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弄丢了男孩的上进心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5191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问题:孩子怎么没有上进心
  这一天,我接待了一对陪同孩子来的中年父母。
  初步沟通后我了解到,男孩的父母都是大学毕业,父亲是一个机关的领导,母亲是一个单位的业务尖子,都是很优秀很强势很有成就的人。男孩是个初中生。初次见面,从言谈举止中我看到的是善良,是懂事,是文静,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好。
  男孩父母几乎异口同声:可把我们愁死了!您说,我们这孩子怎么没有上进心?
  父母尽管给孩子创造各种条件,希望他能变得“激情”起来,但孩子总是“松松垮垮”,在玩的时候,无所谓输赢,到了学习上,尽管家长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提供了各种辅导,威逼利诱,都无济于事,孩子还是不温不火,没有上进心,没有积极性,没有热情。
  沟通至此,对他们的问题应该我已经心中有数了。但是,我却几乎是重复了他们的问题:是啊,为什么孩子没有了上进心?是谁把孩子的上进心弄丢了?
  心理探究:他们只知道打击我
  在男孩父母反思的时间,我和男孩进行了详尽的交流。男孩求助的愿望非常强烈,我们的交流出乎意料的顺利。
  男孩说:虽然是我爸爸妈妈要我来的,但是我看出来,您是可以帮助我的人。
  没想到男孩接下来开口便是:在他们眼里,我做什么都是错。
  比如学习方法,他们总说我的学习方法不行,总要我按照他们的方法。就说学习英语吧。小时候妈妈辅导我,就知道闹我,闹得我一提英语就害怕,我就越发不爱学习,不想学习。后来我长大了,知道了英语不学是不行的,知道自己努力了。可是,当我摸索出一点方法的时候,爸爸却说我的方法不行,强制我按他的方法学习。我爸爸从来不问问我的想法,在学习上,甚至在生活上,什么都要我听他的。好像是帮助我学习,其实怎么说呢?都是帮倒忙。可是我不敢说,不能说,我只有听他们的,他们说什么是什么,他们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们还总说我懒,说我不动脑子。反正我都不对,反正我都得听他们的,反正它们都给我安排好了,我不懒能怎样?我还动什么脑子?现在,我也习惯了,也练出来了,练得乐观了。乐观得有点没脸没皮了,就是他们说的不知道害臊了……可是,我能怎样?我不这样早就垮掉了,我不想让自己垮掉……
  男孩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跟您说心里话,虽然我的学习不好,虽然学校里没有鲜花和掌声给我,但是,让我感到快乐的地方还是学校,我不想回家,我十白回家,回到家里我只感到压力。在我的记忆中,他们没有给过我一句肯定的话,没有给我过一点自主的权利,只知道说我不行,只知道找机会打击我……
  小时候,我有话都和他们说。上小学的时候,我跟他们说过我喜欢班上的一个女孩。那是我一个小孩子的想法,长大了早就过去,不愿意再提起那件事。可是,爸爸偏拿这样的事打击我。一次,他刚给我说的学习方法,过后我说忘了。他就说,你喜欢女孩那会怎么不忘呢!从此,我再也不和他们说心里话。
  我的学习不好,可是这光怪我自己吗?是谁让我成了这个样子?尽管这样,我也在努力,真的,我是在努力的,我是想上进的。您问表现?手机不玩了,电脑不玩了,上课走神的时候少了,听讲的时候多了,回家也想方设法完成作业了。真的,就是学习到了今天这个样子,我也没有气馁,我不能放弃自己。
  此刻,我必须给男孩力量,我握住了男孩的手:马老师相信你,马老师支持你!我们不放弃!
