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上歌唱祖国的天使女孩

来源 :第二课堂(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h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2008年8月8日晚8时,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个身着红色连衣裙的小女孩脆生生地唱响了《歌唱祖国》,清澈的童音、深情的旋律响彻“鸟巢”上空,并通过电波传遍五湖四海,感动着无数的人。
  这个小女孩是谁,她的歌声为什么如此动人?她的形象又为什么这样美丽?
  她,就是9岁的林妙可,一个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因为“替唱”而引起巨大争议的天使女孩。
  
  美丽女孩爱书画更爱音乐和舞蹈
  
  1999年7月1日,林妙可出生于北京一个书画之家。从小,爸爸妈妈就希望林妙可向爷爷和伯伯学习,长大后成为一名书画家。但性格活泼、开朗的她却对音乐和舞蹈很感兴趣。很小的时候,她每次啼哭,只要一听到音乐,就会止住哭声;只要看到电视里有人跳舞,她便会马上丢下玩具,专注地看别人跳舞,有时候还边看边学,学得挺快。
  为了让林妙可增长见识,作为报社摄影记者的爸爸每次采访演艺圈中的明星时,便尽量带上女儿。回到家后,又将这些明星光环背后艰辛的奋斗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女儿听,以此激励女儿树立理想!谁知爸爸的这种做法却歪打正着,林妙可在一天天增长知识的同时,还与演艺圈中的一些叔叔阿姨渐渐熟络起来,甚至与一些明星成了“朋友”。
  受这些名人成功故事的鼓舞,林妙可学习更刻苦了,成绩出类拔萃的她还参加了各种音乐、舞蹈比赛,并先后获得多项荣誉。
  2005年的一天,林妙可的爸爸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在电话中说,她在拍一个广告时需要与一个小女孩配戏,想到了林妙可,问他是否愿意让女儿“出马”……
  原来,这个打电话的人就是大明星“小燕子”赵薇。于是在赵薇的帮助下,林妙可便第一次上了央视。
  从那之后,聪明又漂亮的林妙可渐渐受到广告公司的青睐,她先后与刘翔、刘璇、濮存昕等多位明星拍摄了童康宝、中国人寿保险、丰田汽车、松下电器、汇源果汁等几十条广告,又在《宽恕》《春草》《十七》等影视剧中扮演角色,还与李宇春、刘璇等人拍摄了MV……
  
