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媒体如何做好三农新闻宣传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ongy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方台记者面临的采访对象多为农民,怎样真实自然的了解农民的心声,反映农民的诉求和愿望,是基层新闻工作者面临的现实而重要的问题,本文从采访好农民的重要性着眼,探讨了些采访好农民的具体而易操作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三农;三贴近;融入群众
  进入21世纪以来,三农新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新闻报道中,三农新闻所占的比例逐日提高。做为一名地方台新闻采编人员,到农村采访往往是家常便饭。那么在采访过程中,如何能与农民做到水乳交融的接触,使农民在心理上更快的接纳你,从而把心里话说给你,甚至协助你进行采访呢?在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浅谈一下在三农新闻采访中的一些技巧。
  一、精心准备,了解相关农业常识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任何性质的采访,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都必不可少,特别是进行一些重大策划报道、技术性强的报道以及名人访谈时,采访前一定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要找相关资料,通过上网搜索等途径,找到与采访对象有关的大量资料,并判断哪些资料有价值。接着要拟订好采访提纲,根据已掌握的材料,结合自己需要,制作采访提纲,这样才能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而如果准备不充分,则会直接影响采访效果,有时甚至会造成尴尬的局面。
  有些记者觉得,采访对象是农民,即便是与领导或者专家直面交流,也没有过于难以把握的语言,只要心里有个大框,临时发挥也完全能应付。其实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不可否认,由于采访对象和采访事情的独特性,语言上尽量简单朴实、通俗易懂,但如果提前没有做好准备,一旦出现思路混乱,且不说记者这时候会忘记采访中的一些重要情节,那些想象中的“简单朴实、通俗易懂”的语言,也会出现无法驾驭的局面。
  二、要融洽气氛,忌直接入题
  在农村采访,在做了充分的准备,明确了采访的目的后。也不宜直接入题。因为,大多数农民没有经历过采访,面对话筒和摄像机,往往会手足无措。采访时,记者应怀着一颗平常心和平等意识,与采访对象进行心灵沟通,在较短时间内消除陌生,建立起融洽的采访氛围。要注意把问答变为交谈,一问一答的采访方式容易使气氛紧张,如果设法把问答变为交谈、聊天,在和谐的氛围中将会收到更好的采访效果。
  遇到采访对象紧张时,要学会从侧面入手,比如先从天气、共同兴趣等谈起,聊聊题外话,以缓和采访对象的紧张情绪,遇到其难言之处,更要巧妙地进行引导。
  有一次陪领导看望一个见义勇为负伤的农民,我当众直接在病房问他:“当时,与歹徒搏斗时你是怎么想的?”这位农民英雄面对镜头和话筒,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回答。见状,我忙收回话筒,等别人离开病房时单独与他闲聊,先问了他一些医院的医护情况和吃住问题,不一会儿,这个内向的农民慢慢打开了他的心扉,给我讲起了见义勇为的前后经过,使我获得了想要的采访内容。
  三、要善于观察和倾听
  观察,就是记者用自己的眼睛采访。采访过程中记者不仅要善于观察采访现场,通过一些细节获取信息,丰富写作内容,同时还要善于观察被采访者的情绪和状态,及时调整谈话内容,学会捕捉细节,采访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倾听,也是记者采访中常用的方法。善于倾听者,往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采访对象的信任,让其打开话匣子,并从其叙述中找到新闻亮点。当对方显出犹豫、为难的神情时,记者可适时地说几句安慰、鼓励的话;当对方由于愤怒、悲痛等原因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时,可用温和话语疏导对方焦虑的情绪;当叙述不清又急切想让记者理解他的意图时,可帮助他梳理思路,使谈话顺畅。采访不到第一主角时,可以采访周边的人,如家属、同事、朋友、邻居等熟悉他的人。通过多渠道、多方面了解第一主角,只有掌握大量的事例材料,才能在随后的写作过程中有所分析、选择,让新闻作品更真实、丰满。
  四、要循循善诱,引出问题的关键
