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政教育之花于语文教学中绽放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mysw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学科中蕴涵着大量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在语文科教学中对学生施以正确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巧妙渗透思政因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境界,让思政之花于语文教学中绽放,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呢?
  一、思政教育因子渗透于课文品读中
  语文教材,有着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丰富资源,厚实的底蕴,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深刻的做人道理,也体现出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教材中还有很多反映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选文和内容。这些选文和内容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利于弘扬革命文化,有利于根植红色基因,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教材,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思政教育因子,确定好每一篇课文的学习点、教育点,传承优良传统。
  比如我在教学《朱德的扁担》《吃水不忘挖井人》《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时,都是紧扣教材,围绕革命传统教育,热情讴歌革命领袖的丰功伟绩,赞颂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情感。因而我在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品读时,在字里行间的品学中,让学生深刻体会,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确实是来之不易,增强他们的责任感,立志继承革命传统,立志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
  又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美丽的小兴安岭》等课文时,依然紧扣住课文内容,在字里行间引导学生品味祖国河山壮美,文化灿烂,并通过多媒体展示、课外内容拓展等途径丰富教材,丰盈学生的感悟,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美的启迪,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立下要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的雄心壮志。
  语文教学中,不难发现,教材中可作为思政教育素材,传承思政文化的内容比比皆是。因此,我们教师只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的教材内容对学生渗透思政教育,巧用方法、方式,就能犹如春风化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在学习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在熏陶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思想素质,滋养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观、生活观。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要讲究水乳交融,让教育与教学有机地融合,我们要做到既教好书,又育好人,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最佳境界。
  二、思政教育因子蓬勃于传统文化中
  小学语文课程,具有獨特的学科育人功能。只需凭借教材内容,就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就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丰厚与博大,潜移默化地熏陶、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编排有很多传统文化的内容,传统文化内容更是比以往教材扩大了涵盖面,增加了古诗文在教材中的比例,而且,增强了部编教材选文的经典性。
  除了古诗文外,教材选用了不少反映中华传统文化题材的课文,如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奋斗精神的《大禹治水》,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团结精神的《难忘的泼水节》,反映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精神的《女娲补天》《中国少年说》,还有反映传统民风习俗的《腊八粥》《北京的春节》等,更有从《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百家姓》等传统蒙学读物中选取的内容。这些内容既符合当今时代特点,又有积极意义,更有传承意义。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学习品读中,在经典文化的诵读中,在诵读的展示中,在展示的创作中,达至内化传统文化,宣扬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让思政教育因子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生根发芽、蓬勃生长,厚实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思政教育因子迸发于语文活动中
  部编本教材中强化的是生活意识、活动意识,我们学语文与用语文要贯穿于全套教材之中。部编本教材中设置了新的学习栏目,有《我的发现》《展示台》《交流平台》《快乐读书吧》等,还增加了很多联系学生自身的语文积累与原有的生活经验、展示学习过程的语文活动。教材中安排的《口语交际》《习作》也是结合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生活经验的话题,彰显的是实际、实在。
  教学中我们可以以《快乐读书吧》为引子,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亲子阅读活动,扩展思政教育途径,与书为伴,与书同行,开阔视野,提高思想觉悟,提升思想境界,让书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
  语文教学中可以渗透思政教育的内容、方法、方式,具有多样性、多元性、丰富性,可以多种多样。因而,在《我的发现》《展示台》《交流平台》《口语交际》《习作》的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契机,让思政因子内化于学生的心灵,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使他们在心中能有标尺,有责任,有担当,有家国情怀;有正义,有信仰,有敬畏,有英雄气概。
  因而,在课堂上,我们要把准教材中思政教育的脉搏,巧妙融合,巧妙熏陶,抛砖引玉,让学生在发现、在交流、在交际、在展示中树立信心,敢于表达,勇于表达,正确表达。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要让学生做到敢说话,想说话,课堂上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学生的学与用要密切相结合。有了前面的厚积,学生在习作、写作时就能激情迸发,佳作频现。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德育被忽略的问题,因为大部分的数学教师认为在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是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而数学学科注重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也就导致其未能将德育渗透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认为在数学学科中渗透德育不具备优势,以至于德育和数学教育两者相互脱离。在这一教学背景下数学教育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有待完善,需要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理念,
期刊
在幼儿园阶段开展国防启蒙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以说教为主、缺乏儿童视角、以中小学为参照的传统国防教育模式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弊端。因此,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把国防启蒙教育纳入幼儿园课程的逻辑框架之下,完善幼儿园国防教育课程体系,丰富幼儿园国防教育课程资源,是幼儿园国防启蒙教育的重要发展路径。下面,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展开阐述。  一、开展国防启蒙
期刊
道德教育承载着培育有道德的人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双重使命。而积极德育就是采用积极、正面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力量,促成学生形成美好品格的教育过程。在教育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 会捕捉到很多蕴含着积极德育的因素,教师如果能利用好教育教学中原有知识的认知结构,挖潜内在的积极德育,在学生心灵深处播撒种子,就会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丰盈学生的美好心灵。  一、“尊重理解”搭建心桥  尊重理解,是对学生
期刊
化学反应速率是认识化学反应的重要基础,化学反应速率是动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对生产生活、科技国防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设计系列问题进行概念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  一、认识反应速率的重要性  问题1:请你说说生活中化学反应快慢的例子。  问题2:铁桥生锈、牛奶变质、煤和石油的形成,你希望它快还是慢?原因?  問题3:化学反应的快慢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期刊
在小学,语文在所有科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居于重要位置,语文科就是所谓的主科。针对本学科的最基本属性——思想性,语文课堂更要进行德育渗透。  一、巧设计,润德育  语文课堂必须根据孩子们的思想实际,抓住最好契机,把握渗透点,选取有效手段,巧用方法,适时熏陶,润德育细无声。比如在上《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本人是如此设计,润德育于课堂的。  (一)通读全文,理解课题  此环节,我先对孩子们提出通读课文的
期刊
一、初中思政课有机渗透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提高劳动认知,摆正劳动心态。受多元文化及机器智能的影响,初中生劳动方面的意识不断地被削弱。学校劳动教育可以提升初中生劳动方面的认知、激发劳动热情、锻炼意志、养成坚持劳动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初中思政课来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对端正劳动态度,摆脱懒惰姿态、及时行乐等不良思想,提高劳动意识有积极的作用。  (二)提升初中思政学科育人的实效,助力推进
期刊
何谓“1+N”的家长课程模式?“1”是以工作坊的形式,分批进行小班教学,集中强化培训三天,通过系统的、手把手的训练,培养“1”批家长讲师;“N”是每班由一个家长讲师带领本班多名家长开展读书会或沙龙活动,以点带面,家长培训家长,扩大受惠人群。  下面以具体的操作流程来说明我校“1+N”家长课程模式的实施过程。  ——遴选培养对象。学校拟定了《家庭教育讲师招募方案》,并向全校家长发布。凡有讲师经验或家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迎合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让小学语文课堂具有了内涵,在帮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真正在新时期的教学过程中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一、创设德育教学情境  只有在语文课堂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强化德育的渗透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在语文课堂中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德育学习情境来强化教学效果,德育情境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