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教学的四项基本技能是听说读写,听被放在第一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听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而听力在英语考试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如何提高学生听力水平,也是广大英语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听录音,规范发音
英语教材配套的录音,是由英国人士朗读,他将书面语转变为口头表达,给人以直接、具体、真实之感,给英语教学创造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学生听到外国人交谈也感到新鲜刺激。如果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坚持跟着录音听下去、说下去,那英语听说能力肯定会得到不断地提高。同时,听录音学英文歌,听录音猜谜语,听录音读诗歌,听录音讲故事,听录音进行情景对话,这不仅是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的调味品,更是提高英语听力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
语言用以表达思想感情,根据其表达的情感而具有一定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等表达上的技巧,教材录音为我们提供了标准的英语语音语调的表达技巧,听录音模仿能让学生从具体的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去领会英语的准确表达技巧。听录音能纠正和弥补师生的发音不准的弊病,帮助学生克服怪腔怪调等现象。听录音模仿听说,能让学生放开思想,克服害怕读错的心理障碍,避免出现“哑巴式”英语和“地方式”英语。
二、常朗读,以说促听
朗读是一种潜在的听力训练,经常朗读可以使学生熟悉词汇的发音形式。在做听力练习时,只要一听到发音就立刻想到对应的词义。同时,如果在朗读时处理好连读、爆破、缩略、弱音、语句重音、辅音连缀、浊化、音变等语音问题,多次练习之后,学生也就熟练掌握了语音、语法、句法及习惯用语等基础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每节课上课前要找一些常用的英语对话,或者英语小短文,让学生反复听,听完反复背诵,这样一来,学生就对英语中常用的对话发音很熟悉,也为课堂上学习长篇课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开口,帮助他们过开口关;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爱说爱动、善于模仿的特点,在课堂上多为他们创造说英语的机会,增强信心,培养用英语讲话的习惯。在七年级的第一学期,特别是第一个月,主要教学目标应该是强化学生认识字母和音标的能力,通过音标帮助学生掌握读的技巧、读的规则、单词归类等等。在朗读的时候,让学生多跟录音读,让他们亲身体会英语的发音规律,再进一步进行模仿,扎实打好语音基础。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新词和新句型,所以光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适时适量地给学生增加听力训练内容,同时要求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量。从而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听力能力相得益彰。
三、解试题,达标矫正
要想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首先要找出学生在听力训练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症下药,才能提高听力成绩,增强教学效果。经过一个阶段的基础性训练之后,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训练,这主要包括预测、记录、思维等方面。①预测能力的训练:在听力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要求学生首先快速浏览题目及选项,捕捉一切可以从试题上获得的信息。从而训练学生根据题目对听到的主题句、谈话人的身份、谈话地点等进行预测的能力,在听力测试中能够沉着应对,真正做到“打有准备之仗”。②记录能力的训练: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在听的同时做一些笔录,把数字、人名、地点、时间、颜色等重要内容快速记录。要教育学生在每个词语上平均分配注意力的错误心理,要学会把握重点、听关键词、听中心句。③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训练:我们在听力教学时,应该要求学生全神贯注,积极用英语思考,而不是翻译成汉语,同时根据上下文、构词法以及英语常识,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让学生在听力训练中,一边听、一边理解、一边记忆,将听到的信息联系起来形成连贯的记忆,把全文要点有机统一起来。
听力训练时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留神停顿信号。有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跟上,听明白、听清楚,经常语调缓慢,或者简单地重复某个生词、短语、句子,意在照顾学生,但长此以往并非好事。现在考听力,一般只读或只说一遍,放录音的时间和次数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刚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只一遍就能听懂的能力和习惯。
另外,我们要找一些与中考、高考相类似的套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重点训练:①对话题。多数是一男一女对话结束后,由第三者根据对话内容提出问题,然后做出选择。让学生注意体验角色,弄清对话者的意图,弄清对话的环境和交流的信息,应该特别留心第二人的回答,这是获取正确信息的重要途径。②短文理解。听短文过程中,无须每句听懂,关键是了解who/when/where/what/why/How六个问题,边听边记下论点、事件的过程等。读第二遍时听到的信息,与第一遍的信息要相互对照检查核实。③句子理解。题目中常常借助一些简单句、复合句,相互间的转换,部分否定和整体否定的混淆以及非谓语动词之间的差异,来设计一些同义结构和典型的句型。
