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正处在一个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不断产生的时代,每天都会给党员的党性修养提出新任务、新课题。在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下、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共产党员只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才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永葆工人阶级先锋战士的本色——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关键词】作风;建设;修养
一个人克服自身弱点,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就是进行自身修养的过程。相对于一般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自身修养有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是党性修养。那么什么是党性修养?
一、党性修养概念的提出
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政治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的命题。刘少奇同志于1939年7月在延安蓝家坪马列学院窑洞外的广场上,向学员们作了演讲。提出了“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一概念。后来这个演讲报告印成小册子出版,建国后又再版,这就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党性”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范畴,修养则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内容。我们党把二者结合起来,创造了党性修养的理论和实践。所以党性修养的含义是按照党性原则的要求,通过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不断增强党性和提高修养水平的过程。
二、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性:老话题、新问题、永恒的课题
(一)党性修养是老话题:我们党从建党起,就重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调共产党员的自身修养、党性锻炼。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党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美国CNN前驻华首席记者 迈克·华莱士曾感慨地说:中国只用了30年的时间,就 把英国和美国在工业革命时 期,需要100年才能完成的使命完成了,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仅凭这一点他就要“给中国共产党打一个高分”。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史,共产党员在党的事业中发挥的作用,用无数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必要性作出了诠释。所以,我们党从建党开始,以及在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十分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和党员的修养问题。
(二)党性修养是新问题
1、实现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需要.
三大历史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解决台湾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两大历史课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党自身的拒腐防变的能力。
2、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没有党员的先进性,就没有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要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2013年 6月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他强调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全党同志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
3、改变党的队伍现状的迫切要求.
从党员队伍现状看:总体状况是好的,但党员队伍中的确存在与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既有积极的特点,又存在消极现象。一方面“崇尚理性、追求新潮、尊重知识、乐于交往、心系国家”;另一方面又存在信仰迷失、诚信缺失、心理畏惧、功利取向。
国民党前组织部长陈果夫“他在对比总结共产党胜利和国民党失败的教训时主要讲了两条: 信仰问题; 宗旨问题。
有极少数党员干部信仰动摇了,信念不那么坚定了,他们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有的甚至不信马列信迷信、不信真理信鬼神。其实,信仰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越来越重要。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崇高的信仰始终是思想的旗帜,是我们的精神支撑,也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正如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的那样,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在我们头顶的日月星辰,另一个就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不管对一个人、一个政党,还是一个民族来说,信仰都是指路明灯,是精神支柱,是最强劲的动力,更是力量的源泉。
总之:是做合格党员的必由之路;是克服党员队伍中不良现象的需要 。
(三)党性修养是永恒课题
党性修养不是一时一地的,对一名共产党员来说是永恒的课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以下情况:——“夕阳无限好,已是近黄昏”。因经不起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观念支配下,一世英明毁于一旦。(“59岁现象”);——入党动机不纯,入党为了做官,升官有望时,是一种精神状态;无望时,又是一种精神状态。甚至产生“捞一把”的的念头。(被称为”29岁、39岁、49岁现象“)。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不断产生的时代,每天都会给党员的党性修养提出新任务、新课题。在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下、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共产党员只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才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永葆工人阶级先锋战士的本色——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三、如何进行党性修养——做人、做事、做党员
做人是党性修养的基础。如果说做党员是为了使生命的色彩更加丰富,那么它的底色就是先把人做好。“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他是普通人,第二,他是普通人中的先进分子。”我们在解决做人的问题时,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从而使我们,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 人。”
某些贪官在狱中忏悔道“我之所有沦为罪犯,是由于没有很好地进行党性修养”。这是对共产党员党性的亵渎,他们连最起码的做人的底线都没有守住,还有什么资格谈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
做事是为党和人民做事。做事是党性修养的目的。第一,做实事、做好事、做大事。第二,用科学方法做事,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做事第三,做事的效果要由人民评价,经得起实践检验。动机端正、方法科学、效果积极,群众公认。
做党员是党性修养的载体。党性修养要与怎样做党员相联系,围绕怎样做党员来加强,通过怎样做党员来体现。做党员做得怎么样,是不是有坚强的党性,可以从四个环节来检验:一是日常生活中能不能看出来;二是利益冲突时是否能让出来;三是关键时刻能不能站得出来; 四是危急关头能不能豁得出来。最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阐述伟大的 “中国梦” 时,强调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反映了我们党对新形势下执政使命的深刻认知,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认为 “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但是当前,少数同志,特别是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好的作风。他们或是纸上谈兵,只说不干;或是夸夸其谈,工作漂浮;或是热衷于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这些同志应该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实质。
提倡 “实干兴邦” 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要有方向,埋头苦干。二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有方向”,就是说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出经济发展政策。“埋头苦干”,就是说,对认准了的、制定的政策要扎扎实实地连续的常抓不懈。
党的每个成员都应当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坚定的信念,先进的思想觉悟,严格的组织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社会的中坚,民族的脊梁,阶级的先锋和时代的楷模。要建设这样一支党性强、作风好,纪律严,团结紧,素质高的富有战斗力的党员队伍,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但最关建的是要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教育,要求党员自党觉进行锻炼和党性修养,不断强化先锋队意识,积极履行党员的义务,充分发挥先锋战士的作用。
【关键词】作风;建设;修养
一个人克服自身弱点,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就是进行自身修养的过程。相对于一般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自身修养有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是党性修养。那么什么是党性修养?
