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duoli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小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与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相辅相成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能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因此,下面我就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教给学生阅读技能两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发挥自己的智慧,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以及探究的热情。如,教师可以在“晨诵”和“午读”时间,引领孩子阅读经典的诗歌和短文,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以及文章所创设的情境美,从而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阅读的兴趣。
  (二)给孩子充足的阅读时间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呈现螺旋式的上升状态。因此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应该在平时多给孩子阅读的时间。如,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使孩子在反复读,细读,品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从而为提高阅读能力创造必备的条件。
  (三)创造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要让学生坚持做到:读书,读书,再读书。他还告诉广大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科普书籍以及与学科相关的课外书籍。因此,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多阅读课外的文学作品。如,教师在讲解《自己种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时,就要给学生推荐季羡林的《清塘荷韵》等作品。在学习《最后一头战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沈石溪的其他作品。等等。学生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读这么多的作品是不容易,这就要求教师创造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教师可以通过“图书漂流”、“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和“建立班级图书角”等形式,组织学生展开阅读。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一)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新课标倡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尽量做到精讲多读。教师在整堂教学活动中,要注重传授孩子理解课文的方法,但是不能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因此在阅读课文时教师应该采用“以读代讲,读中促解”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目的。同时,学生在自读,质疑,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也能轻松愉快的完成。
  (二)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学生在阅读时总会伴随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果不会边读边思考,那也不会有良好的阅读效果。而思考能力的核心是质疑。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地学习。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到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和积极。
  (三)课堂中要传授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
  古人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每篇文章都会有一些关键的词句,它们在文章中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只要学生抓住并理解了这些关键词句,就可以轻松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用笔在课本上圈一圈,画一画,随时写下自己的看法、体会,这样做会促使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内容化为情感倾注于笔端。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提高。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大鼠脑实质内触液核团神经元5-HT1A分布和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不同时程中受体表达的变化和相关行为学表现,探讨脑实质内远位触液核团神经元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时程的关系。
摘要:作为学生对英语技能综合运用的重要体现,英文短文的写作方法和汉语作文是相同的,要对短文内容和中心思想做好构思,论证有力且论据充分。要写好英语短文作文,首要的关键因素就是保证语法正确、通顺且句子连贯并切合主题,而以上三点不仅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实践,一定的写作技巧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统一性、连贯性;句式变化;用词正确;切题  中图分类号:G623.31  前言:  自大学英语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生活必备的能力之一。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少数民族地区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彝族孩子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们大都见识少,胆小害羞,不善言辞,日常生活中又习惯使用本民族语言,口语交际能力令人担忧。如何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一个个说得流畅说得精彩,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期刊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是书面表达,也是传递信息的一种交际能力,培养初步写作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英语写作是一种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是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写的训练中,学生既要注意句子结构及单词、词组的用法,又要注意语法及标点符号的用法,还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在写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自己学过的但没有真正学会的单词,实践了只会用来分析但没有实际运用的语法知识,锻炼了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特别应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读书随写”呢?  一、疑问性的“读书随写”  阅读是由主体操作、进行的一种行为,它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在书旁记下自己的疑问,以便通过进一步阅读理解或与别人讨论交流解决疑问。  比如《将相和》一文,揭示课题时,就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从当前初中学生写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探讨作文教学的策略及如何在教学中培养英语意识,增加有效阅读输入,重视写作阶梯训练,激活写作思维,建立有效评价机制等五个方面渐进地培养学生用英语书面语去表达自己的思想。  关键词:英语意识;阅读输入;阶梯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31  英语写作是人们运用英语文字进行记录、传播信息和表述思想的语言交流活动。作为一种语言输出技能,教师在
新课标对语文教改提出新的要求:“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学生思想情感的文字表露,因此,在作文教学上,我们更应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由,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而,引导学生将作文介入关于社会、自然、人生的思考与探索,做到“人”与“文”合一,这是现今作文教学的一个迫切任务。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
期刊
摘要:诗,是我国文学早期表现形式之一,在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没有诗歌,文化将变得暗淡无味;没有诗歌,就没有民族的灵魂。无论是从文学发展还是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来说,诗歌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讲述了初中现代诗歌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现代诗歌;诗歌教学;初中  中图分类号:H319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作家,但几乎每一个人都曾有过作家的梦。是否?  说文学,不敢当;说语文,尚可以。我
一、导入讨论  师:同学们,今天请允许我来和大家分享一段民间传说。相传一个秀才要从内陆乘船去交趾,但是由于暴风雨一连数日未能起航。一个个烦躁的深夜他总能听到海上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吟哦持续到天明。第五天头上,这秀才终于不耐烦起来。他走上船头,对着海面大喊道“这首诗太过沓,不如我来改改——落霞与孤鹜,秋水共长天。仁兄你看如何?”良久,海面上传来一声长叹。从此,土人再也没有听到自从王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识字目标确定为“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那么,以阅读与习作为教学重点的高年级如何落实这一教学目标呢?  目前,高年级识字教学存在这样两种做法:1、放任自流:让学生在预习时进行自学,学完课文默写检查。2、巨细无遗:像低年级一样,把生字、词语拎出来写满半黑板,开火车读,组词造句理解意思,用上半节课时间解决字词问题。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