  走上奥运大舞台
  
  2008年6月10日上午,林妙可的妈妈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说张艺谋导演在选择奥运会开幕式童声独唱的小歌手时,对林妙可产生了兴趣,希望在6月13日这天见一见林妙可。
  张艺谋导演想见妙可?这是真的吗?妈妈接完电话后惊讶得不敢相信。因为他们一家从来没有跟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接触过,张艺谋怎么知道林妙可的情况呢?直到6月13日那天,林妙可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顺利见到张艺谋时,他们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原来,2007年4月11日,林妙可参与了歌手谭晶演唱的《天空》MTV演出,和好多孩子一起比画和平鸽的飞翔动作。张艺谋在给开幕式节目选歌时,被林妙可那甜美的笑容打动,便让人联系她,邀她参加童声独唱候选人征选。这是奥运会开幕式上惟一一个童声演唱,并且引领五星红旗入场,非常重要。导演组对候选的女孩要求很高,要求既要能代表中国儿童的美好形象,又要能充分展现中国儿童的清纯、本真以及希望。导演组已经先后找了几千个小朋友试音,但总导演张艺谋都不满意,直到他见到了林妙可。
  那天,当林妙可通过了形象和声音的审核后,张艺谋亲昵地摸着她的头鼓励地说:“基础不错,好好练!”从那以后,林妙可便和另外两名形象过关的孩子一起接受奥运知识以及形体、声音方面的培训。
  转眼,近一个月的强化训练过去了,6月28日是开闭幕式导演检查培训成果的时间。这天,与几名接受培训的小朋友一起站在几十名评委和4台摄像机中间的林妙可,虽然经历过不少大场面,但还是有些紧张。幸运的是她再次胜出,成为童声独唱的候选人之一,与来自北大附小一年级的一位名叫杨沛宜的小朋友分别担任A、B角色。
  杨沛宜也长得乖巧、漂亮,喜欢表演京剧,还得过北京海淀区独唱比赛一等奖。虽然杨沛宜只有7岁,比林妙可小了近两岁,但是杨沛宜的嗓音却比林妙可还要动听。
  尽管身边有这样一位强劲的竞争对手,但那段时间林妙可却表现得很自信,也很努力,她坚信自己一定会笑到最后的。
  然而,就在林妙可和爸爸妈妈热切期盼着奥运会开幕式早早到来的时候,7月16日“鸟巢”第一次焰火燃放彩排时,她却没有接到参加演出的通知。第二天林妙可从报纸上知道了这件事,吃晚饭的时候,她羞愧地对爸爸妈妈说:“我对不起爸爸妈妈,你们为我花了这么多心血,耽误了这么多时间,我却被淘汰了……”话没说完,就“哇”的一声哭了。
  那天晚上,一家人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原以为这事没戏了,谁知7月16日之后的彩排又通知林妙可去参加了。虽然林妙可再次走进了彩排队伍,但这时一家人的心态更平和了。大家猜想,林妙可也许是童声独唱的B角,只是替补,走上正式舞台的几率很小。为了使林妙可能够承受最终被淘汰的打击,爸爸妈妈经常鼓励林妙可要胜不骄、败不馁:“能不能胜出,那是导演组决定的事;努力不努力,那是你自己的事!为了胜出,就得加倍努力!如果最终没上去,也不要遗憾,因为有这段经历就很了不起了!”
  林妙可说:“爸爸妈妈放心好了,我一定会上的!就算没选我,还有别的机会嘛!我能承受的!”
  7月30日凌晨3点多,林妙可的妈妈收到一条短信:“张艺谋导演让你们明天下午5点半到场,要穿鲜艳的衣服!”
  第二天一早,妈妈便带着林妙可买衣服,直到下午4点多才勉强买到一件桃红色的裙子。然而,不能进入现场的妈妈把林妙可和新买的裙子交给指导老师后,刚踏上回家的路,便收到了老师发来的短信,说她买的裙子不合格。第二天,她又去给林妙可买了8条裙子,导演组才最终从中选中了一件价值150元的红色纱裙。
  8月8日,林妙可早早地进到了开幕式的晚会现场,虽然邻居和朋友们都对林妙可能够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羡慕不已,且连连祝贺,但是爸爸妈妈的心里却一直没底。傍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晚会即将拉开帷幕,为了探知女儿是否会上晚会,妈妈不停地给音乐辅导老师发短信询问。眼看还有一刻钟晚会就要开始了,可是仍然没有来自“前方”的消息。就在爸爸妈妈以为女儿登台表演彻底无望时,却突然收到辅导老师发来的一条只有两个字的短信:“上了!”原来,林妙可虽然是童声A角,但是由于保密的原因,她上场的消息一直没有宣布。
  
