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钢琴作品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的钢琴音乐创作持续繁荣发展,其中不乏民族特色文化浓郁的钢琴创作作品,其独特的魅力和文化韵味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钢琴学派艺术的发展。青年作曲家张朝也是其中之一,主要以钢琴原创作品、钢琴改编曲、钢琴与乐队合作作品三个方面为创作方向,他以独到的眼光、奇特的创作方法,将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钢琴作曲技法巧妙搭配创新,在饱含民族个性的同时,赋予钢琴作品独特的民族韵味和生命力。
  关键词:张朝 钢琴作品 民族音乐
  在众多民族特色文化中,京剧被誉为国粹,历经200多年的社会文化变迁,是我国音乐艺术文化的瑰宝,以京剧音乐元素作为创作钢琴作品的源头是极具研究价值的。因此,笔者将对张朝的钢琴独奏曲《皮黄》进行研究,从创作背景、京剧元素的运用等方面,深入剖析张朝在《皮黄》创作中的独特艺术手法,掌握现代作曲技法为创作跳板、用洋器唱国腔的艺术手段,深刻领会国粹京剧与西洋器乐钢琴大胆融合、创新的艺术魅力。
  一、创作背景及艺术成就
  (一)皮黄的由来
  钢琴独奏曲《皮黄》的独特京剧韵味,与张朝长年的京剧艺术研究密不可分。京剧是我国汉族戏曲剧种,被称为国剧,历经200多年的社会变迁。京剧的产生主要受徽剧、汉剧、昆曲和秦剧四个地方剧的影响,其中徽剧、汉剧对京剧的创作影响巨大。据史料记载,清末时期,著名的“四大徽班”以为乾隆皇帝贺寿为由进京演出,并于嘉庆时期偶然与汉剧艺人同台献唱,意外地将徽剧的二黄(簧)主要声腔和汉剧西皮的二黄(簧)声腔巧妙结合,又随之吸收了昆曲、秦剧的剧目和曲调诞生了最初的京剧,俗称“皮黄”。张朝便以皮黄来命名作品。
  皮黄腔作为民间剧种的基础唱腔之一,在徽剧、汉剧、京剧这些声腔发达的大剧种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在京剧中的发展最为明显迅速,我们也习惯性地将京剧视为皮黄腔的代表剧种。“皮黄”即“皮簧”,是京剧两大主要唱腔西皮和二黄的缩略。
  徽剧作为京剧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清朝初期主要活跃在江南地区,之后通过戏班子的走南闯北和劳动力输出,在流动过程中广泛融合了其他地方剧种的音乐元素。后在乾隆时期四大徽班进驻京城,充分借鉴了昆剧、秦剧的表演方式,形成了高超的艺术内涵。道光末年徽剧不断地吸收蜕变,尤其是在与汉剧的融合创新后,京剧诞生。民国初期,京剧在我国各地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我国京剧大师梅兰芳将京剧艺术首次带向世界,两次出国赴日进行京剧演出及交流,之后带团出访美国,引起极大反响。不仅如此,在苏联的演出更是在戏曲界取得了极大成功。时至今日,京剧作为板腔体唱腔的音乐体系已逐步成型。
  (二)《皮黄》的创作理念
  《皮黄》创作之时恰逢张朝的30岁生日,是其在万分感慨中即兴创作的钢琴作品。张朝以而立之年作为一个人生节点,对自己之前的人生轨迹进行追忆和回放,像张朝自身叙述的那样,钢琴独奏曲《皮黄》正是其人生经历的模板,这是一首充满故事、饱含情感的钢琴叙事曲。《皮黄》是张朝儿时追踩的树影,是童年摩挲的图书,是少年壮志的梦想,更是青年拗口的情诗。它装载着张朝太多美好的回忆,少年时纯真的想法、快乐的时光,成长时不同的遇见、更替的环境,学习中变迁的历史、鲜明的人物等都能在作品中得到相应的印证。张朝之所以创作了这首充满回忆的钢琴作品,不仅为了回忆之前的生活和心路历程,更是抛弃了成人世界的有色眼镜,站在年少时的自己身边,用清澈的双眼、好奇的心态去观察世界、品味事物的新鲜与美好。张朝也希望听众通过对本作品的聆听,在丰富人生阅历的同时,不忘最初的天真与美好。笔者认为《皮黄》不仅是张朝的成长回顾、情感追溯,更是他宝贵美好记忆的收藏夹,在美好动听的音符中不断跳跃。
  (三)《皮黄》的艺术成就
