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只会生气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5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安两岁半了,为了让她明年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我在这个夏天开始带她接触亲子课。很快,我就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找到一所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老师都挺满意的机构。开开心心缴费上课之后,却遇到了一个小麻烦:她们班上有个孩子很爱打人。
  第一次上课那天,我领着小安还没走进教室,就听到里面有孩子大声哭闹的声音。当时还以为是小朋友争抢玩具,没太注意这件事,等到正式上课之后,我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简单——那个打人的孩子,一整节课都在打人。
  几乎每隔三五分钟,他都会像只小野马一样从妈妈的怀抱里蹿出来,满房间乱跑,一会儿踢一脚这个孩子,一会儿推一下那个孩子。我数了一下,整节课一共50分钟,他总共打哭了6个小朋友,还把坐在他身边的那个倒霉蛋一连打哭了4次。
  大家能够想象这种哭声起伏的课堂吗?
  反正我挺无奈的,也觉得那个老师特别辛苦。基本上,有大半节课的时间,她都在上课的同时,充当这个小霸王的“临时家长”,一只手把他牢牢地抱在自己的双膝之上,另一只手带着其他的孩子们学习小猫小狗。
  而这位小朋友的妈妈,则只是皱着眉头黑着面孔坐在原地,嘴里不停地嘟囔道:“洋洋,你这样妈妈生气了!你这样我们下次不上课了!”
  嗯,面对这么一个无法无天的孩子,作为妈妈,她好像也只会在一边瞪着眼生气而已。
  可惜,一个只会喊喊口号很生气的妈妈,是很难管教好这个年龄阶段的小朋友的。具体原因呢,不仅是因为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有限,有时可能会听不懂大人所说的话,另外,更重要的是,两三岁的孩子,正处在修正内心全能感的发展阶段,他们会抓住生活中的一切机会,来不断探试各种界线到底在哪里。
  所以,他们会对爸爸妈妈所有心口不一的双重信息保持特殊敏感,并且十分清晰地知道,到底什么才是真正不可以去做的事情(比如不能去碰火和电器,因为大人们全都会提前收好),相反,其他什么要求可以完全不必搭理。
  就像小安课堂上的那位妈妈,如果她在孩子乱跑的时候,没有用自己坚强有力的臂膀牢牢抱住,那么,她就等同于在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清清楚楚地告诉她的孩子:“宝贝,其实你可以。”
  类似这种“嘴巴上说不行,行动上说可以”的双重信息,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妈妈会经常警告孩子“不应该总喝碳酸饮料,这样对身体不好”,却每到周末,又都会到超市里采购成捆的可口可乐;还有一些妈妈会在看到孩子动手去打外公外婆的时候,只顾气鼓鼓地跟老人强调“你们不该这样惯孩子”,自己却从来不曾及时阻止孩子的糟糕行为。
  似乎,对于这样一种只会生气的妈妈来说,她们很期待自家孩子可以在一夜之间,被宇宙中的某种神秘力量所改造,成功甩掉身上所有的坏毛病和臭脾气。同时,却不需要她们自己作出任何行动上的努力。
  这也许是因为,她们身边没有可以参照的好榜样,从小到大都没见到过更好、更加行之有效的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想要好好学习,书本上写的那些东西又都太过飘渺,似乎自己永远都做不到。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可能,不是她们真的做不到,而是在她们内心的记忆中,但凡管教孩子,就必然要拿出一副凶神恶煞的表情,也就必然会带给孩子一生都挥之不去的伤和痛——所以她们舍不得。
  其实,还真不是一定都要那么吓人。跟大家说个半真半假的玩笑话,管教这个年纪的小屁孩,很多时候就跟训小狗差不多。不用爸爸妈妈有多生气,只需温柔而坚定地,帮助他们在行为上做到需要的表现就好。反复这样多做几次,孩子们的身体就会自动记住。
  就好比,最近我在“训练”小安同学从外边回家要记得脱鞋子,她有时没被提醒还是会忘记,但是我们也不用凶巴巴地骂她,每次看到她忘了,就领着她从客厅走回门口,脱掉鞋子“重新”再进一次家门就好。
  说得简单,那这小姑娘有没有过故意撒泼不听话?
