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小组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zwoain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來,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大力的倡导,这是因为合作学习不仅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更能促进学生学习情感的发展。但是由于研究刚刚起步,没有统一的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致使在教学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笔者根据在课堂教学中的观察,分析了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高中化学;小组合作
  近几年,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不断实施,大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新课程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在实践教学操作中可以看到课堂教学模式并不那么符合新课堂教学,大部分课堂教学忽略了高中化学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中机械地搞合作形式,出现很多不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况。从我校目前课堂教学来看,虽然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探索和解决。
  一、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1.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要求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的教师却片面追求师生的互动,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学生活动”急剧增加,甚至是“变着法子”增加,教师的“讲课”却越来越少,好像“讲”了,就有“注入式”教学的嫌疑。
  2.片面追求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把科学的合作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意图通过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因而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有的教师误认为新课程课堂教学都要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不根据教学实际内容设计,乱设计,甚至假设计,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学生在合作时“合而不作”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以生为本、高效课堂”是时下热门的话题,“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下热门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但在实际课堂中学生“合而不作”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在一起吵吵闹闹,与“以生为本、高效课堂”的初衷大相径庭。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探究
  通过学习专家讲解和自己在教学中的不断探索,我认为在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推行科学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科学进行小组评价,提高课堂效益。
  1.合理划分小组 合理划分小组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对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合作学习小组划分过程中,我校主要以4至6人为宜,也有的3至4人,尽量考虑到组内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尽量做到成员之间的能力互补。比如在分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合理搭配和学生性格的差异。这样,有利于科学地进行课堂知识总结,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另外,在小组合作中不能机械分组,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进行合理分组教学。面对我校学生基础薄弱的事实,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小组学生课堂动向,让其在课堂中快乐地学习,在课堂中展现自我。
  2.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教师的适时参与,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虽发挥了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但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不参与合作。在部分教师看来,新课程改革教学有讨论交流就可以了,忽视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的新课程改革教学,教师要参与合作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引导中弥补学生知识的不足。只有真正科学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另外,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表现在把握活动的目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总结活动的成败得失,听取学生课堂中的呼声。如果教师不参与引导,学生会逐渐出现两极分化。面对这种事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做小组的导师,指导学生科学、有效地开展学习。
  3.合作学习的课堂任务要充分体现底线目标 教学目标是任务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任务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而定。教师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要把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解,使其具体化。而具体到一节课需要多少教学任务,我认为要根据教学目标定好一堂课的底线目标。底线目标指的是这堂课必须达成的最低目标。目标太高、太多只会使目标无法达成,也会使本来应该达到的目标降低达成的层次。
  4.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内容时,考虑学生的能力,科学地引导学生由易到难,从感性至理性,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划分,让每个学生对课堂问题有不同程度的接受,设计问题不易太难,积极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要做好小组长在学生分组、分工合作时的引导与督促,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中来,教师根据教材上的内容以及在课堂合作中收集的信息组织教学并对学生存在问题的共性知识进行小范围的讲解。只要这样,才能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和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与教师总结得出最终结论。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针对当前我校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我区高中教学存在问题,我认为在打造课堂教学模式上教师应当加以重视,从根本上解决课程改革教学中合作模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推行科学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丰城中学 331100)
其他文献
作为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之一,中微子极难探测,人们对其了解极少。为进一步推进对中微子的研究,完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要地位。日益严重的土壤盐渍化问题,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严重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小麦耐盐性是由多个基因调控的复杂的数量性状。近年来,高通量SNP标记芯片技术的发展给作物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数量性状定位研究带来了新的动力,许多重要性状的QTL定位工作正在开展。利用小麦体细胞杂交技术,本课题组将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
本论文研究了小麦和大麦胚乳发育过程中淀粉胚乳细胞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CD),胚乳贮藏物质蛋白体和淀粉粒的发育,以及淀粉粒的部分理化特性,主要结果如下:1、麦类作物淀粉胚乳PCD研究。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淀粉胚乳在胚乳生长分化期的中、后期,细胞核表现典型的植物PCD的形态特征:核变形、染色质凝缩、核膜多处降解破坏,核基质外泄等。DAPI染色也表明,细胞核形态由规则变为不规则到解体形成核残体分散于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