  张朝的钢琴独奏曲《皮黄》于2007年首届“帕拉天奴”杯钢琴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该作品作为钢琴和京剧元素完美结合的成功案例,在我国当前的钢琴作品创作中也是屈指可数的。张朝借鉴京剧的板式结构,在钢琴创作中加入其极具戏剧性的变化,创新地将京剧元素嫁接到钢琴演奏作品之中,以钢琴音乐展现其饱满的音响、夸张的表现力,《皮黄》这首充满京剧风味的钢琴叙事曲便油然而生。
  二、《皮黄》中京剧元素的运用
  (一)京剧板式結构的运用
  京剧艺术中结构及唱腔的基础便是板式,是根据各种节奏、速度等因素创作的伴奏、唱腔模式。在京剧戏曲的演绎中,节奏和速度一般是由击板和敲鼓来掌握的。击板也称之为板,常在京剧中来表示强拍。击鼓则称之为眼,在京剧中表示弱音,这样各种板式结构的结合,为京剧唱腔及伴奏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戏剧效果,越多变的板式结构,越能体现故事情节的波澜曲折,从而促使京剧的整体演绎效果更加逼真。这便是板式结构在京剧戏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同理,其在戏曲音乐中也具有重要地位,时刻彰显着别样的艺术魅力。
  钢琴独奏曲《皮黄》在传统京剧为核心创作的基础上,加入了导板、原板等十个联系密切的创新小段落。其中,除了作品中的尾声以外,其余九个小段落都是在京剧特有的板式结构基础上变化创新得来的,我们也可以将《皮黄》视为以京剧中典型的板式结构为中心来进行创作的。
  (二)京剧唱腔旋律的运用
  想掌握京剧唱腔的特点,首先要明确核心音及音调的运转。在钢琴独奏曲《皮黄》中,张朝以“mi, sol, la” 这三个微妙的、涵盖丰富的、包含了我国五声调式中两个最有特色的音程——小三度、大二度为核心音。利用这三个音为作品的创作基础,连续的重叠加花,在乐曲的看似不同中还保有相同之处,三个核心音贯穿整首作品的始末。像京剧在演唱过程中,听者会明显感觉到唱腔旋律上、下两句之间有重复这一特点。皮黄腔也延续了这一创作原则,在每个乐句的结构中,都会与上、下句有明显的照应,同时也会依照板式中节拍的不断变化,进行重复循环、变化再现。在钢琴独奏曲《皮黄》中原板、二六、流水等段落,都明显运用了这一特色创作。它们都是以原板的上、下两句为基础,主旋律是典型的西皮腔,比如乐曲中段的慢板段落,张朝以模仿二黄的音调来让整体的情绪自然、沉稳、舒畅,是经典的二黄腔旋律的再现。在尾声段落中,张朝又利用柱式和弦完美再现了原板的旋律主题,形成作品整体的前后照应。这便是钢琴独奏曲《皮黄》中西皮和二黄在旋律腔调创作上的重要位置,自然流畅的转换、衔接唱腔,使《皮黄》一气呵成,行云流水。
  三、结语
  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磨砺创造中,配合大胆创新的创作技法,因地制宜地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当下,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作曲家投入到钢琴创作之中,越来越多饱含中国味的钢琴作品走向世界,活跃在国际钢琴乐坛。京剧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瑰宝,其艺术魅力不仅体现在国粹这个名号中,更体现在它精湛的曲艺里,因此,越来越多的钢琴作曲家关注于此,大胆地将京剧这门悠久的戏曲文化融入我国现代钢琴的音乐创作之中,以创新的手法将两者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众人面前。张朝便是以现代作曲技法为创作跳板,用洋器唱国腔,创新地将国粹京剧与西洋器乐钢琴进行完美融合、创新和推进。
  参考文献:
  [1]潘瑾.张朝钢琴作品《皮黄》中京剧元素的运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陈昱青.张朝钢琴作品《皮黄》的演奏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3]赵瑾.张朝钢琴曲《皮黄》的演奏与欣赏[J].钢琴艺术,2010(09).
