铼在镍中的扩散行为研究

来源 :稀有金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u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1100~1250℃温度范围铼在镍(γ) 中的扩散行为.用电子探针测定了扩散偶(Ni-1% Re/Ni-5% Re) 在不同温度下扩散后的成分分布曲线.用 Hall 方法计算出铼在镍(γ)中扩散系数,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D=5.96×10-1exp{-412(kJ/mol)/RT},在 1100~1200℃的温度范围内,Re 在 Ni中扩散缓慢,而在1200℃以上时,Re的扩散速度明显增加.对Re在 Ni中扩散机制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研究了明胶对阴极极化、电流效率、电解液比电阻的影响,研究了在电解过程中明胶的电析消失现象, 探讨了明胶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明胶能增大阴极过电位,能提高阴极电流效率,提
研究了稀土铈对化学沉积CoNiB合金层化学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稀土铈的加入提高了镀层中钴的含量,降低了镍和硼的含量;使镀层由非晶态转变为晶态;稀土铈也明
以怪诞审美形态理论审视,《史记》的情节有五个方面的怪诞特色:一是由崇高转化而来,二是轻易随意杀毁生命,三是智慧超绝,四是情事极端反常,五是清楚明白无神秘。 With the e
【专家简介】曹培英,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副院长。参与修订1986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参与1992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研制全过程,参与上海市“二期课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是师生互动、交流、思维碰撞、动态生成的活动场所。一个和谐有效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平等地合作交流、充分地探索学习的课堂。所谓有效的探究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因其在教育时间观、教育对象观方面的趋同性,必将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过程来看,它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已经使其走上
基于DAC技术对传统的聚光电热联用系统(CPV/T)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水为吸热工质与常规硅太阳电池相结合对太阳能辐射进行分波段利用,分别完成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对该改进CPV/T系
对钠冷快堆蒸汽发生器而言,在既定设计工况下,影响管箱密封性能的参数主要包括套筒的厚度、套筒长度、螺栓预紧力和盘形垫片截面尺寸.这些参数对管箱密封性能的影响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