  看过一个记者向观看文化下乡的群众提这样的问题:“今天的演出好看吗”答:“好看”“你们高兴吗”答:“高兴。”然后就采访结束没有下文了。这样的采访,其实是一种浅层次的一问一答式的采访,而没有深入了解观众的内心,挖掘出深层次的内涵和内容,比如,接下里可以问一些喜欢看什么样的节目、对这种活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等等问题。那么,怎样避免流于形式的问答,挖掘出群众的心里话呢?记者在采访前要对问题进行梳理,依据问题的性质可以把问题分为三类:基本问题、关键问题、困难棘手问题。基本问题:是记者先了解到的基本情况,在采访中不要多问;关键问题是采访的重点,一般包括新闻事实发生的原因、经过、后果、影响、意义等;困难棘手问题是关键问题之一,在采访农民时,要放在谈话即将结束时提问。记者与农民交谈,关键问题不能一个接一个,像连珠炮似的,采访对象可能受不了。要善于慢慢诱导,在恰当的时机不露痕迹、不动声色地提出关键问题,这样就可能使谈话顺利进行。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对报道的问题全面了解,对采访的对象有个清楚的认识,要把自己对采访对象的提问化为人们的普通关注,激起对方的回答兴趣,做到具体与概括的高度统一。
  五、提问方法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记者在采访农民时,要分清访问对象的类别,因人而问,同是农民,存在着个人的气质、性格上的差异。对于善谈不愿谈的农民,要消除采访对象思想上的顾虑;对于愿谈不善谈的农民,要深入引导;对于既不愿谈也不善谈的农民,要旁敲侧击。所以,经常采访农民的记者要学会察言观色,做到提问、倾听、观察、引导巧妙结合。
  六、语言要有“农”味,入乡随俗
  作为采访农民的记者要多点“农”味,采访时,要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专业术语、华丽辞藻。比如“经济效益”,农民听起来,可能就不大顺口,如果用“能赚多少啊”,听起來就比较朴实自然。记者不应该把问话看成自己表现能力的机会,应该少用或者不用长句,多用短句,既简明扼要,也便于理解。所以,采访农民的问题要给对方一种浅显的感觉,以浅显的提问方式来挖掘表现新闻主旨的材料,应该是记者采访农民时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总之,我们要在采访中要不断的观察、分析,总结农民朋友的身份特点,性格特点,针对不同的心理,运用不同的技巧进行采访。研究农民,正确处理好记者和农民的关系,灵活把握好农民在采访过程中的情绪变化,才能获取到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确保采访取得成功。
  作者简介:阴文博,山东省栖霞市广播电视台。
其他文献
对安吉小鲵繁殖生态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其繁殖特征的了解,而且对保护其栖息地生境,提高繁殖率和成活率,以及制定有效的物种保护策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指导作。本研
目的观察和评价卡铂联合高聚生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先采用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胸水,再给予胸腔内注药.随机分两组:A组卡铂联合高聚生,B组单用
在超市和农贸市场里,常会看到被捆成一小捆的蔬菜,而“胶带捆扎蔬菜甲醛超标”的说法,近年来不时被提及。这些说法是否可信呢?
<正>1研究目的力量素质与个体健康水平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中等以上力量水平可以有效降低成年人死亡率,通过合理的力量训练可以有效预防心肺功能及骨骼类慢性疾病的发生,所以
会议
目的探讨不同操作方法与胃癌术中种植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术中种植,提高手术质量,延长胃癌患者寿命.方法采取一系列"无癌"操作的预防种植措施,与原来采用的常规操作方法
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中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直是国家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历史弥久,由局部不平衡逐步演变为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并进一步延伸为新时代―南北‖发展不平衡。2017年3月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山东团审议时,首次提出―黄河南北的差距‖,2017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山东视察时,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