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泛的阅读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学生学习语言和感受语言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年龄段划分,分别开展拼读、朗读和初步的阅读训练。
关键词:拼读;朗读;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阅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乐趣,收获信息,培养能力,掌握技巧,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感到小学生阅读能力要从启蒙英语就注意培养。结合我国的国情,除了课堂,其它说英语的机会是非常有限的。只有阅读是中国学生接触英语最便捷的方法。同时,在小学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以年段划分,分别进行拼读、朗读和初步的阅读训练。下面是我在阅读能力培养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拼读单词的能力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础
依据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培养拼读能力十分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单词的拼读,如“直接拼音法”。在学习字母时,及时渗透拼读教学。如认识了字母a和e后,告诉学生ea做为字母组合的发音。同理,再学习ar,ee,er等字母组合的发音,在书写时把这些字母放在一起练习,加深学生对字母组合的印象,养成看字母组合就知道其发音的习惯。在学习了一些辅音字母后,让学生学会拼读单词,在此基础上记忆单词。如cat, fat , hat,将这些形近词编成chant,让学生既记忆了单词,又不感到枯燥。
Cat ,cat ,cat, fat ,fat,fat,
A fat cat, a fat cat, with a hat, with a hat.
孩子感到有趣了,学习英语的热情会很高,单词的认读和记忆就得以实现。另外,还可以简单的字母组合为基础,训练学生听音写词的能力,内化学生的认知结构,防止死记硬背等坏习惯的形成。如学习了old,让学生试着写出cold,hold等,每当学生写对一个单词,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强。
二、短词组、短句记忆是阅读能力迅速提高的阶梯
如果从三年级起开始学习英语,在一年的时间里,要让学生将常见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牢记在心,达到简单的单词和符合读音规则的单词能够较迅速认读的能力。从四年级开始,要进行短词组和短句子的充分认读练习,这是认读句子的前提。如How are you all right等。在单词达到熟练程度之后,要让学生记忆词组和一些固定搭配,使学生在听说看英语时不是一个词一个词的听说看,而是一串一串的听说看,如in the morning, go to school, read books等。在指导学生朗读句子时,使学生知道它们总是在一起,不能在它们中间停顿。如I/ go to school /at 8:00 /in the morning.这句话要分为四小节(意群)来读。“意群”这个术语可以用“小节”来替代,学生很容易明白。要经常训练,长期坚持。
三、良好的朗读方法和习惯是阅读的催化剂。
中高段的学生对语音比较敏感,一旦读得不准,形成习惯,改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应在实际教学中尽量使用标准的录音,让学生模仿,以培养学生形成标准地道的语音、语调。然后教师再辅以朗读技巧的讲解,让学生在有意义的语流中掌握标准的语音、语调、重音、意群与节奏。
四、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是阅读的关键。
许多高年级段的学生都有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如:阅读时一遇到生词就停下来问老师、看到两三个生词就失去了继续读下去的信心,不断回读等,这些都直接影响阅读速度,进而影响阅读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如无声阅读和有效阅读,学生对无声阅读的意识很薄弱,往往习惯将阅读视为朗读;再就是纠缠于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没有信心将整篇文章读完,产生无效率阅读。所以在课堂中,教师需进行一些激励措施:如计时阅读和有奖找词句等目的性强的活动,训练学生用浏览、略读、跳读、寻读、猜读等多样化的阅读方法,通过活动加以巩固。
五、猜测生词和抓关键词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重心。
教师应通过题目、图示、上下文以及构词法等,培养学生猜测生词的能力和掌握抓关键词的能力,如在阅读时,注意what、where、who、when、how、why等关键词。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读懂一些简易的读物,难度不大,但作为起始阶段,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形成却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
2. 小学英语技能教学---阅读教学 雷云萍(网络资料)
关键词:拼读;朗读;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阅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乐趣,收获信息,培养能力,掌握技巧,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感到小学生阅读能力要从启蒙英语就注意培养。结合我国的国情,除了课堂,其它说英语的机会是非常有限的。只有阅读是中国学生接触英语最便捷的方法。同时,在小学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以年段划分,分别进行拼读、朗读和初步的阅读训练。下面是我在阅读能力培养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拼读单词的能力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础
依据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培养拼读能力十分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单词的拼读,如“直接拼音法”。在学习字母时,及时渗透拼读教学。如认识了字母a和e后,告诉学生ea做为字母组合的发音。同理,再学习ar,ee,er等字母组合的发音,在书写时把这些字母放在一起练习,加深学生对字母组合的印象,养成看字母组合就知道其发音的习惯。在学习了一些辅音字母后,让学生学会拼读单词,在此基础上记忆单词。如cat, fat , hat,将这些形近词编成chant,让学生既记忆了单词,又不感到枯燥。
Cat ,cat ,cat, fat ,fat,fat,
A fat cat, a fat cat, with a hat, with a hat.
孩子感到有趣了,学习英语的热情会很高,单词的认读和记忆就得以实现。另外,还可以简单的字母组合为基础,训练学生听音写词的能力,内化学生的认知结构,防止死记硬背等坏习惯的形成。如学习了old,让学生试着写出cold,hold等,每当学生写对一个单词,学习兴趣会大大增强。
二、短词组、短句记忆是阅读能力迅速提高的阶梯
如果从三年级起开始学习英语,在一年的时间里,要让学生将常见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牢记在心,达到简单的单词和符合读音规则的单词能够较迅速认读的能力。从四年级开始,要进行短词组和短句子的充分认读练习,这是认读句子的前提。如How are you all right等。在单词达到熟练程度之后,要让学生记忆词组和一些固定搭配,使学生在听说看英语时不是一个词一个词的听说看,而是一串一串的听说看,如in the morning, go to school, read books等。在指导学生朗读句子时,使学生知道它们总是在一起,不能在它们中间停顿。如I/ go to school /at 8:00 /in the morning.这句话要分为四小节(意群)来读。“意群”这个术语可以用“小节”来替代,学生很容易明白。要经常训练,长期坚持。
三、良好的朗读方法和习惯是阅读的催化剂。
中高段的学生对语音比较敏感,一旦读得不准,形成习惯,改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应在实际教学中尽量使用标准的录音,让学生模仿,以培养学生形成标准地道的语音、语调。然后教师再辅以朗读技巧的讲解,让学生在有意义的语流中掌握标准的语音、语调、重音、意群与节奏。
四、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是阅读的关键。
许多高年级段的学生都有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如:阅读时一遇到生词就停下来问老师、看到两三个生词就失去了继续读下去的信心,不断回读等,这些都直接影响阅读速度,进而影响阅读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如无声阅读和有效阅读,学生对无声阅读的意识很薄弱,往往习惯将阅读视为朗读;再就是纠缠于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没有信心将整篇文章读完,产生无效率阅读。所以在课堂中,教师需进行一些激励措施:如计时阅读和有奖找词句等目的性强的活动,训练学生用浏览、略读、跳读、寻读、猜读等多样化的阅读方法,通过活动加以巩固。
五、猜测生词和抓关键词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重心。
教师应通过题目、图示、上下文以及构词法等,培养学生猜测生词的能力和掌握抓关键词的能力,如在阅读时,注意what、where、who、when、how、why等关键词。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读懂一些简易的读物,难度不大,但作为起始阶段,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形成却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
2. 小学英语技能教学---阅读教学 雷云萍(网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