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生思想情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forvi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尚的思想情操对展现人生价值、体现个人价值、呈现人性品位等具有无可比拟的替代和促进作用。高中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和生长时期决定高中阶段学科教学必须将思想情操放在重要而显著的位置。本文论述了高中生积极向上、乐于探究、勇于创新、辩证思维等思想情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培养方法及策略。
  关键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思想情操 培养方法
  俄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文学评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思维,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由此可见,具有和树立高尚思想情操,对展现人生价值、体现个人价值、呈现人性品位等具有无可比拟的替代和促进作用。常言道,育人首育德,成才先成人。作为培育人们良好品德和思想情操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在培育人的过程中发挥着奠基作用。高中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和生长时期,决定了高中阶段学科教学必须将思想情操放在重要而显著的位置。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学科,同样承担着思想情操培育的“重任”。教育实践学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高尚的学习品质是高中数学教师培养学生思想情操的重要内容。基于此点认识,下面我论述高中生思想情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培养。
  一、挖掘数学学科丰富情感因素,培养高中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操。
  良好的学习情操是学生开展一切学习活动的重要条件和先决条件。教学实践证明,是否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操,是学习对象学习活动能否取得实效的“试金石”。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作为数学思想情操培养的首要条件,利用数学教材中的现实生活案例、呈现的生动趣味特性、隐含的历史悠久特点等丰富的情感因素,通过典型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内在情感受到熏染,潜能受到激发,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操。如新改版的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引用了许多具体、真实、生动的生活案例,如等差数列中水管的堆放、集合中信件投递邮箱、三角函数中货轮进出港口及平面向量中遇难船只的救险等。教师可以将这些案例进行“加工”和“创新”,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以更生动、更形象、更具体的画面或情境呈现,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共鸣”,树立积极情感。
  二、提供学生实践探究活动的平台,培养高中生乐于探究的学习情操。
  培养具有良好动手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是高中数学学科思想情操培养的重要内容。但高中生受高考升学压力和家长殷切期盼等多方面的影响,其学习活动始终保持紧张和高压的态势,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下,主动探究、乐于探究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缺少实践探究的活动时机,高中生不愿探究、畏惧探究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树立学习能力第一要务的理念,搭建实践探究舞台,重视探究过程指导,肯定探究实践活动,坚定攻坚克难信念,培养和树立乐于探究的学习情操。
  问题:有一个函数形如f(x)=2sinωx,如果ω>0时,这个函数在[-π/3,π/4]上是单调递增函数,试求出ω的取值范围。
  教师将探究解答任务交给学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根据题意,由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可以知道,函数在[-π/2w,0]上是单调增函数,结合题意得π/2w≥π/3,从而可以得出ω的取值范围。”教师对其合作探究成果进行指导,给予肯定评价,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解题方法。学生小组讨论,阐述各自观点并进行综合归纳,认为:“解答此类求某一数的取值范围的问题要正确掌握正弦函数的单调性性质。”
  上述解题中,高中生获得了探究、分析问题条件、解题要求、解答策略的充足时间,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等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主动探究、乐于探究的情感更坚定。
  三、利用数学案例解答发散的特性,培养高中生勇于创新的学习情操。
  创新思维是高中数学学习活动的“软肋”,但数学学科是一种思维艺术,创新是思维能力的高级形式。这就决定了高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勇于创新的情操。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统一性和关联系,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条件。因此,教师应利用数学案例在呈现形式、解答方法、解决方式等方面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问题案例的设置形式进行创新,通过对问题案例进行变形、提出不同要求等,设计解题方法不拘一格、解题思路多样化的案例,组织学生开展思考、分析和解答活动,锻炼和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的思维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学习情操。
  四、强化评价辨析互动过程指导,培养高中生辩证思维的学习情操。
  构建主义学者认为,评价活动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互动活动。在其运用中应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辩论活动,总结提炼更科学、更完备的解题方法和学习素养,促进学生辩证思维情操的养成。教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设置评价讨论的“话题”,引导学生自主开展“自己评”、“小组辩”、“个人思”等活动,同时,教师应做好“指导者”,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如在问题“已知有一个椭圆,它的中心在坐标原点上,一个焦点与抛物线y2=8x的焦点相互重合,另一个顶点的坐标为(0,2),试求出这个椭圆的方程函数式”的讲解中,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将评价教学融入其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评价”活动,学生结合解题心得共同辨析评判活动,认为解答该问题时,应抓住“椭圆的相关性质,以及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等内容,椭圆的右焦点恰好是抛物线的焦点,在已知椭圆的一个顶点坐标的情况下求椭圆的标准方程”,同时,抓住“抛物线、椭圆的标准方程与简单几何性质等知识”,解题思路清晰,解题过程严密,教师实时总结陈述。学生在此辨析评价的过程中,思考更严谨,反思更深刻。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要将高中生数学思想情操的培养作为有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渗透于教学中,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让高中生在有效教学中学习能力和学习情操共同进步和提升。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迫在眉睫,教师只有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才能跟上当今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知识迁移,那么在面对新知识、新问题的时候也就能从容面对,最终让学习顺利开展。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知识迁移能力 培养方法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之后,特别是初二学习阶段,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明显差异,学优者越学越优,一些学生则每况愈下,陷入了学
摘 要: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此为背景的导学案教学模式得到广泛运用。它改革了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具体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分析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 导学案 高中数学 教学问题 解决建议  一、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导学案是教师以学生
紫禁城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群,也是世界现存皇宫建筑中的佼佼者。在这座流光异彩的皇宫中,曾居住过24位明清皇帝,这里不仅是帝王们日常起居的生活场所,更是全国的政治中心,还是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命运之城……历经600年风雨仍然保存完好的皇宫,成为了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院。这里曾发生过的悲欢离合,都随时间流逝掩在那扇厚重的宫门之内,紫禁城封存了一段段历史。营建之初
期刊
目的:通过处方筛选与工艺考察,制备齐墩果酸滴丸,并对滴丸进行体外质量评价,比较滴丸与片剂在Beagle犬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为开发齐墩果酸新剂型奠定基础。 方法:以溶出度为主要评
摘 要: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最优化?作者试从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明确成员学习目标、让合作时空适度、适度调节组际竞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与效果的优化。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课堂 学习小组 学习目标 组际竞争  所谓小组合作式学习,就是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互动,以团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大改革,它不仅是创新课堂教
数学历来是许多中学生最头痛、最惧怕的一门课程。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既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情绪,使学生喜欢数学,乃至热爱数学呢?下面我结合三十余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  在设计数学习题时把兴趣作为内在的“激素”,让学生主动、愉快、积极地做题,强化作业效果,减轻过重作业负担。笔者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行的。  1.求新——提供新鲜的东西激发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