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飞速发展,教育创新已势在必行。音乐教育中关于审美的教育应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审美教学必须遵循音乐教学的目的,并从中发掘有益于现代音乐教学的创新理念来丰富音乐课堂教学。本文主要阐述了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重视音乐教育的审美观念对音乐教学目标的完成所起到的作用,同时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突出新时期音乐教学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学目的;审美
音乐世界的魅力所带给人们的力量之巨大是无法用语言能够表达的。音乐可以直抵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心情放松。更能使人產生心灵共鸣,从而获得美好的体验。优美的音乐可以使人得到心灵和思想的升华。音乐的美感,包含其形式本身的旋律和音色等元素,也包括通过音乐所凝聚的精神力量。只有对音乐的美感能感同身受,达到真正的领悟,才能真正体味音乐世界的魅力。音乐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王国,提升思想认知。
一、审美价值是音乐教育的重点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所带来的影响可以触动心灵。音乐教育在整个教育流程中所处的地位也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也主要体现在音乐教育方面,所以改革开放以来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所有的音乐教学者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当前的音乐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目前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音乐教育的定位问题,现在的音乐教育理念比较滞后,对音乐教育的定位不明确。很多高校的教学工作者还是受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把教学工作做的比较形式化,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缺少创新,束缚了音乐本身的美感,更体现不出音乐教育的职能。审美意识逐渐淡薄,不仅表现在课堂上,更表现在思想层面上,这对于新课改要求下的音乐教育将会产生深远影响。如何才能充分体现音乐的教学职能,是摆在音乐教学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只有音乐教育的审美取向得到突显,在整个音乐教学流程中始终贯穿美学意识,才能实现音乐教学课堂的新面貌。
二、以美学目标为基础来实现音乐教学的整体目标
在音乐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现在很多音乐教学工作者都没有明确的答案。音乐所产生的意境可以在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的丰富。同时,人体的神经系统在音乐的刺激下,可以提高反应能力等多项思维能力,有助于强化人们的创造力。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致力于音乐职能的教育,通过音乐本身的艺术形式,对人们进行正确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引导。美育目标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只有充分围绕美育目标进行音乐素质培养,才能使音乐教育的整体目标得以实现。学生们只有体味到了音乐本身的美感,同时从音乐美感中得到自身精神的升华,这才是音乐教育的正确方向。现在社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标准的评定也趋于多向化。所以,美育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把审美教学提到显著的位置,音乐教育就可以脱离教学的枯燥,远离教学内容的单一。师生之间在课堂能够得到充分的互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音乐。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在音乐教学目的中所体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直接决定了教学目的能否顺利完成。教师只有在教学理念层面改变审美价值教育,音乐教育的成效才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三、确立正确的音乐教育审美取向完成教育目标
整个音乐教育的活动中,无时无刻都需要体现审美的作用。音乐与人类之间建立起来的反映关系就是通过审美来实现的。所以,音乐并不是马上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而是需要一个参透的过程,逐渐使学生的情感产生触动。从教学目标的视角去看待审美的价值,就是要规正音乐的审美取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审美的价值,并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途径,才能最终促成音乐教育目标。音乐教学不仅仅要局限于理论教学,更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有针对性的音乐鉴赏课程。现代音乐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力量,让学生置身在一个情景生动的空间来欣赏音乐作品,这样学生就能近距离的品味音乐的美,真正体味音乐的魅力。只有学生掌握了音乐中的美学元素,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才真正得到了推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还要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对音乐进行多元化的交流,从中享受音乐之美。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音乐教育目的角度去审视音乐教育的审美,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音乐本身的美学价值。只有音乐教学目标和音乐的美学价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教学目标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审美教学所发挥的显著作用可以加快促成美育的目标,也可以让师生正确认识音乐教学目标。只有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得到正确的认识,摆正其在教学中的位置,才能让现代音乐教学不脱离其本身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伟伟.把握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导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J].学周刊(C).2010(7).
[2]郝颖. 浅谈音乐教育中的美育与德育[J]. 职业(中旬).2011(2).
