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已经完成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的学生调查来分析同学们对医学信息检索课程学习后的应用状态和同学们对医学信息检索的认识,来了解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认识。通过利用互联网资源、配备专业的医学信息检索教师、实现理论结合实际等方法来进行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医学信息检索;教学改革;互联网
1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现状分析
1.1同学们对该门课程的认识
通过对部分医学高校的同学调查发现,许多的同学认为该课程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认为该课程学完之后在日常学习中也不会用到,让同学们对于该课程产生这样的认识,主要是我们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于理论知识的介绍太注重于课本知识,而没有将该课程在实际中能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放到重点上来讲。实验课上也是以完成课本的实验内容为主要的任务。而不是通过一个个同学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问题改变成的实例进行讲解。这样使得同学们认为这是一门枯燥的,没有意义的,不愿意去学习的课程。
1.2理论不能与实际结合,失去学习该课程的意义
通过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调查,在他们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时候,还只是在一味的去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而不是去利用课程中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资料的查阅。这种懂得理论却不能在实际论文写作中应用的学生占大多数。本来这样一个专业的平台就是用于专业的医学人员查阅资料的但是却因为大多数人不会使用而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如何将该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切实的可以让同学们将该课程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是需要我们进行教学改革教师进行深思的问题。
1.3高校对课程没有合理定位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在专门的医学院校中是一门无足轻重的课程,重视度不够,投入小,不管是在硬件方面、课程安排方面还是教师投入方面:①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因为硬件的原因往往理论课占用大多数的时间而实验课却安排的很少;②课程数一般在32课时左右,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来说安排的课时数基本是最少的了。而且一般将该课程安排给大二的学生,他们在中学时期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这样的课程,对于为什么要学习该课程和怎么学习时一片空白;③授课教师也主要是由兼職教师进行教学,很少有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课程的课时数较少,由于硬件原因大量压缩实验课时数,没有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等都会导致同学们不能很好的学习该课程。
2关于医学信息检索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建议
2.1利用计算机及互联网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改变原来的绝大多数医学信息检索课程在大教室进行理论学习,增加在计算机实验室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这样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实际动手而实现实验目的。这样同学们能在学习中看到结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时,利用计算机实现学生比较喜欢的多元化学习来代替枯燥的理论学习。利用互联网学习看到各种各样的结果来实现学生对于喜欢看到惊奇的这个心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同学们来喜欢这门课程,等同学们喜欢这门课程后,自然而然的实现教学改革。
2.2更改课程安排,合理定位
医学信息检索在医学高校中是一门专业的课程,需要为该课程安排合理的课时数以保证能进行深入的学习,确保大多同学不会因为课时数不够而没有学会以及教师不会因为课时的原因一节课讲授过多的内容或者对授课内容进行压缩。我们可以将课程安排在同学们临近毕业再进行学习,这样他们可以一边学习该课程一边做毕业设计或者刚学完不久就去做毕业设计,可以更好的利用所学到知识,改变课程在同学们心中无用的思想和地位。
2.3注重授课教师的安排和培养
一方面对于授课的教师尽量安排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这样不但可以保证授课质量还可以保证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师的培养,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可以定期安排教师去进行专业培训或者邀请知名高校的专家或者学者来我校做讲座。改变教师闭门造车的教学模式,吸取其他高校或者专家学者的先进知识及授课方式等。这样在让教师在培养中受益,同时授课教师也会用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教学中去。
2.4改变授课方式,注重实际应用
作为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课程,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理论学习模式。要将该课程设计成一门技能课程,尽量增加实验课安排,注重同学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尽量多的安排实际案例的讲授,将授课的内容安排到实际的案例中去。同学们通过教师在讲解案例的过程中去学习理论知识。最后同学们不但学习到了课程的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的本领。这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目的。
3总结与未来展望
虽然如今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中还面临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是通过一线教师和专业教师的不断提高和教学改革。在通过现代各种各样的科技进行教学来进行教学改革,相信会在各种努力下实现很大的突破。最终医学信息检索课程会成为医学高校中的一门理论与应用并重的课程,更好的为医学专业人才服务,提高医学专业人才的信息素养,提高医学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促进医学专业人才为医疗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建林.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曹张军,陈婷,张兴群.从文献检索、专业计算机到专业信息素养——高等教育专业信息素养教学体会[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3]宋静,王欣莹,高洁,高崴,马韬靖.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对文献检索课的挑战[J].农业网络信息,2010(01).
