其他文献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直流稳压电源、滑线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2.学习直流电压表、电流表、数字电压表、数字万用表等测量仪表的使用方法。  3.学习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和等效电阻的几种方法。  4.通过实验加深对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1.滑线变阻器的使用 滑线变阻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工设备,如图2-1所示。它可作为可变电阻,用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使负载得到大
摘 要:《电解原理及其应用》是电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避免学生将电解知识与原电池知识弄混淆,本文指出《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的学习方法,供学生们参考。  关键词:电化学 复习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电解原理及其应用》是电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新教材将这一部分知识内容放在第三册中,与原电池知识的学习时间间隔较长,因“前摄抑制”导致很多学生将电解知识与原电池知识弄混淆,产生很大的学
摘 要:教学中运用有趣的故事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巩固知识,进行安全教育。  关键词:故事 激发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巩固知识安全教育    故事对人们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而中学生尚处于少年时期,他们好奇、好问,富于想象力,对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喜闻乐道。千百年来,在这奇妙的世界上酿出的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故事,真是浩如烟海,有的妙趣横生,有的惊险离奇,有的感天动地。课堂上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
摘 要: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是整个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新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掌握好学习它的基本方法,本文对学习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原则、几个要素及几个关系进行探究。  关键词:元素 化合物 知识    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是整个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大纲对综合应用此部分知识的能力作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学好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特别是主族元素知识,必须有一个全新的科学学习方法。下面就具体的学习方法进行探讨。
摘 要: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指出,应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打开创新之门;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创新之本;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开发创新之源;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突出创新之核心。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 创新精神 培养    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素质,而人才素质的优劣则体现在其创新能力上。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必然,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化
摘 要:创设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现在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问题、独立自学、交流互动、学生出题、教师答题;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学生听课注意力保持规律、学生的质疑心态、自然与生活关系等范畴来阐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 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渗透到学校,并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各个职业学校也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目前职校计算机课程设置以及如何提高计算机的教学质量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下面,本人就此谈些体会。    一、教材的选择与课程的设置    计算机的应用是广泛的、多层次的,计算机的教学也是多层次、多角度的。由于没有统一固定的计算机职教教材,书店有的大多是计算机专业书籍,不适合作为职教教材,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