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金钱概念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不同影响及其心理机制

来源 :心理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cha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与金钱是影响人们消费行为决策的两种不同的重要资源。消费者在进行产品购买时,常常会受到商家广告语和购物环境中所隐含的时间或金钱概念的影响,从而做出不同的决策。具体而言,时间与金钱概念会对消费者的购前决策、购中决策及购后决策三个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从双加工理论的角度来看,产生这种不同影响背后的心理机制在于时间与金钱概念启动了个体不同的认知加工方式和思维定势,进而影响了消费者不同的购买决策。未来的研究方向有:(1)细化时间和金钱概念启动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不同影响;(2)考虑时间与金钱的权衡对购买决策的影响;
其他文献
信息过少容易使人成为井底之蛙,不利于做出高质量的决策;那拥有更多信息是否就能做出更高质量、有远见的决策呢?已有研究发现海量信息导致注意资源稀缺,注意资源对跨期决策至关重要,但海量信息如何影响跨期决策的内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注意资源的理论视角提出:海量信息加剧注意资源的稀缺,一方面当前信息捕获过多注意资源,导致指向未来的注意资源减少,造成模拟未来不清晰、预测未来不准确,意图形成减少;另一方面增加对时间紧迫性的关注,减少为长远未来做计划的意愿,导致在跨期权衡中更偏好近期选项。长期导向的特质可以使个体将注
精神病态作为暴力犯罪、累犯和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预测变量,在临床心理学和司法领域受到了广泛重视。三元精神病态模型通过大胆、卑劣和去抑制三个维度对精神病态进行了操作化定义,反映了精神病态在神经生物学维度上存在的认知情感加工缺陷。其中,低威胁敏感性是精神病态大胆的主要病因学基础;而执行功能受损,尤其是注意调节缺陷则导致了精神病态的去抑制倾向;而与情绪识别存在联系的共情缺陷可能是卑劣的深层原因。未来研究中仍需关注精神病态的概念化问题,以及不同精神病态特质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的潜在病因学基础,探索精神病态特质在生命早期阶
随着互联网飞跃发展,弹幕视频应运而生。这种新型的用户与视频交互方式具有新特性,如用户情感表达实时动态性、情感分布多峰性。同时,新特性也给实际研究工作带来挑战,如用户画像刻画难度增大,视频推荐和广告推送所需精度提高。现有研究尚未对弹幕视频的新特性进行深入分析,也没有充分挖掘其本身所蕴含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利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系统动力学方法,结合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多学科交叉前沿知识,从数据驱动角度对弹幕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深度挖掘视频大数据潜在的商业价值。重点研究弹幕与视频双模态融合的情感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