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探索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途径中,阅读以其独具的魅力和实效而得到关注。本文分析了专业外的自主阅读是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认为自主阅读能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社会认识水平,丰富内心世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因此,针对医学生阅读存在边缘化、浅表化、功利化、“无的”和“无助”状态等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包括把阅读摆上医学教育的重要位置、营造校园阅读环境、给予专门指导并进行评价和激励等等。
关键词:阅读 医学生 综合素质 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医疗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向医生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观察力、判断力以及社会公共事业运作能力也对医学工作者,特别是一线医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问题由此而备受关注。培养医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使之富有人文关怀的情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成了医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在探索如何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过程中,阅读这一平常又古老的方法因其独具的魅力而引起了我们的探究。
二、阅读在医学生学习中的意义
本文所指的阅读,有别于医科院校专业课程所要求的课程内专业阅读,更多指医学生大学求学生涯中的自主阅读。
阅读有助于医学生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专业阅读是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根本前提,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仅局限于专业阅读,将造成学生知识狭隘、思维沉闷,进而专业学习也难以专深。如果我们鼓励医学生多进行专业以外的自主阅读,在汲取各门学科知识的同时,开阔文化视野,拓展知识背景,这无疑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自信心,提高跨学科思维能力和问题辨析能力。
阅读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社会认识水平。医学生自主阅读,知识积累可以延伸至专业以外的社会百科,不仅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而且认识和观察社会的视角更加开阔,更能真切地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心智逐渐成熟,社会认识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为人处事也能比较宽容和包容。这正是一个优秀医生所必须具备的优良素质。
阅读有助于丰富医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高尚情操。拒绝“半个人”的教育,既要有扎实的专业本领也要有宽厚的人文素养,这是我们对培养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学人才的要求。在当今社会,医学教育要提高医学人才的内心修养和坚韧的品格已是众望所归。而医学生的自主阅读,正是有这样的功效。
阅读有助于发展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自主阅读的特性使医学生学习的自我目标搜寻、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检查与验收、自我反馈调节等学习能力得到锻炼,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自主阅读能极大地提高医学生阅读的愉悦程度,医学生因而乐于当学习的主人,这种状况可以延伸至医学生日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促进医学生终身学习,实现终身的发展,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当前医科院校医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阅读的边缘化。现今医学教育的课程整体设计与教学方法仍然十分传统,繁重的专业学习负担对学生的自主阅读形成了极大的挤压。大学期间求学及就业等负担始终成为医学生生活的主旋律并且压倒一切,因此医学生个人生活极具压力,学生应付这些已经非常疲惫,这是阅读所承受的第二种挤压。当今信息极度丰富,信息渠道极其通畅,信息种类又极度多样,这对医学生正确的阅读选择构成第三种挤压。因此,在医学生求学过程中,自主阅读已经几乎找不到一张书桌。
阅读的浅表化。在快餐式文化、网络文化等的影响下,医学生的自主阅读经常只停留在浏览、欣赏、消遣的阅读,而非有目的有主张有设想的深度阅读。在浅表化阅读面前,阅读的功效被大大缩小,并没有完全发挥作用。这是一种“伪阅读”现象。除此之外,医学生阅读的覆盖面也明显狭窄了,不少学生自主阅读仅仅成为专业学习的“拐杖”,并没有真正起到自主阅读的文化效果。
阅读的功利化。专业阅读占医学生阅读的极大比例,这种阅读虽然能在专业学习、专业测试等环节起到一定功利作用,却不能在陶冶学生心灵、丰富学生文化世界上起到大的作用。其实,这已完全背离了自主、自由、个性化、宽厚的自主阅读的范畴。
阅读的“无的”状态。就自主自由的角度考量,当前医学生的阅读目的性非常模糊,在医学生的内心需求中,阅读既排不上主要的位置,也没有正确的目的取向,针对性不强。而医科院校的教育教学及校园的文化指引也没有在这方面下功夫,医学生的阅读没有接受管理、评价等的激励。因此,医学生的自主自由阅读基本上处于“无的放矢”的状态。
阅读的“无助”状态。医科院校在阅读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提供上十分有限,阅读的载体并不强大。医学生的阅读并没有得到相关培养培训,更谈不上专项教学。医学生本来就没有阅读的“热度”,院校也没为其搭建自主阅读的交流互动的平台以及创设有关阅读的专项活动来提升校园阅读的“热度”。在这种境况下,当前医学生的阅读基本上处于“无助”状态,自生自灭而已。
四、促进医学生自主阅读的几点建议
把阅读摆上医学教育的重要位置。医科院校要从培育优秀的综合型医学人才的目标出发,从课程设置和管理等角度,把医学生的专业外自主阅读纳入视野,摆上议事日程。特别是把促进医学生自主阅读列入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使促进医学生自主阅读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医学教育发展的一部分。
创造医学生自主阅读的优良环境。阅读载体、阅读硬环境是促进医学生阅读的首要因素之一,因此,医科院校要把医学生自主阅读所必要的硬件建设列为学校建议的重要项目。重视图书馆建设,提供现代的优良的校园阅读设施设备。此外,还应重视营造医学生自主阅读的校园文化,让医学生的自主阅读有强大的支撑。
给予医学生自主阅读以专门的指导。医科院校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针对医学生自主阅读问题给予专门的引导,举办有关阅读的专项活动,包括进行有关阅读的业余培训,鼓励与资助学生社团进行有关阅读的互动,提倡学生个体之间进行阅读交流等等,切实为学生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提供实实在在的高层次帮助。