  有啊。那时候,我就会显示出妈妈比她强大的力气,坚决阻止她穿着鞋子走过去。但是,真的,整个过程,我都不会生气。
其他文献
在我的来访者中,许多人都问:“为什么我的孩子如此没主见?”问得多了,这一类父母的特质也渐渐清晰明确起来,从他们挣扎的叙述里,我仿佛看见了他们是怎么把孩子一步步打造成瞻前顾后、人云亦云、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样子。  不信?我现在就帮大家总结一下。  前提:你认为孩子是弱小的、没能力的、让你担心的,或者觉得孩子是小包袱,总得由你照顾着,那么恭喜你,你有了成功培养出“没主见”孩子的基本态度。第一步:不管
《小屁孩的烦恼》在上海演出的时候,曾经接到一位爸爸的投诉。剧中的小男孩在外出滑雪的时候,不小心把他爸爸最心爱的保温杯摔坏了,夜里男孩担心得睡不着觉,开始胡思乱想,甚至想到,如果爸爸因为自己弄坏杯子就生气,那么他就要离家出走!  看完表演,观众中的一位爸爸生气了:“你们怎么可以教孩子离家出走!”  孩子也会恨父母  “我们对孩子的心灵教育的另一个谬误是‘掩饰’:我们担心让孩子看到世界的不完美,担心他
这个故事,肯定是一个妈妈写的。因为我也想写这样一本书来着,但是,没留神,让这个叫简·克拉克的英国妈妈给抢先了。  天啊,封面上烟雾缭绕,天空都是红色的。那飞也似地逃跑的龙爸爸和小龙们,这是干吗去呀?远处的城堡都歪了,感觉危险四伏,这不会是爸爸吸烟惹的祸吧?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们开始进入故事——  火龙洞里烟雾腾腾。火龙爸爸在喷烟,女儿小火花不耐烦地扇着翅膀说:  “爸爸,你别喷烟了,行吗?(哎
第一步:從左到右画一条有圆圈的曲线。  第二步:画出双线,形成一条转弯的路:注意上层的路应该遮挡下层的路。  第三步:继续用遮挡的方法画出第二层、第三层的高架路,添加上各式小车,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转转转,层层叠,在高架路上驾驶,真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啊!
有位妈妈谈了她的困惑:  孩子一岁半,不知如何给他选择玩具。精心挑选带回家的玩具,孩子捣腾几下就丢一边了,可一看到新玩具就又闹着要买,真不知道他喜欢什么样的玩具。有时实在忍不住,真想对他发脾气。  仔细想想,我也曾为玩具的事情困扰过,跟孩子冲突过。幸运的是,在这几年的滚打摸爬中,通过不断总结和改变,终于明白于孩子来说,玩具是怎么一回事了。  心理历程  孕期的做法购买自己认为质量最好的婴儿玩具:色
我望見一弯月亮浮在天空,  像一只小船。  我想:“我坐在月亮船,  一定更好玩。”  我就坐在月亮船里,  船慢慢地向前。  许多的星星,  浮在船旁边。  我把又大又亮的星,  放在一只盘里。  我想:“回去送给妈妈,  妈妈一定喜欢。”小小船上的小小船夫  咱们中国人,写文章也好,作诗也好,常将月亮比喻成小船。原因嘛,有人说,是因为月亮弯弯的,小船也弯弯的。  这解释也对,也不对。  香蕉也
長廊的两边,整齐地排列着两排柱子。  你能不能看出来,地板上的影子来自哪一边的柱子?
在电视上看到几个孩子玩一个罐子,神奇得很:罐子滚出后,会自动滚回来。这是为什么呢?  我在网上苦下了一番功夫才弄明白。原来,罐子中安装了两根橡皮筋,其中一根橡皮筋上面挂一个小物体(有一定的重量)。当滚动罐子时,重物会使两根橡皮筋卷绕。在停止滚动的瞬间,由于橡皮筋的张力,使得罐子来回滚。  我觉得很好玩,于是决定亲手给儿子做一个。  需要准备的东西很简单,一个罐子、两条橡皮筋和一个小物体就是全部的材
下面是哪些动物小时候的样子?请用线将它们与长大后的样子连起来。
作者简介:她不是虎妈,但满腹育儿心得;她儿子不是学霸,但考上了剑桥大学。如你我一般的普通家长,如何养出成功孩子?为了分享这一秘籍,她举办多场教育讲座,建立多个微信和QQ群,然而,这还不够,于是,她的经验,被我们搬上杂志——  有些家长认为玩具越贵越好,但在我的标准里,玩具越简单、孩子越能参与其中的,才最好,哪怕是你压根想象不到能够给孩子玩的东西,比如——麻将。  那次,朋友送来一副麻将,我们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