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既要循序渐进,又要持之以恒;既要教师耐心指导,又要学生钻研技巧。我们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训练方案,做到层层突破,要精、泛结合,听、译结合,注重技能的综合运用,同时要根据训练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及时调整训练方案。只有在平时勤学苦练,学生才能够在考试的短时间内迅速作出正确的反应和判断,取得优异成绩。
一、听录音,规范发音
英语教材配套的录音,是由英国人士朗读,他将书面语转变为口头表达,给人以直接、具体、真实之感,给英语教学创造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学生听到外国人交谈也感到新鲜刺激。如果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学生坚持跟着录音听下去、说下去,那英语听说能力肯定会得到不断地提高。同时,听录音学英文歌,听录音猜谜语,听录音读诗歌,听录音讲故事,听录音进行情景对话,这不仅是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的调味品,更是提高英语听力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
语言用以表达思想感情,根据其表达的情感而具有一定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等表达上的技巧,教材录音为我们提供了标准的英语语音语调的表达技巧,听录音模仿能让学生从具体的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去领会英语的准确表达技巧。听录音能纠正和弥补师生的发音不准的弊病,帮助学生克服怪腔怪调等现象。听录音模仿听说,能让学生放开思想,克服害怕读错的心理障碍,避免出现“哑巴式”英语和“地方式”英语。
二、常朗读,以说促听
朗读是一种潜在的听力训练,经常朗读可以使学生熟悉词汇的发音形式。在做听力练习时,只要一听到发音就立刻想到对应的词义。同时,如果在朗读时处理好连读、爆破、缩略、弱音、语句重音、辅音连缀、浊化、音变等语音问题,多次练习之后,学生也就熟练掌握了语音、语法、句法及习惯用语等基础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每节课上课前要找一些常用的英语对话,或者英语小短文,让学生反复听,听完反复背诵,这样一来,学生就对英语中常用的对话发音很熟悉,也为课堂上学习长篇课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开口,乐于开口,帮助他们过开口关;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爱说爱动、善于模仿的特点,在课堂上多为他们创造说英语的机会,增强信心,培养用英语讲话的习惯。在七年级的第一学期,特别是第一个月,主要教学目标应该是强化学生认识字母和音标的能力,通过音标帮助学生掌握读的技巧、读的规则、单词归类等等。在朗读的时候,让学生多跟录音读,让他们亲身体会英语的发音规律,再进一步进行模仿,扎实打好语音基础。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新词和新句型,所以光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适时适量地给学生增加听力训练内容,同时要求学生扩大课外阅读量。从而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的听力能力相得益彰。
三、解试题,达标矫正
要想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首先要找出学生在听力训练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症下药,才能提高听力成绩,增强教学效果。经过一个阶段的基础性训练之后,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训练,这主要包括预测、记录、思维等方面。①预测能力的训练:在听力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要求学生首先快速浏览题目及选项,捕捉一切可以从试题上获得的信息。从而训练学生根据题目对听到的主题句、谈话人的身份、谈话地点等进行预测的能力,在听力测试中能够沉着应对,真正做到“打有准备之仗”。②记录能力的训练: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在听的同时做一些笔录,把数字、人名、地点、时间、颜色等重要内容快速记录。要教育学生在每个词语上平均分配注意力的错误心理,要学会把握重点、听关键词、听中心句。③用英语直接思维的训练:我们在听力教学时,应该要求学生全神贯注,积极用英语思考,而不是翻译成汉语,同时根据上下文、构词法以及英语常识,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让学生在听力训练中,一边听、一边理解、一边记忆,将听到的信息联系起来形成连贯的记忆,把全文要点有机统一起来。
听力训练时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留神停顿信号。有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跟上,听明白、听清楚,经常语调缓慢,或者简单地重复某个生词、短语、句子,意在照顾学生,但长此以往并非好事。现在考听力,一般只读或只说一遍,放录音的时间和次数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刚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只一遍就能听懂的能力和习惯。
另外,我们要找一些与中考、高考相类似的套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重点训练:①对话题。多数是一男一女对话结束后,由第三者根据对话内容提出问题,然后做出选择。让学生注意体验角色,弄清对话者的意图,弄清对话的环境和交流的信息,应该特别留心第二人的回答,这是获取正确信息的重要途径。②短文理解。听短文过程中,无须每句听懂,关键是了解who/when/where/what/why/How六个问题,边听边记下论点、事件的过程等。读第二遍时听到的信息,与第一遍的信息要相互对照检查核实。③句子理解。题目中常常借助一些简单句、复合句,相互间的转换,部分否定和整体否定的混淆以及非谓语动词之间的差异,来设计一些同义结构和典型的句型。
提高学生听力水平,既要循序渐进,又要持之以恒;既要教师耐心指导,又要学生钻研技巧。我们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训练方案,做到层层突破,要精、泛结合,听、译结合,注重技能的综合运用,同时要根据训练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及时调整训练方案。只有在平时勤学苦练,学生才能够在考试的短时间内迅速作出正确的反应和判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