作者简介:
王琛(1983—),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图书馆医学信息教研室,馆员。
关键词:医学信息检索;教学改革;互联网
1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现状分析
1.1同学们对该门课程的认识
通过对部分医学高校的同学调查发现,许多的同学认为该课程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认为该课程学完之后在日常学习中也不会用到,让同学们对于该课程产生这样的认识,主要是我们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于理论知识的介绍太注重于课本知识,而没有将该课程在实际中能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放到重点上来讲。实验课上也是以完成课本的实验内容为主要的任务。而不是通过一个个同学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问题改变成的实例进行讲解。这样使得同学们认为这是一门枯燥的,没有意义的,不愿意去学习的课程。
1.2理论不能与实际结合,失去学习该课程的意义
通过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调查,在他们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时候,还只是在一味的去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而不是去利用课程中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资料的查阅。这种懂得理论却不能在实际论文写作中应用的学生占大多数。本来这样一个专业的平台就是用于专业的医学人员查阅资料的但是却因为大多数人不会使用而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如何将该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切实的可以让同学们将该课程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是需要我们进行教学改革教师进行深思的问题。
1.3高校对课程没有合理定位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在专门的医学院校中是一门无足轻重的课程,重视度不够,投入小,不管是在硬件方面、课程安排方面还是教师投入方面:①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因为硬件的原因往往理论课占用大多数的时间而实验课却安排的很少;②课程数一般在32课时左右,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来说安排的课时数基本是最少的了。而且一般将该课程安排给大二的学生,他们在中学时期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这样的课程,对于为什么要学习该课程和怎么学习时一片空白;③授课教师也主要是由兼職教师进行教学,很少有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课程的课时数较少,由于硬件原因大量压缩实验课时数,没有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等都会导致同学们不能很好的学习该课程。
2关于医学信息检索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建议
2.1利用计算机及互联网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改变原来的绝大多数医学信息检索课程在大教室进行理论学习,增加在计算机实验室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这样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实际动手而实现实验目的。这样同学们能在学习中看到结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时,利用计算机实现学生比较喜欢的多元化学习来代替枯燥的理论学习。利用互联网学习看到各种各样的结果来实现学生对于喜欢看到惊奇的这个心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同学们来喜欢这门课程,等同学们喜欢这门课程后,自然而然的实现教学改革。
2.2更改课程安排,合理定位
医学信息检索在医学高校中是一门专业的课程,需要为该课程安排合理的课时数以保证能进行深入的学习,确保大多同学不会因为课时数不够而没有学会以及教师不会因为课时的原因一节课讲授过多的内容或者对授课内容进行压缩。我们可以将课程安排在同学们临近毕业再进行学习,这样他们可以一边学习该课程一边做毕业设计或者刚学完不久就去做毕业设计,可以更好的利用所学到知识,改变课程在同学们心中无用的思想和地位。
2.3注重授课教师的安排和培养
一方面对于授课的教师尽量安排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这样不但可以保证授课质量还可以保证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师的培养,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可以定期安排教师去进行专业培训或者邀请知名高校的专家或者学者来我校做讲座。改变教师闭门造车的教学模式,吸取其他高校或者专家学者的先进知识及授课方式等。这样在让教师在培养中受益,同时授课教师也会用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教学中去。
2.4改变授课方式,注重实际应用
作为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课程,我们要改变以往的理论学习模式。要将该课程设计成一门技能课程,尽量增加实验课安排,注重同学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尽量多的安排实际案例的讲授,将授课的内容安排到实际的案例中去。同学们通过教师在讲解案例的过程中去学习理论知识。最后同学们不但学习到了课程的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的本领。这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目的。
3总结与未来展望
虽然如今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教学中还面临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但是通过一线教师和专业教师的不断提高和教学改革。在通过现代各种各样的科技进行教学来进行教学改革,相信会在各种努力下实现很大的突破。最终医学信息检索课程会成为医学高校中的一门理论与应用并重的课程,更好的为医学专业人才服务,提高医学专业人才的信息素养,提高医学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促进医学专业人才为医疗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建林.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曹张军,陈婷,张兴群.从文献检索、专业计算机到专业信息素养——高等教育专业信息素养教学体会[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3]宋静,王欣莹,高洁,高崴,马韬靖.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对文献检索课的挑战[J].农业网络信息,2010(01).
作者简介:
王琛(1983—),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图书馆医学信息教研室,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