  经历荣耀屈辱成为世界名人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2008年8月8日晚8时6分,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晚会现场,林妙可微笑着唱响了《歌唱祖国》,清澈的童音、深情的旋律响彻“鸟巢”上空。面带阳光般笑容的林妙可,用稚嫩的声音和纯洁的面容向全世界观众,传达了勤劳、勇敢和爱好和平一的中国形象!传递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淳朴和真诚!   开幕式过后,林妙可的演出好评如潮,她的名字更是传遍网络,传遍世界。与此同时,网络上还迅速聚集了一大批喜爱林妙可的人,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表示自己的喜欢和激动的帖子,而林妙可的博客访问量也剧增至10万……一夜之间,林妙可成为了世界名人,成为网友们追捧的“明星”。
  然而,第二天下午,当林妙可美美地睡了一觉后打开电脑,准备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一点关于自己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表演心得时,却突然伤心得哭了起来。原来,就在人们赞叹林妙可的表现时,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纲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却爆出冷门:说开幕式上那首感动了全世界亿万观众的《歌唱祖国》其实并不是林妙可唱的,而是另一个只有7岁的名叫杨沛宜的小女孩唱的。这个消息发布之后,一些人顿时有了一种被蒙骗、被羞辱的感觉,于是先前的夸奖顿时变成了潮水般的谩骂,说她是小骗子、无耻……
  妈妈,在台上表演时,我的确认认真真唱了的啊!怎么现在有人说我没有唱,是假唱呢?甚至还有人说是杨沛宜唱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满腹的委屈和极度的困惑变成了无尽的泪水,将林妙可先前心中的欢喜冲刷得干干净净。
  突然得知这个消息,妈妈也很迷惑,她一遍又一遍地问女儿:“乖宝贝,你真的是唱了的吗?你没有骗妈妈?”得到女儿非常肯定的答复后,爸爸妈妈也是满肚子的委屈和不解。因为自从林妙可懂事时起,他们就一直教导女儿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爱国爱家、正直善良的人,可是总被别人夸奖的可爱的女儿,怎么就变成了一个“小骗子”呢?
  直到8月13日上午,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时,奥运会执行主任吉尔伯特·费利和北京奥运会新闻中心主持人孙德伟,才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说明了这个问题。原来,当林妙可与杨沛宜分别在中央广播电台完成录音并在彩排试播后,导演组发现林妙可的声音在音准、宽度等方面并不是很合适,她在训练时嗓子也已经唱得有些嘶哑了。彩排时一直唱得很好的杨沛宜的歌声却很纯正,遗憾的是正在换牙的杨沛宜门牙有个“豁豁”。由于奥运会开幕式代表着国家利益,童声独唱演员的歌声、形象、内心感觉、表情等各个方面都必须做到完美无缺,所以导演组最终决定实施“双簧”的演出方式——让林妙可登台,用杨沛宜的声音。但这些情况林妙可并不知道。
  后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亲自打来电话,对林妙可“替唱”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也对林妙可遭受的冤枉和委屈表示了歉意。
  林妙可虽然遭受了无端的屈辱,但想到杨沛宜比自己更憋屈时,她便主动给杨沛宜打了一个电话,解释发生那种情况时自己也不知情,安慰杨沛宜不要难过,并希望与杨沛宜永远做朋友。
  在得知事情真相后,很多网友表示可以理解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导演组的安排,也认为两个孩子都应该得到赞美。因为她们的声音、笑脸和纯真都感动了全国人民,感动了世界。
  北京奥运会之后的林妙可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小明星,面对人们的夸奖,林妙可仍然跟以前一样头脑清醒:“我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面对纷纷找上门来请她拍戏或者拍广告的剧组和广告商,爸爸妈妈也支持林妙可先搞好学习,因为只有学好知识,才能为今后实现远大的理想,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本文未经作者与本刊同意,谢绝转载和上网)
  
