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欢运动的人,可能多多少少都遭遇过运动损伤。对于上了点年纪或者得了疾病的人来说,运动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在运动前,最好请专业人士帮您开张运动处方。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认识和体会到了体育锻炼的好处。为了健康,公司白领、中老年人,甚至得了慢病的人群,纷纷走进了运动场。但是,一些人盲目锻炼后,不仅没有得到健康,反而落下一身毛病。
为了达到愿望和效果的统一,我们一定要注重运动的科学性。最好在运动前,请专业人士出马,帮您开一张运动处方。简单说,就是安排一种适合个人运动的方法。运动处方和真正意义上的处方不同。它是一份需要兼顾到方方面面的个体差异,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运动健身计划。
运动让我“很受伤”
在过去的一年里,陈小姐已经是第三次去医院看膝关节了。每次都是韧带受伤。此前,她每隔两三天就要到健身房,练练器械、跳跳健美操。最近,她突然觉得右膝关节很痛。到医院一查,才知道韧带又受伤了。
暑期,原本是学生运动的黄金时期。但是,不少小伙子却因为运动进了医院。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是篮球爱好者。由于自我保护能力不强,他们大多伤在膝盖的前交叉韧带上。
运动医学研究证明,运动有益于健康。但是,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运动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因为运动伤害最多的往往不是专业运动员,而是向往健康、积极锻炼的普通人。针对这种情况,请专家帮您从运动安全性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份运动处方,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除病不成反添病
科学健身普查发现了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那就是,对于有慢病的人,运动就像一把“双刃剑”。练好了,可以帮助病情稳定和康复。练不好,容易使病情“雪上加霜”。
为了给年轻人让位子,50多岁的李科长提前退休了。用他的话来说:“为工作忙了一辈子。血压都高了。该早点享享清福了。顺带着锻炼锻炼身体。”从退休的第二天起,他每天早晨都起来爬香山。这一来一回大概要半天时间。坚持了两个月后,李科长发现脚有时有些肿。但是,休息后很快就没事了。他也没有太在意,仍然坚持每天爬山。后来,发展到腿也肿了,有时还心慌气短。不得已到医院检查。结果说他有高血压。过度运动引起了心脏功能衰竭,表现为腿肿气短。
所幸,李先生及时发现了问题,可以及时治疗。现实中,中老年人因为运动不当猝死的事故时有发生。所以,在参加健身活动时,应该减少盲目性、随意性,增强科学性、实用性。
让运动医学专家教您怎样运动
事实证明,过量的和不科学的运动会造成心血管机能损伤和其他内脏系统功能紊乱,诱发潜在的疾病。尤其是有慢病的人,有可能加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原有疾病的病情。
在运动医学专家眼里,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特定的“运动处方”。那么,您如何得到运动处方?要注意些什么?
以下是制定运动处方的流程图。
如图所示,开具一张运动处方需要6个步骤。
首先,医生要了解您的疾病史和运动史。这是为制定安全有效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您需要认真回答医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排除您不适宜做的运动,增加您对运动的兴趣很有帮助。
接下来的步骤是身体检查,心肺功能的评测,制定运动处方。这部分内容,由专业人员安排进行。您不用操心。
再下面,医生对您进行面对面地指导。初次需要运动处方的人,有什么不明白的一定要问清楚。千万不要“揣着糊涂装明白”。到时候,吃亏的是您自己。
最后一项很重要。那就是要定期调整运动处方。一般是4~8周调整一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再次和医生进行交流。随时调整运动处方,进一步提高运动效果。
阅读完本文,想必您对运动处方已经有了一定了解。接下来,我们将开设一个运动处方专栏,邀请著名运动医学专家李可基教授为不同人群制定运动处方。敬请关注。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认识和体会到了体育锻炼的好处。为了健康,公司白领、中老年人,甚至得了慢病的人群,纷纷走进了运动场。但是,一些人盲目锻炼后,不仅没有得到健康,反而落下一身毛病。
为了达到愿望和效果的统一,我们一定要注重运动的科学性。最好在运动前,请专业人士出马,帮您开一张运动处方。简单说,就是安排一种适合个人运动的方法。运动处方和真正意义上的处方不同。它是一份需要兼顾到方方面面的个体差异,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运动健身计划。
运动让我“很受伤”
在过去的一年里,陈小姐已经是第三次去医院看膝关节了。每次都是韧带受伤。此前,她每隔两三天就要到健身房,练练器械、跳跳健美操。最近,她突然觉得右膝关节很痛。到医院一查,才知道韧带又受伤了。
暑期,原本是学生运动的黄金时期。但是,不少小伙子却因为运动进了医院。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是篮球爱好者。由于自我保护能力不强,他们大多伤在膝盖的前交叉韧带上。
运动医学研究证明,运动有益于健康。但是,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来说,运动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因为运动伤害最多的往往不是专业运动员,而是向往健康、积极锻炼的普通人。针对这种情况,请专家帮您从运动安全性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份运动处方,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除病不成反添病
科学健身普查发现了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那就是,对于有慢病的人,运动就像一把“双刃剑”。练好了,可以帮助病情稳定和康复。练不好,容易使病情“雪上加霜”。
为了给年轻人让位子,50多岁的李科长提前退休了。用他的话来说:“为工作忙了一辈子。血压都高了。该早点享享清福了。顺带着锻炼锻炼身体。”从退休的第二天起,他每天早晨都起来爬香山。这一来一回大概要半天时间。坚持了两个月后,李科长发现脚有时有些肿。但是,休息后很快就没事了。他也没有太在意,仍然坚持每天爬山。后来,发展到腿也肿了,有时还心慌气短。不得已到医院检查。结果说他有高血压。过度运动引起了心脏功能衰竭,表现为腿肿气短。
所幸,李先生及时发现了问题,可以及时治疗。现实中,中老年人因为运动不当猝死的事故时有发生。所以,在参加健身活动时,应该减少盲目性、随意性,增强科学性、实用性。
让运动医学专家教您怎样运动
事实证明,过量的和不科学的运动会造成心血管机能损伤和其他内脏系统功能紊乱,诱发潜在的疾病。尤其是有慢病的人,有可能加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原有疾病的病情。
在运动医学专家眼里,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特定的“运动处方”。那么,您如何得到运动处方?要注意些什么?
以下是制定运动处方的流程图。
如图所示,开具一张运动处方需要6个步骤。
首先,医生要了解您的疾病史和运动史。这是为制定安全有效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您需要认真回答医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排除您不适宜做的运动,增加您对运动的兴趣很有帮助。
接下来的步骤是身体检查,心肺功能的评测,制定运动处方。这部分内容,由专业人员安排进行。您不用操心。
再下面,医生对您进行面对面地指导。初次需要运动处方的人,有什么不明白的一定要问清楚。千万不要“揣着糊涂装明白”。到时候,吃亏的是您自己。
最后一项很重要。那就是要定期调整运动处方。一般是4~8周调整一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再次和医生进行交流。随时调整运动处方,进一步提高运动效果。
阅读完本文,想必您对运动处方已经有了一定了解。接下来,我们将开设一个运动处方专栏,邀请著名运动医学专家李可基教授为不同人群制定运动处方。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