[3]欧阳青梅. 音乐教育的本质与文化价值[J]. 艺术教育.2010(12).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学目的;审美
音乐世界的魅力所带给人们的力量之巨大是无法用语言能够表达的。音乐可以直抵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心情放松。更能使人產生心灵共鸣,从而获得美好的体验。优美的音乐可以使人得到心灵和思想的升华。音乐的美感,包含其形式本身的旋律和音色等元素,也包括通过音乐所凝聚的精神力量。只有对音乐的美感能感同身受,达到真正的领悟,才能真正体味音乐世界的魅力。音乐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王国,提升思想认知。
一、审美价值是音乐教育的重点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所带来的影响可以触动心灵。音乐教育在整个教育流程中所处的地位也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素质教育中的美育也主要体现在音乐教育方面,所以改革开放以来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所有的音乐教学者也应该清楚的看到,当前的音乐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目前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音乐教育的定位问题,现在的音乐教育理念比较滞后,对音乐教育的定位不明确。很多高校的教学工作者还是受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把教学工作做的比较形式化,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缺少创新,束缚了音乐本身的美感,更体现不出音乐教育的职能。审美意识逐渐淡薄,不仅表现在课堂上,更表现在思想层面上,这对于新课改要求下的音乐教育将会产生深远影响。如何才能充分体现音乐的教学职能,是摆在音乐教学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只有音乐教育的审美取向得到突显,在整个音乐教学流程中始终贯穿美学意识,才能实现音乐教学课堂的新面貌。
二、以美学目标为基础来实现音乐教学的整体目标
在音乐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现在很多音乐教学工作者都没有明确的答案。音乐所产生的意境可以在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的丰富。同时,人体的神经系统在音乐的刺激下,可以提高反应能力等多项思维能力,有助于强化人们的创造力。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致力于音乐职能的教育,通过音乐本身的艺术形式,对人们进行正确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引导。美育目标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只有充分围绕美育目标进行音乐素质培养,才能使音乐教育的整体目标得以实现。学生们只有体味到了音乐本身的美感,同时从音乐美感中得到自身精神的升华,这才是音乐教育的正确方向。现在社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标准的评定也趋于多向化。所以,美育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把审美教学提到显著的位置,音乐教育就可以脱离教学的枯燥,远离教学内容的单一。师生之间在课堂能够得到充分的互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音乐。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在音乐教学目的中所体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其直接决定了教学目的能否顺利完成。教师只有在教学理念层面改变审美价值教育,音乐教育的成效才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三、确立正确的音乐教育审美取向完成教育目标
整个音乐教育的活动中,无时无刻都需要体现审美的作用。音乐与人类之间建立起来的反映关系就是通过审美来实现的。所以,音乐并不是马上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而是需要一个参透的过程,逐渐使学生的情感产生触动。从教学目标的视角去看待审美的价值,就是要规正音乐的审美取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审美的价值,并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途径,才能最终促成音乐教育目标。音乐教学不仅仅要局限于理论教学,更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有针对性的音乐鉴赏课程。现代音乐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力量,让学生置身在一个情景生动的空间来欣赏音乐作品,这样学生就能近距离的品味音乐的美,真正体味音乐的魅力。只有学生掌握了音乐中的美学元素,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才真正得到了推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还要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舞台,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对音乐进行多元化的交流,从中享受音乐之美。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音乐教育目的角度去审视音乐教育的审美,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音乐本身的美学价值。只有音乐教学目标和音乐的美学价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教学目标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审美教学所发挥的显著作用可以加快促成美育的目标,也可以让师生正确认识音乐教学目标。只有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得到正确的认识,摆正其在教学中的位置,才能让现代音乐教学不脱离其本身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伟伟.把握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导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J].学周刊(C).2010(7).
[2]郝颖. 浅谈音乐教育中的美育与德育[J]. 职业(中旬).2011(2).
[3]欧阳青梅. 音乐教育的本质与文化价值[J]. 艺术教育.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