  (编辑 文 墨)
其他文献
阮小贝有两个爱好,一是擅长易容,二是养猫。  她的易容术是跟着老爹阮捕头学的,捏一块泥巴,再加上点颜料,在需要易容的人的脸上捏一捏揉一揉,不一会儿,女孩就会变成老头,老爷爷竟能变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子。  阮小贝得意地自诩为易容大师,拉着阮捕头的手说:“爹,我要跟你一块儿去抓柳烟。”  柳烟是一个盗贼,官府一直没有抓住他。爹摇着头说:“去,陪着胖丫头玩去吧。”  可是小贝四处找着,就是不见猫的影子,上
一、这本书有点惨  说起来,如今爱看纸质书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呢。  这不,二年级的闪闪就躺在床上,一边吃着薯片,一边刷着手机里的短视频。  “闪闪,你不要总是看手机,要多看书,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看过的书摞起来比自己都高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门外响起了妈妈的声音,看来妈妈又在搞“突然袭击”了。  好在闪闪早有准备,只见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起右手边的书,胡乱摊开其中一页,然后把手机往书
发际线后移是困扰现代女性的一个大问题,因此而生的植发产业也日益发达。谁不想拥有一头浓密的头发?不过植发毕竟属于手术,不仅需要付出金钱还有可能存在风险。有没有办法能安全无痛苦地拯救发际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刘海假发片,多种款式拯救秃额角  小美工作的公司准备和兄弟公司举办一场足球比赛,而小美被选为啦啦队队长,站在最中间的位置。这下小美可犯了愁,因为啦啦队员必须把头发梳成高马尾辫。可她自入职以来从未
[实验器材]    胶布、乒乓球、绳子(暖花开30厘米左右)。    [实验步骤]    1.用胶布把乒乓球粘在一根30厘米长的绳子的一端。  2.拎着绳子的另一端,将乒乓球放到自来水龙头下。    3.拧开水龙头,让自来水冲在乒乓球上。  4.然后慢慢地把绳子拉向一侧,离开水柱。这时,乒乓球好像克服了重力的作用,不仅不离开水,反而被水“吸引”住了。很快,绳子就与自来水的水柱形成角度(如左图)。 
中国原创少年侦探小说领军人物谢鑫耗时三年打造的国风推理巨作;让《山海经》里的上古神兽为你重建瑰丽东方传奇;让曲折烧脑的本格推理助你打破逻辑思维的边界……  商晓娜、两色风景、米吉卡、彭柳蓉、彭绪洛倾情推荐;献给每一个怀揣勇气与自信,用自己的方式探寻真相、守护世界的少年!  《巴图迷宫》:神兽少年团在东海海边测试巨型载人木姬时,海面上突然冒出一群本该身处南海的鲛人。同日,南越少年扶摇跋涉万里,历经十
有一个男孩在路上碰到一个老人,老人拄着拐杖,哭哭啼啼的。  “爷爷,你为啥这么伤心呢?你看天气这么好,风景也这么好看。”男孩不能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便走近老人说。  “天气和风景好是好,可是我手里的拐杖不好,一点儿都不好。”老人泪汪汪地回答。  男孩看了看老人手中的拐杖,这是一根用木头制作出来的拐杖,光滑、锃亮,最下边包着铁头,手把上装着防滑套,用着应该很趁手,爷爷为什么偏偏说它不好?  老人看出
晚饭过后,迪伦、尤金、费奇相约在一家西餐厅里喝啤酒。忽然,店里停电了。侍者马上拿出蜡烛,烛光摇曵中,他们接着喝了起来。不一会儿,费奇的表情变得痛苦起来。挣扎了几分钟后,费奇停止了呼吸。  警察很快赶到这里,经过侦查,发现费奇的啤酒里有使他迅速毙命的烈性毒药。  探长亨利听了警察的报告,问道:“这里为什么会突然停电?”  “哦,不。停电是三天前就通知了的。”  “看来凶手是早有准备的。”警察又对迪伦
古人说得好:“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免不了要经历风雨和挫折,但是,当挫折甚至苦难过早地降临到你的头上时,你会如何去面对呢?  有这样一个土家族小女孩,8岁时爸爸去世,她用稚嫩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耐心地照顾身患智障并且瘫痪的妈妈。虽然生活艰辛,但她仍然努力学习。她就是曾被评为“感动重庆”的十大人物之一——倪东艳。    生日那天与爸爸永别    倪东艳出生在重庆市黔
唔,天气终于不那么热了,大家是不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呢?因为气温下降,小童的心情好了很多,因为小童真的很怕热,呵呵!小童决定,趁着气温比较适宜,赶快把要做的事情抓紧时间做了,绝不往后延。因为时间不等人,更因为眨眼冬天又要到了!  ——希望大家珍惜时间的小童     今天我看了我最喜欢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从中我收获了许多知识也明白了许多道理。我知道了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就说喜羊羊吧,他聪明机智,多
在英国,我们“上”了一节小学三年级的设计与技术课,这节课是利用医用注射器、滑轮、木条、胶水和颜料等材料制作起重吊车模型。  孩子们分成3个小组,每个小组均为10个人左右,由一位老师负责。第一小组的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围坐在一张长方桌的四周,研究注射器的功能。负责这个小组的老师首先让大家依据自己课前的参观和调查,介绍各种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的系统。接着,又让孩子们自己用注射器体验其“动力”的能力,如推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