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中学地理课堂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4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情的滋润,没有友好、愉快、和谐的人际氛围,就没有教育的成功。多年来,我校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了愉悦和谐的育人环境,为深化课堂教学素质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学校充满着青春活力的千余名学生,一个个是那么的儒雅而不失活泼大方,一个个是那样的自信而又不显轻狂。一个个正在这块肥沃的育人园地中茁壮成长。
  关键词:和谐课堂;地理;兴趣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致力于民主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强化师生互动,激发师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努力营造一种开放、和谐、宽松的教育教学氛围,从而构建和谐的中学地理课堂。
  一、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要想构建一个和谐的地理课堂,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知识变被动为主动,课堂自然也就和谐了。因此,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构建和谐课堂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在地理课堂上,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利用课件巧妙导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传统的新课导入能让学生花费最少的时间找到所要学习内容的位置,并了解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但却很难从内心深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实施启迪学生思维和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从而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新课引入的方法就打破了传统新课引入法的局限,它不求知识的完整与体系,而是从学生的兴趣、心理、生活入手,用一个或少数几个内容来引导学生进入新知识的探究,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兴趣
  (2)在课堂上强调地理学科在生活中的用途比较大 。①举例:诸葛亮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战争中取得了像“草船借箭”等辉煌战绩;②开车做买卖经常与地图打交道——必须学好地理;③能显示出博学,如坐火车一睁眼,看到周围有茶、油茶、杉木、马尾松等经济林木,就判断该地土壤类型为酸性土壤;再如,在一些电视娱乐节目(如中央电视台李咏主持的《非常6+1》)中提的一些竞猜问题,有很多关于地理方面的知识……。这些都能够激起学生学好地理的欲望和决心。
  (3)在课堂上教师能放下架子做到师生平等,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拉近了师生距离,消除了因师生关系不平等,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落的现象。笔者采取了许多方法,收效很大。①上课前一二分钟讲个笑话;②讲历史故事,如在讲授“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里的京杭运河时,向学生讲隋炀帝以及其它与地理有关的历史故事;③师生共同演示表演,如在授课地球运动时,以学生或教师的头比作为太阳或地球,师生共同模拟运动轨迹和产生的现象,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东边地点比西边地点要早一些。这句话不好理解,也可用此法。
  二、转变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
  (1)备课要认真、充分。认真备课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备课不仅要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更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不仅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做到因人施教。
  (2)要使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乐园。这就要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师生关系和谐、互相尊重的教学环境。
  (3)重视教学反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每一节课后,教师都能寻找到不足,课后反思对于教师今后的发展与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寻找教学中的不足,努力去提高与完善;发现教学中的亮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这样教师的业务水平能够得到不断地提高,也才更有利于完成今后的教学任务。可以这样说,教学反思是教师的“成长档案”。教师只有在不断地思考中,才能不断地进步。
  三、强化师生互动,营造和谐的地理课堂秩序
  1.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主发展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切实把学生定位在“学习主人”的位置上,给学生充足的、可供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1)就地理新教材而言,在内容的编排上大大增加了一些开放性、探究性较强的内容,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2)在课堂上提出研究性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问题的提出,一定要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间的联系,教会学生不要孤立地理解问题,一种现象的产生可能会有几种原因造成的,要从多个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如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而有“专家”说气候变暖导致海洋表面蒸发增大,并不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你认为哪个观点正确,并说明理由。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及时给予简明的评价和积极的引导。必要时,教师要做拓宽、延伸。
  2.教师作“导演”,学生当“演员”,让学生走上讲台“唱主角”
  地理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当导演,创设情景让学生充分活动,演好每一场“戏”。在活动中,教师要满怀情感和希望,认真倾听,适时辅导,在学生交流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当好裁判,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本人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切实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这样做对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激发课堂活力,切实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课堂教学民主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学生中蕴藏着丰富的创造力——不同学生由于思维方式不同,产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也不尽相同。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的中学地理课堂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案例特征与现实状况采用适当的方法。作为教师始终要记住的一个原则是:我们是戏的导演,学生才是戏的主角。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都是为了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使学生自觉学习,在愉快中学习,在创新中学习,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成绩,这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的改革理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发展要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具备实际作用。对于初中地理活动教育而言,适时转变教学方式和实践模式,可充
为纪念江泽民“7.1”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为学习好江泽民“5.31”重要讲话,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中共山东省委讲师团和青岛市委讲师团于6月25
为纪念江泽民“7.1”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为学习好江泽民“5.31”重要讲话,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中共山东省委讲师团和青岛市委讲师团于6月25
中职教育是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的主体,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体育素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中职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意志坚定的专业人才。 Se
问题:用计算器探索,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1,2, -3,2, 5, -6,7,…,如果从1开始一次连续选取若干数,使它们的和大于5,那么至少要取多少个数?  通常我们的解法是:因为1+2-3+2+5-6+7≈5.11>5,所以至少需要取7个数. 结论似乎是正确的,但又不太让人信服,因为除了取7个数外取其它个数的数也可能使它们的和大于5,如,取8个数,9个数,那么凭什么说取7个数就是使其和大于5的
采用连分法得到了幂函数与逆幂函数V(r)=A1r6+A2r2+B2r-4+B1r-6的叠加势径向Schrodinger方程的解析解.
摘 要: 商务英语专业需要培养同时拥有扎实的英语功底并丰富的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内容依托式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主张用英语教授学科专业知识,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习得语言。本文旨在分析CBI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是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分析运用CBI理念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 内容依托式教学(CBI) 商务英语教学 语言习得  一、
摘 要:在强调“创新、实践、探索”的课程下,师生应共同营造一种动态的、充满生机的课堂。按新课程的要求,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阶段,必须开展非指导性教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制约着教学,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的结合探究式教学,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创新;反思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理念、新模式不断渗透到基础教育中来,作为一名年轻物理教
中学物理课程是以物理学科基本知识为中心,使物理学科课程内容结构化。从而产生统一的物理课程标准和以物理学上的重要事实、基本概念、原理、法则为内容的中学物理课本。在现行中学物理课程条件下,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一些研究和探索,这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意义的课题。  一、什么是中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指学生通过培养,逐步具有做出前所未有的事情的情绪、意志、良心和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期刊
2011年 10月18日,全国老年教育宣传工作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中共安徽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炯,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常务副会长袁新立,专职副会长刘平生,副会长罗淑芳、李延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