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联通GSM网络的不断建设,如何进行城区的网络规划,来克服频率干扰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如何利用双频组网来解决频率规划难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联通GSM;规划;探讨
网络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带来容量的急剧增长,反过来又对网络规划和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联通GSM网络经过了十几年的工程建设,城区网络建设的思路基本是:解决网络整体覆盖——网络容量——网络深层覆盖——通话质量。
对于联通GSM网络,从覆盖角度讲900M要好于1800M,从通话质量角度讲1800M好于900M,因为联通1800M频段宽为10MHz,900M带宽为6MHz,所以,同邻频干扰几率低。联通GSM发展到今天,相继采用双频网络、跳频技术、半速率技术来缓解网络容量与通话质量、深层覆盖与网络容量之间的矛盾。那么,如何利用好联通的1800M资源,实现 900M基站与1800M基站有机结合来解决这一矛盾,成为网络规划和优化首要任务。
下面就如何实现1800M与900M双频组网提出自己的看法。
1.明析DCS1800与GSM900双频组网目的
在设初期的双频组网是为了解决网络容量问题,采用900M与1800M共址建设基站吸收话务量。随着联通城区网络不断的完善,基站数量的不断增加,在联通900M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采用1800M和900M双频组网目的是为了解决网络覆盖、网络容量和通话质量三个方面相互矛盾的问题。
2.DCS1800与GSM900组网方式分析
2.1 900M与1800M共站址建设
由于1800M的频率穿透能力弱于900M频率,一般情况下,DCS1800比GSM900传输损耗多8dB。共站址建设1800M基站的目的是要去吸收GSM 900M小区的话务量,来满足用户通话需求。一般做法是控制小区的优先选择(C1优化)、控制小区重选(C2优化)、控制切换和切换级别等方式来实现。主要是通过合理优化CRO、CBQ、HOM等参数来解决。下面举例说明:
假设900M和1800M是共站址的小区,1800M小区 RXLEV_ACCE
SS_MIN设置为-94dBm,900M 小区RXLEV_ACCESS_MIN设置为100dBm,1800M小区的CRO设置为14dB,那么,1800M小区的C2将高于900M小区8dB,在同一深度覆盖的位置上,假如900M的 BCCHRxle
v=-85dBm时,1800M的BCCHRxlev在-93dBm左右,应比900M 的低8dB。但此时,手机在空闲状态下仍然停留在1800M小区上,通话后,依靠HOM参数控制才切换到900M小区上。这样给用户感觉就是:深度覆盖区域待机状态下信号弱,甚至影响寻呼成功率,通话过程中信号不稳定。
由此看来, 在对C2的优化中,如果RXLEV_ACCESS_MIN定值的情况下,CRO的值设置过小,吸收话务量效果不佳;如果CRO设置过大,让手机强制占用1800M,在深度覆盖上会出现信号不稳定和相对变弱的情况。另外,在900M基站覆盖边缘通话时,占用900M基站的几率增大,由于载干比(C/I)的下降,会导致频率干扰增加,从而降低了通话质量。
2.2独立1800M基站建设
在900M小区间隙处,增加独立1800M基站,来增强900M基站的边缘覆盖,从而使这些区域的900M和1800M的BCCHRxlev差值变小。如某一区域上的900M的 BCCHRxlev为-85dBm时,那么,此处1800M的BCCHRxlev可能也与此相差不大,在参数设置不变的情况下,手机在空闲状态下仍然停留在1800M小区上,而且,按照一般的切换参数设置,通话状态下,仍然停留在1800M小区上,这样,既能够吸收900M基站的话务量,又提高了覆盖能力。另外,从降低900M干扰角度来讲,载干比(C/I)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从而极大的提高了通话质量。
2.3 900M与1800M小区共机柜建设组网分析
我们通过对西门子BS240基站的研究,实现了GSM900和DCS1800小区共用机柜,使同一基站可以任意组合900M与1800M小区。针对覆盖不好的方向可以采用900M小区;针对覆盖稍弱,而且容量存在问题的小区可以采用1800M小区。这样,我们即解决了容量问题,又解决了覆盖问题,同时可以较好的避免同邻频干扰,提升网络通话质量。这种900M与1800M小区共柜的应用,将给网络规划、优化与调整带来了新的思路,极大的增加了网络调整的可操作性、灵活性及有效性,为公司节省了资源,同时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效率,使网络资源实现有机结合,从根本改善网络通话质量及用户感受。这种规划虽然只是在西门子基站上的一个尝试,但是,这对于其他厂家的基站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规划思路。
3.结论
从以上三种组网建设方式分析,单纯的为了吸收话务量可以采用900M与1800M共站址建设,这种方式投资小见效快;如果既要解决容量又要改善覆盖,同时提高通话质量,则应该采用独立1800M基站的建设,虽然增大了建设投资,但是改善效果非常明显;如果既要解决局部区域容量又要提高网络通话质量,那么采用900M与1800M共机柜建设比较适合,可以实现灵活的组网,而且投资不变。总之,在网络建设时要综合考虑频率干扰、网络容量、网络覆盖、建设投资等因素,充分利用联通1800M频率资源合理搭配各种组网方式,才能更好的解决网络覆盖、网络容量和通话质量三个方面相互矛盾的问题。