  随后,就心理自救策略给予了男孩具体支持。男孩接受了两个原则:一个是低起點;一个是小目标。男孩表示按照两个原则,自己制定作息表,自己制定自学课表,坚持自主学习,努力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在我的提议下,男孩提出了对父母的希望:希望少闹我,希望让我自己安排我的学习。在最后握手的时候,我感受到了男孩心里有了力量。
  心理对策:让孩子自主地生活
  当我和男孩父母再次坐到一起的时候,他们都表示反省到了,孩子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有自己的责任。于是,我顺水推舟,为了促进父母深刻的反省,介绍了与男孩交流的内容,转达了男孩对父母的希望。
  男孩父亲按住自己低垂的头说:被扼杀了,被我们给扼杀了。我把在单位的作风带到了家里,在孩子面前太强势了,太严厉了,不让孩子说话,不管孩子怎么想的,只知道让孩子完全服从,亲手扼杀了孩子的上进心。
  男孩母亲两眼噙满泪水看着我:是,真的是被我们扼杀了。我也是个强势的人,脾气太急,对孩子太狠,对孩子总是看不顺眼,打击孩子,呵斥孩子,压制孩子。是我们亲手扼杀了孩子的上进心。
  向上之心原本是孩子的天性,却往往被父母亲手扼杀。父母都期盼自己的孩子很棒,强势的父母更希望孩子强过自己。但父母太强势,本身就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更为严重的是,强势的父母,往往不知不觉间从根本上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性,剥夺了孩子生活的自主性,剥夺了孩子生命发展的自主性,剥夺了孩子心灵成长的自主性。有时候,这样的父母恨不得代替孩子生命的成长,代替孩子心灵的发展,代替孩子的生活。一个完全失去自主性的孩子,哪里还会有什么上进心?哪里还会有什么积极性?哪里还会有什么生活的热情?
  孩子的生命是自主的,孩子的生活更应该是自主的。我们的一切教育,都应该是放手,放手把自主性还给孩子,让孩子自主地生活,自主地成长,自主地发展。而不是相反,不是扼杀孩子的自主性,不是剥夺孩子自主生活的权利。
  男孩父母都是有素养有悟性的人,此时眉头已舒展,异口同声:不再管孩子那么多,让孩子自地生活,自主地学习。
  我也笑了:好,有一种爱就放手。放手,就是把自主权还给孩子。当然,还有信任,还有倾听,还有鼓励。只要认识问题解决了,相信你们会为孩子拿出行动。
  一周后,男孩拨通了我的心理咨询专线,说父母变化很大,自己也不再压抑了,学习上更知道努力了,看到了前面的希望。
其他文献
同江市街津口乡所在地依山傍水,风景十分秀丽,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宝地.在此地修建橡胶坝可形成多年养殖水面900hm^2,年可产鱼27万kg,并为同江市开辟一个新的旅游景点,为居
很多人都以为美国的家庭教育很宽松,家长跟孩子是朋友关系。其实,这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是建立在“契约精神”的基础之上的。美国家庭都有“家法”与“家规”,唯有孩子尊重这些时,才可能谈自由与民主!  我的侄女Nancy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康诺利中学,她是个典型的“中国小留学生”。有段时间她迷上了Facebook,在房东和老师的帮助下,她从这种“网络社交痴迷症”中走了出来。我将她的经历记录下来,这块“他山之石”或
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总是要定期地清理孩子的旧物品:穿小的衣服,看过的书,不再适龄的玩具,还有写过的那些练习本,孩子曾经引以为豪的作品,等等,堆积起来,若是没有一个大大的地方可以储存,那么就要考虑怎么处理这些物品了。  在美国,我们不会视孩子的旧物品是垃圾,因为那些都是孩子的成长足迹,是我们回忆中的一部分。但是东西堆积得多了,总是一个大麻烦,也总是要处理掉很大一部分,能视为珍藏的不过是那么几件极有意
ADCP在水利工程水文测验中的使用时方便快捷,测验技术日趋成熟,尤其在明渠引水渠道的水利工程建筑物参数率定及多断面测流时应该广泛。文章就ADCP在明渠测流时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我国教育支柱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校也需要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将教育培养方向拓展到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上来。当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