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满江红》不是岳飞所作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ah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时,总是被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的博大胸怀所折服,被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英雄气概所感染,被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壮举激发起强烈的爱国情感。
  然而,这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到近代却变成了文化之谜(见《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文化艺术卷》),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一直争论的悬案。争论的焦点是:这首《满江红》是不是岳飞所作?持否定观点的论据有三:
  一是:岳飞子孙所编《岳王家集》和宋元二代书中都没有这首词,至明代景泰六年(1455)袁纯所编《精忠录》始加收录。因而怀疑这首词不是岳飞写的,而是明代人假托岳飞的名字所写。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站不住脚。众所周知,岳飞是南宋的抗金名将。在宋词流派纷呈,名流纵横的时代,驰骋疆场不以文名的岳飞所作诗词在当时影响甚微,不会引起人们重视。直到后来极少赞许武人的理学家朱熹和民族英雄文天祥一再称颂岳飞,岳飞的诗词才逐渐受到重视并得以流传,其中有多少作品遭毁弃失落,后人无从考究。现在所知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送珍上人之庐山》等二十余首作品,岳飞子孙均未收入《岳王家集》。因此,笔者认为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不见于宋元二代书中和岳飞子孙所编传记之列,是不奇怪的,由此否定这首词是岳飞所作是说不过去的。
  二是:认为该词中“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费解。他们认为贺兰山在宁夏中部(现有大部分文献辞书都是这样注解),当时属西夏国土,宋金并未在此地交战。岳飞要直捣的黄龙府在今吉林省境内,他有何必要绕道西北去踏破西夏国的贺兰山吗?由此,他们否定《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岳飞的作品。
  笔者认为,他们把贺兰山的位置理解错了。据顾祖禹《读史舆纪要》记载:我国境内共有三座贺兰山:一在宁夏中部,二在河北磁县,三在江西赣州市西北。赣州贺兰山当时是南宋东南属地,岳飞更不会去踏破它。因此,笔者认为,该词中的贺兰山当是河北磁县的贺兰山。它坐落在河北磁县县城西北,东起车骑关,西至新坡,绵延二十余里,属太行山系丘陵地貌,南坡平缓起伏,北坡稍见陡峭。冬季雪覆山区,远望皑皑白雪,令人心旷神怡,素有“贺兰雪景”之美称。被誉为“磁州八大景”之一。车骑关是古代“南控中原,北上京畿的”的咽喉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据《磁州史志》记载:靖康元年(1126)岳飞驻军磁州岳城镇,贺兰山是他的北防边线。岳飞应该对磁州的山川形势特别是对贺兰山车骑关在军事上重要战略地位持有见解。后来南宋与金国边界向南推到秦岭—淮河一线,磁州沦陷为金国属地。绍兴三年(1133)冬,岳飞在确定“连结河朔”进军中原的战略方针时,就很重视贺兰山车骑关的战略地位。此地又是他直捣黄龙府的必争之地。因此,笔者认为《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中的贺兰山是指磁州的贺兰山。认为“贺兰山”费解而否定这首词为岳飞所作同样站不住脚。
  三是:《满江红》(怒发冲冠)与岳飞的《小重山》的格调差得太远,因而断定这二首不是一人所做。
  笔者认为,文学史上能写出两种以上风格的作家并不少见,凭什么断定经历坎坷文武双全的岳飞就不能呢?以《满江红》(怒发冲冠)的风格与岳飞的《小重山》差得太远而否定它是岳飞所作的观点更是站不住脚的。而且,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判断某一文学作品的作者,必须有确凿充分的证据,一般以史料记载为依据。认为《满江红》(怒发冲冠)不是岳飞所作的仅见于袁纯所编的《精忠录》,而认为其是岳飞所作的史料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否定《满江红》是岳飞所作观点的三项论据都站不住脚。《满江红》(怒发冲冠)在民间湮没了三百多年才出现,正体现了岳飞经历的坎坷和时势的需要,也正是由于岳飞敢于打破作诗的惯例,敢于“出奇语,寄壮怀”(周汝昌言)才使之更加绚丽辉煌,脍炙人口。
其他文献
【摘 要】 体态语是人类交流过程中的一种非语言交流手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体态语,旨在配合有声语言和版面语言,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本文主要阐明了体态语的仪态、表情、模仿、暗示、替代等功能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体态语 英语 教学    在日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使用有声语言和版面语言,往往忽视体态语,忽视了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体态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是
当代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一个合格的教师永远要去探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尽最大努力唤醒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引导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充分运用课堂这个阵地,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能读书的习惯。一是教师一定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决不能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二是
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作品,加以对比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深化理解的阅读方法。如横比、纵比、类比、对比等。通过比较,可使阅读中已知和未知、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借助比较,可以发现不同的观点和同一材料的各种加工方式以及表达上的差异,给学生创造性阅读提供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教学,通过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可以提高学生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摘 要】 历史复习课中,应适当地渗透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变换视角,感知历史,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活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 复习课 马克思主义 历史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科学性,即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它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因而,适当地将马克思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人类社会进步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人类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培养一种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如今,艺术修养已成为社会开拓型人才所必不可少的素质,它的基础来源于学校美术教育的开展,因此,美术课堂的教学成功与否就变得至关重要。作为美术鉴赏课引导者和传授者的美术教师,该如何设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呢?下面就这一话题谈谈个人的肤浅之见。    一、预设悬念,激发
当前许多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其采取的主要方式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正面灌输和“背多分”的机械训练。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调动不起学生主动参与德育的积极性,学生只是应付教师的权威而“倾听”,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内化。这种传统的德育方式也是现今农村初中德育工作低效、无效的根源。  那德育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学生的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
当前许多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其采取的主要方式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正面灌输和“背多分”的机械训练。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调动不起学生主动参与德育的积极性,学生只是应付教师的权威而“倾听”,不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内化。这种传统的德育方式也是现今农村初中德育工作低效、无效的根源。  那德育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学生的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
在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是为了不教。”因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每位教师面临的重任。如今,“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古训已不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当代教师的理念应是: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这意味着教师本身的素质要不断地提高,在工作和学习中做到充电放电两不误,并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艺术、技巧与方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作文评改更是让老师们有苦难言。一般作文教学的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教师唱主角。但教师的评改往往耗时费神却收效甚微,而且易受教师主观性的约束而导致千文一面。显然,缺乏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作文评改,已成为促进作文教学水平提高的瓶颈。为了实践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寻求一种简捷高效的评改方式,我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作文评改的主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它既是对学生的要求,更是对教师的要求。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理论对教学的巨大指导作用。  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每一名教师都存在着深刻的危机感。因此,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每一位政治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那么,政治教师加强理论学习主要学什么呢?  首先,应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