一、党性修养概念的提出
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政治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的命题。刘少奇同志于1939年7月在延安蓝家坪马列学院窑洞外的广场上,向学员们作了演讲。提出了“共产党员的修养”这一概念。后来这个演讲报告印成小册子出版,建国后又再版,这就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党性”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范畴,修养则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内容。我们党把二者结合起来,创造了党性修养的理论和实践。所以党性修养的含义是按照党性原则的要求,通过自我教育、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不断增强党性和提高修养水平的过程。
二、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性:老话题、新问题、永恒的课题
(一)党性修养是老话题:我们党从建党起,就重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调共产党员的自身修养、党性锻炼。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党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美国CNN前驻华首席记者 迈克·华莱士曾感慨地说:中国只用了30年的时间,就 把英国和美国在工业革命时 期,需要100年才能完成的使命完成了,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仅凭这一点他就要“给中国共产党打一个高分”。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史,共产党员在党的事业中发挥的作用,用无数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必要性作出了诠释。所以,我们党从建党开始,以及在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十分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和党员的修养问题。
(二)党性修养是新问题
1、实现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需要.
三大历史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解决台湾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两大历史课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党自身的拒腐防变的能力。
2、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没有党员的先进性,就没有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要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2013年 6月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他强调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全党同志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
3、改变党的队伍现状的迫切要求.
从党员队伍现状看:总体状况是好的,但党员队伍中的确存在与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既有积极的特点,又存在消极现象。一方面“崇尚理性、追求新潮、尊重知识、乐于交往、心系国家”;另一方面又存在信仰迷失、诚信缺失、心理畏惧、功利取向。
国民党前组织部长陈果夫“他在对比总结共产党胜利和国民党失败的教训时主要讲了两条: 信仰问题; 宗旨问题。
有极少数党员干部信仰动摇了,信念不那么坚定了,他们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有的甚至不信马列信迷信、不信真理信鬼神。其实,信仰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越来越重要。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崇高的信仰始终是思想的旗帜,是我们的精神支撑,也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正如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的那样,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在我们头顶的日月星辰,另一个就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不管对一个人、一个政党,还是一个民族来说,信仰都是指路明灯,是精神支柱,是最强劲的动力,更是力量的源泉。
总之:是做合格党员的必由之路;是克服党员队伍中不良现象的需要 。
(三)党性修养是永恒课题
党性修养不是一时一地的,对一名共产党员来说是永恒的课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以下情况:——“夕阳无限好,已是近黄昏”。因经不起金钱和美色的诱惑,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观念支配下,一世英明毁于一旦。(“59岁现象”);——入党动机不纯,入党为了做官,升官有望时,是一种精神状态;无望时,又是一种精神状态。甚至产生“捞一把”的的念头。(被称为”29岁、39岁、49岁现象“)。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不断产生的时代,每天都会给党员的党性修养提出新任务、新课题。在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下、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共产党员只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才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永葆工人阶级先锋战士的本色——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三、如何进行党性修养——做人、做事、做党员
做人是党性修养的基础。如果说做党员是为了使生命的色彩更加丰富,那么它的底色就是先把人做好。“一个共产党员,第一,他是普通人,第二,他是普通人中的先进分子。”我们在解决做人的问题时,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从而使我们,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 人。”
某些贪官在狱中忏悔道“我之所有沦为罪犯,是由于没有很好地进行党性修养”。这是对共产党员党性的亵渎,他们连最起码的做人的底线都没有守住,还有什么资格谈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
做事是为党和人民做事。做事是党性修养的目的。第一,做实事、做好事、做大事。第二,用科学方法做事,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做事第三,做事的效果要由人民评价,经得起实践检验。动机端正、方法科学、效果积极,群众公认。
做党员是党性修养的载体。党性修养要与怎样做党员相联系,围绕怎样做党员来加强,通过怎样做党员来体现。做党员做得怎么样,是不是有坚强的党性,可以从四个环节来检验:一是日常生活中能不能看出来;二是利益冲突时是否能让出来;三是关键时刻能不能站得出来; 四是危急关头能不能豁得出来。最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阐述伟大的 “中国梦” 时,强调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反映了我们党对新形势下执政使命的深刻认知,彰显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认为 “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但是当前,少数同志,特别是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好的作风。他们或是纸上谈兵,只说不干;或是夸夸其谈,工作漂浮;或是热衷于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这些同志应该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实质。
提倡 “实干兴邦” 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要有方向,埋头苦干。二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有方向”,就是说要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出经济发展政策。“埋头苦干”,就是说,对认准了的、制定的政策要扎扎实实地连续的常抓不懈。
党的每个成员都应当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坚定的信念,先进的思想觉悟,严格的组织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社会的中坚,民族的脊梁,阶级的先锋和时代的楷模。要建设这样一支党性强、作风好,纪律严,团结紧,素质高的富有战斗力的党员队伍,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但最关建的是要坚持不懈地对党员进行教育,要求党员自党觉进行锻炼和党性修养,不断强化先锋队意识,积极履行党员的义务,充分发挥先锋战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