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习惯培养从小学开始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j1963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一个人想学有所成,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的确,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比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更重要,因为它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一个人终身受益。为此,阅读培养应该从小学开始。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习惯;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各学科知识的陈旧程度越来越快。在这种“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如果还指望灌输式教学,培养出来的只能是知识匮乏、见识短浅的人才,根本无法适应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交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阅读,让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阅读对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个无限开放的世界,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地读书和发展。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自己,做好教育。
  一、营造浓郁的校园读书氛围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但是如何建立读书氛围?一是各班开辟读书角,张贴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建立学校与班级读书的文化氛围。二是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竞赛活动。如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格言比拼、诗歌、散文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读书之星评比,组织学生积极投稿,等等。三是教师定期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其他报纸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四是建立读书报告制度。每天抽10分钟,安排两位同学讲述自己阅读中的收获,其余同学评议。这不但能矫正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不足之处,还能借同学的口,开阔其余学生的视野。
  二、教师发挥引导作用
  目前的学生所面对的未来,是科技人才竞争的时代,不会学习的人就要被现代信息社会所淘汰。从学生的未来着眼,我们今天的“教”要为明天的“不教”而努力。因此,在教学生“学会”的同时,必须教学生“会学”,教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之成为有学习能力的人,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重要途径。教学之道,贵在引导。只有教师引导得法,学生才能积极地自主学习,从而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健全阅读习惯养成和保持监督机制与奖惩机制。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好的事,不是教师一号召,学生一注意就能办到的事。据科学研究,一个良好的习惯养成,需要连续三周以上的强化训练。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树立长期坚持的观念,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制度,比如自我约束机制,同学之间相互监督机制,教师、家长的监督机制,定期不定期组织评比,给予恰当的表扬和批评,形成竞争局面等。另外,教给学生方法。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养成良好的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要使学生养成认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要让学生了解读书笔记的分类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以及各种写法。
  三、阅读方法的指导
  读书是学习并获得间接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把别人知识转变为自己知识的过程。因此,读书是获取智慧的重要来源。只有讲究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获得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知识。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作家和其他学者专家在读书时,都是很讲究读书的方法和技巧的。他们中间的一些人还就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写下了许多很有益的文章。事实证明,凡是读书有成效的人,都很重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更要重视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都很明确。有的只凭兴趣;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因此,我们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我的做法主要是利用每周的阅读教学课,向他们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一是浏览法,即对所读的书报,不是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二是精读法,即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精细地阅读。三是背诵积累法。学生多动口,要求学生每天朗读一定时间的课外读物,同时某些片段要求做到熟读成诵。四是摘录积累法。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他们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或感兴趣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有可能是对作品的瞬间领悟和理解,需要及时记录,以防稍纵即逝。
  综上所述,不容否认,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任何语文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良好的语文习惯。在社会不断发展、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如何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新的发展需要,应当作为我们教学之中的重要思考因素,从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入手,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课文的讲解主要是采取“学生自主预习文章、教师逐段讲解文章、教师总体讲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以及表现手法,通过题目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种单一
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逐渐加剧,供应链上企业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供应链间的竞争新模式取代了原来企业间竞争的传统模式。与此同时,供应链结构的复杂化以及供应链间耦合程度的增大,使得扰动事件的发生频率也越来越高。如何在扰动事件发生后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策略是当前供应链管理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供应链扰动管理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本文在上述背景下展开研究。首先,针对本文
近两年,在中高考中名著阅读考查的分量越来越大,引起了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语文教师承担着引导学生阅读兴趣的神圣使命,而不仅仅是中考分数的问题。 The past two
作文的“源头”来自于生活的积累,所谓生活化教学策略指的是让学生在日常的活动中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建立科学的生命成分训练体系,通过对生活的观察积累写作的
课外阅读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课内学习会起到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同时还能开阔低年级学生的语文视野.很多教师和家长对于课外阅读
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阐述了思维导图的概念及特点,提出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的作用及具体应用措施,旨在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
在求职的过程中,求职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写作求职信的兴趣,让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一封较为规范的求职信,笔者尝试进行了求职信写作教学形式上的创新。 Cover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对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关注越来越多,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个环节中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性作用,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