  (作者简介:刘菁菁,女,硕士研究生,大庆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舞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舞台美术对舞台表演的呈现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舞台美术又由服装、灯光、音响、造型、道具等多方面因素组成。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舞台美术的作用,就要充分发挥这些具体环节的作用,同时注意各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使之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关键词:舞美设计 整体性 舞台效果  舞美的构成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布景、服装、道具、化妆等各种因素。如何发挥舞台表演与舞台美术
论坛专版兼顾时效与长效    今年,一些知名论坛的人大、政协板块开始成为网站常设内容。  四川新闻网、四川政协网的麻辣论坛与政协论坛展开合作。2011年四川省两会期间,该政协论坛发主帖“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诚邀广大网友‘网上议政’”,提供两会报道预告,向网民征集心声、提案线索,由记者直接带上两会与委员展开讨论;委员可以在此回应网民呼声,吸纳大家意见,有价值的线索还可得到反馈报道。结果,逾10万人次查
摘要:音乐剧起源于19世纪末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一种集戏剧、音乐及舞蹈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对表演者的声乐、舞蹈、想象力以及舞台感受力和把握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一些著名音乐剧曲目的分析,阐述声乐与舞蹈在音乐剧表演中的综合运用及其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声乐 舞蹈 音乐剧表演 应用  声乐与舞蹈是直接运用肢体语言传达情感的较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将两者有机结合进行舞台表演能够收到更
背景和目的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及其配体—基质细胞来源性因子-1(stromal-derived factor-1,SDF-1)与骨髓巨核细胞系造血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近一两年研究发现,它们可以趋化
摘要:“新媒体艺术”正在逐渐成为这个时代流行的名词。新媒体艺术源自于西方现代艺术的扩展。当前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新媒体艺术研究正成为当代艺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当代新媒体艺术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为后续学者进一步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 研究 概述  现如今,“新媒体艺术”这个新兴词汇已经逐渐成为当代艺术的新主流之一,而且势头强劲,逐步占据着
摘要: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民族声乐完美地融合了我国各个地区、各民族的传统音乐精华,传承其风格与唱腔技巧,表现出了革新精神和发展的规律性、多样性和内在性。民族声乐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地吸收理论知识,创造革新,将中国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深厚底蕴。  关键词:民族声乐 传承 发展 技巧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受到洗礼并得到传承。但是,随着人们审美
摘要:舞蹈艺术是一门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技术技巧进行表演的人体艺术类型,而要想增强舞蹈表演的魅力和表现力,就需要注重在表演当中塑造良好的人物形象,增强舞蹈艺术表演的趣味性和生动性,给观众带来直观的审美感受。舞蹈演员在实际表演当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需要演员自身具备完善的专业素质,还需要在表演实践当中积累多样化的技术技巧,进而将艺术演活,彰显舞蹈艺术的魅力与价值。  关键词:舞蹈 人物形象 塑造  舞蹈
摘要:伴随数字媒体技术发展,传统的平面设计与增强现实技术结合的实例愈来愈多。本文旨在梳理国内外增强现实技术与平面设计结合的实例,探索数字技术用于书籍设计的优势与前景,重点研究数字化可视书籍信息、数字化可听书籍信息、数字化人机交互等设计方法,从而探索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书籍设计的新方法,让读者得到全新的阅读体验,挖掘新的消费群体,激活现代纸质媒介。  关键词:增强现实技术 书籍创新 数字化 互动  随
摘要:《百鸟朝凤》是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作,它的主要演奏乐器包括笙、唢呐等,唢呐是一种中国古老的乐器。王建中的钢琴曲《百鸟朝凤》保留了一些中国传统的演奏风格,但是还结合了西方的一些元素,利用钢琴来模仿中国乐器演奏。钢琴曲《百鸟朝凤》优美动听,意味深长。王建中钢琴曲《百鸟朝凤》的演奏技艺比较高超,呈现出虚实相生的特点。本文对王建中钢琴曲《百鸟朝凤》的钢琴演奏艺术及音色欣赏进行分析。  关键词:王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