对医学生的阅读状态和成绩进行评价和激励。医科院校要出台专门的规划、措施、条例、规定和办法等,对医学生的自主阅读状态进行评价和反馈,让学生感到一定的驱动力,积极向自主阅读方向不断迈进。同时,医科院校还要对医学生阅读的成绩进行表彰和激励,以点带面地把促进医学生自主阅读的工作推至全体医学生,形成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
责任编辑魏文琦
关键词:阅读 医学生 综合素质 途径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医疗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向医生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观察力、判断力以及社会公共事业运作能力也对医学工作者,特别是一线医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问题由此而备受关注。培养医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使之富有人文关怀的情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成了医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在探索如何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过程中,阅读这一平常又古老的方法因其独具的魅力而引起了我们的探究。
二、阅读在医学生学习中的意义
本文所指的阅读,有别于医科院校专业课程所要求的课程内专业阅读,更多指医学生大学求学生涯中的自主阅读。
阅读有助于医学生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专业阅读是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根本前提,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仅局限于专业阅读,将造成学生知识狭隘、思维沉闷,进而专业学习也难以专深。如果我们鼓励医学生多进行专业以外的自主阅读,在汲取各门学科知识的同时,开阔文化视野,拓展知识背景,这无疑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自信心,提高跨学科思维能力和问题辨析能力。
阅读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社会认识水平。医学生自主阅读,知识积累可以延伸至专业以外的社会百科,不仅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而且认识和观察社会的视角更加开阔,更能真切地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心智逐渐成熟,社会认识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为人处事也能比较宽容和包容。这正是一个优秀医生所必须具备的优良素质。
阅读有助于丰富医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高尚情操。拒绝“半个人”的教育,既要有扎实的专业本领也要有宽厚的人文素养,这是我们对培养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学人才的要求。在当今社会,医学教育要提高医学人才的内心修养和坚韧的品格已是众望所归。而医学生的自主阅读,正是有这样的功效。
阅读有助于发展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自主阅读的特性使医学生学习的自我目标搜寻、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检查与验收、自我反馈调节等学习能力得到锻炼,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自主阅读能极大地提高医学生阅读的愉悦程度,医学生因而乐于当学习的主人,这种状况可以延伸至医学生日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促进医学生终身学习,实现终身的发展,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当前医科院校医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阅读的边缘化。现今医学教育的课程整体设计与教学方法仍然十分传统,繁重的专业学习负担对学生的自主阅读形成了极大的挤压。大学期间求学及就业等负担始终成为医学生生活的主旋律并且压倒一切,因此医学生个人生活极具压力,学生应付这些已经非常疲惫,这是阅读所承受的第二种挤压。当今信息极度丰富,信息渠道极其通畅,信息种类又极度多样,这对医学生正确的阅读选择构成第三种挤压。因此,在医学生求学过程中,自主阅读已经几乎找不到一张书桌。
阅读的浅表化。在快餐式文化、网络文化等的影响下,医学生的自主阅读经常只停留在浏览、欣赏、消遣的阅读,而非有目的有主张有设想的深度阅读。在浅表化阅读面前,阅读的功效被大大缩小,并没有完全发挥作用。这是一种“伪阅读”现象。除此之外,医学生阅读的覆盖面也明显狭窄了,不少学生自主阅读仅仅成为专业学习的“拐杖”,并没有真正起到自主阅读的文化效果。
阅读的功利化。专业阅读占医学生阅读的极大比例,这种阅读虽然能在专业学习、专业测试等环节起到一定功利作用,却不能在陶冶学生心灵、丰富学生文化世界上起到大的作用。其实,这已完全背离了自主、自由、个性化、宽厚的自主阅读的范畴。
阅读的“无的”状态。就自主自由的角度考量,当前医学生的阅读目的性非常模糊,在医学生的内心需求中,阅读既排不上主要的位置,也没有正确的目的取向,针对性不强。而医科院校的教育教学及校园的文化指引也没有在这方面下功夫,医学生的阅读没有接受管理、评价等的激励。因此,医学生的自主自由阅读基本上处于“无的放矢”的状态。
阅读的“无助”状态。医科院校在阅读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提供上十分有限,阅读的载体并不强大。医学生的阅读并没有得到相关培养培训,更谈不上专项教学。医学生本来就没有阅读的“热度”,院校也没为其搭建自主阅读的交流互动的平台以及创设有关阅读的专项活动来提升校园阅读的“热度”。在这种境况下,当前医学生的阅读基本上处于“无助”状态,自生自灭而已。
四、促进医学生自主阅读的几点建议
把阅读摆上医学教育的重要位置。医科院校要从培育优秀的综合型医学人才的目标出发,从课程设置和管理等角度,把医学生的专业外自主阅读纳入视野,摆上议事日程。特别是把促进医学生自主阅读列入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使促进医学生自主阅读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医学教育发展的一部分。
创造医学生自主阅读的优良环境。阅读载体、阅读硬环境是促进医学生阅读的首要因素之一,因此,医科院校要把医学生自主阅读所必要的硬件建设列为学校建议的重要项目。重视图书馆建设,提供现代的优良的校园阅读设施设备。此外,还应重视营造医学生自主阅读的校园文化,让医学生的自主阅读有强大的支撑。
给予医学生自主阅读以专门的指导。医科院校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针对医学生自主阅读问题给予专门的引导,举办有关阅读的专项活动,包括进行有关阅读的业余培训,鼓励与资助学生社团进行有关阅读的互动,提倡学生个体之间进行阅读交流等等,切实为学生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提供实实在在的高层次帮助。
对医学生的阅读状态和成绩进行评价和激励。医科院校要出台专门的规划、措施、条例、规定和办法等,对医学生的自主阅读状态进行评价和反馈,让学生感到一定的驱动力,积极向自主阅读方向不断迈进。同时,医科院校还要对医学生阅读的成绩进行表彰和激励,以点带面地把促进医学生自主阅读的工作推至全体医学生,形成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
责任编辑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