【关键词】联通GSM;规划;探讨
网络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带来容量的急剧增长,反过来又对网络规划和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联通GSM网络经过了十几年的工程建设,城区网络建设的思路基本是:解决网络整体覆盖——网络容量——网络深层覆盖——通话质量。
对于联通GSM网络,从覆盖角度讲900M要好于1800M,从通话质量角度讲1800M好于900M,因为联通1800M频段宽为10MHz,900M带宽为6MHz,所以,同邻频干扰几率低。联通GSM发展到今天,相继采用双频网络、跳频技术、半速率技术来缓解网络容量与通话质量、深层覆盖与网络容量之间的矛盾。那么,如何利用好联通的1800M资源,实现 900M基站与1800M基站有机结合来解决这一矛盾,成为网络规划和优化首要任务。
下面就如何实现1800M与900M双频组网提出自己的看法。
1.明析DCS1800与GSM900双频组网目的
在设初期的双频组网是为了解决网络容量问题,采用900M与1800M共址建设基站吸收话务量。随着联通城区网络不断的完善,基站数量的不断增加,在联通900M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采用1800M和900M双频组网目的是为了解决网络覆盖、网络容量和通话质量三个方面相互矛盾的问题。
2.DCS1800与GSM900组网方式分析
2.1 900M与1800M共站址建设
由于1800M的频率穿透能力弱于900M频率,一般情况下,DCS1800比GSM900传输损耗多8dB。共站址建设1800M基站的目的是要去吸收GSM 900M小区的话务量,来满足用户通话需求。一般做法是控制小区的优先选择(C1优化)、控制小区重选(C2优化)、控制切换和切换级别等方式来实现。主要是通过合理优化CRO、CBQ、HOM等参数来解决。下面举例说明:
假设900M和1800M是共站址的小区,1800M小区 RXLEV_ACCE
SS_MIN设置为-94dBm,900M 小区RXLEV_ACCESS_MIN设置为100dBm,1800M小区的CRO设置为14dB,那么,1800M小区的C2将高于900M小区8dB,在同一深度覆盖的位置上,假如900M的 BCCHRxle
v=-85dBm时,1800M的BCCHRxlev在-93dBm左右,应比900M 的低8dB。但此时,手机在空闲状态下仍然停留在1800M小区上,通话后,依靠HOM参数控制才切换到900M小区上。这样给用户感觉就是:深度覆盖区域待机状态下信号弱,甚至影响寻呼成功率,通话过程中信号不稳定。
由此看来, 在对C2的优化中,如果RXLEV_ACCESS_MIN定值的情况下,CRO的值设置过小,吸收话务量效果不佳;如果CRO设置过大,让手机强制占用1800M,在深度覆盖上会出现信号不稳定和相对变弱的情况。另外,在900M基站覆盖边缘通话时,占用900M基站的几率增大,由于载干比(C/I)的下降,会导致频率干扰增加,从而降低了通话质量。
2.2独立1800M基站建设
在900M小区间隙处,增加独立1800M基站,来增强900M基站的边缘覆盖,从而使这些区域的900M和1800M的BCCHRxlev差值变小。如某一区域上的900M的 BCCHRxlev为-85dBm时,那么,此处1800M的BCCHRxlev可能也与此相差不大,在参数设置不变的情况下,手机在空闲状态下仍然停留在1800M小区上,而且,按照一般的切换参数设置,通话状态下,仍然停留在1800M小区上,这样,既能够吸收900M基站的话务量,又提高了覆盖能力。另外,从降低900M干扰角度来讲,载干比(C/I)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从而极大的提高了通话质量。
2.3 900M与1800M小区共机柜建设组网分析
我们通过对西门子BS240基站的研究,实现了GSM900和DCS1800小区共用机柜,使同一基站可以任意组合900M与1800M小区。针对覆盖不好的方向可以采用900M小区;针对覆盖稍弱,而且容量存在问题的小区可以采用1800M小区。这样,我们即解决了容量问题,又解决了覆盖问题,同时可以较好的避免同邻频干扰,提升网络通话质量。这种900M与1800M小区共柜的应用,将给网络规划、优化与调整带来了新的思路,极大的增加了网络调整的可操作性、灵活性及有效性,为公司节省了资源,同时提高了网络资源利用效率,使网络资源实现有机结合,从根本改善网络通话质量及用户感受。这种规划虽然只是在西门子基站上的一个尝试,但是,这对于其他厂家的基站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规划思路。
3.结论
从以上三种组网建设方式分析,单纯的为了吸收话务量可以采用900M与1800M共站址建设,这种方式投资小见效快;如果既要解决容量又要改善覆盖,同时提高通话质量,则应该采用独立1800M基站的建设,虽然增大了建设投资,但是改善效果非常明显;如果既要解决局部区域容量又要提高网络通话质量,那么采用900M与1800M共机柜建设比较适合,可以实现灵活的组网,而且投资不变。总之,在网络建设时要综合考虑频率干扰、网络容量、网络覆盖、建设投资等因素,充分利用联通1800M频率资源合理搭配各种组网方式,才能更好的解决网络覆盖、网络容量和通话质量三个方面相互矛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