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04-01
和谐产生美,校和万事兴。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实践,需要创设一定的操作平台。从现实来说,我认为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应从如下四大环节入手:
一、更新理念,高扬文化
1.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
2.创造丰富、高质、高品位的校园生活。
3.建立良性、合作、互动的竞争机制。
二、科学发展,提升品位
一所环境幽美的学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建设“和谐校园”,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因此,应着重抓好景观文化、精神文化、室内文化、书香文化四种文化的建设,力争把学校变成现代文化、时代文明的发源地。
1.景观文化陶情怡性。
2.精神文化传承教育理念。
3.室内文化润物无声。
4.书香校园芬芳满园。没有书香,桃花枉自笑春风;没有书香,瑞雪飘逸难成章。
(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师生读书氛围。
a.打造校园墙体文化。
一是在教学楼楼梯墙上题写读书名言、张贴古诗词、名人读书故事、弟子规小故事或三字经等;教室外走廊张贴各班评选出来的“书香少年”读书小故事;教师办公室及走廊也将设置读书标志或读书名言。
二是开设文化长廊——张贴学生优秀习作书画、读书活动倡议书、介绍各年段必读书目、“最美读书照片”等。
b.建设班级书香文化。
以班级为单位努力打造“书香文化”班级,各班师生共同设计本班墙体文化,如:“成长的足迹”、“小眼睛看大世界” “格言栏”、“成语苑”、“诗歌园”等等,形成独特的人文氛围。
(2)开设语文阅读指导课,加强阅读指导。
在阅读指导课上,教给小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小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会做简单的读书笔记或读书卡片,学会上网查找资料;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想象能力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
(3)完善图书创建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着力做好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装备建设工作,丰富师生的阅读资源。学校图书馆定期向全校师生开放。为满足学生的读书需求,班级图书角成了学生读书的又一个重要阵地。班级制定班级读书计划和制度,并及时总结,设立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及时保证图书借阅的有序实施。为了有效发挥书库的作用,在同学与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还可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
(4)倡导教师带头阅读,实现师生共进。
学校加大社会集资,在每個办公室为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电脑,开通校园网络,与外界连接,构建读书交流平台。在教师间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主题征文竞赛、经典诗文诵读、读书成果展览等活动,并开展“读书好老师”的评比活动,通过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同过一个读书节等活动,达到师生共同成长。
(5)建立家校互动机制,带动亲子阅读的开展。
a.拟订“亲子读书手册”,将家庭引入到热爱图书、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的活动中。
b.继续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使其成为我校书香文化活动有力的支持者、宣传者和直接参与者、建设者,并将读书活动校园推向家庭、社区。
c.开展“书香家庭”“读书好家长”评选活动。成立由学生、教师、家庭代表组成的评定小组,每学年评选一次,并颁发奖牌。
(6)开展形式多样读书活动,培养阅读兴趣。
举办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等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组织“书香家庭”、“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评比,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质量。开展读书征文竞赛、书签设计征集评选、书香少年评选“最美的读书照片”征集、优秀读书笔记展、学生个人习作专集展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进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学校发挥小金星广播的作用,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每周一诗(词)等栏目,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7)建立评比激励机制,促进读书活动深入。
开展读书活动绝不是一项急功近利的工作,建立激励机制和合理的评价体系,形成制度,有助于读书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和向纵深持续。为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和兴趣,学校开展“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评选活动,并将阅读与学生的争星活动挂钩,每月评选班级的阅读星,学期评选一次校级阅读星。尝试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课外阅读档案,记录自己的阅读经历,积累自己的阅读收获。
(8)加强课内外阅读结合,拓展阅读空间。
以阅读课为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强化课外阅读,培养自觉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校书香校园的建设,将努力实践“将书籍送到每一个孩子手中”,将图书室建在班级中,变封闭的阅览室为开放的阅览室,让每一个孩子随时随地都能走进书中,使阅读成为师生最自然的生活状态,用阅读让师生的精神亮丽起来。
三、以人为本,拓宽新路
“和谐管理”是以人为“起点”,同时也是以人为“归宿”的。对于一所学校,流动在教师心中的应该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应该是充满理想的色彩生活。我校在加大硬件建设、注重育人环境的同时,将教师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为学校长足发展搭建了平台。
一是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
二是让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凝聚教师人心。
三是用校长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
四是使尊重的爱构筑起师生和谐之桥。
四、任重道远,展望未来
1.创设快乐课堂文化,让学生快乐成长。
2.实施家校链接文化,构建和谐互联网。
总之,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更加珍惜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开创一个百花齐放、欣欣向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和谐校园。
和谐产生美,校和万事兴。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实践,需要创设一定的操作平台。从现实来说,我认为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应从如下四大环节入手:
一、更新理念,高扬文化
1.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
2.创造丰富、高质、高品位的校园生活。
3.建立良性、合作、互动的竞争机制。
二、科学发展,提升品位
一所环境幽美的学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建设“和谐校园”,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因此,应着重抓好景观文化、精神文化、室内文化、书香文化四种文化的建设,力争把学校变成现代文化、时代文明的发源地。
1.景观文化陶情怡性。
2.精神文化传承教育理念。
3.室内文化润物无声。
4.书香校园芬芳满园。没有书香,桃花枉自笑春风;没有书香,瑞雪飘逸难成章。
(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师生读书氛围。
a.打造校园墙体文化。
一是在教学楼楼梯墙上题写读书名言、张贴古诗词、名人读书故事、弟子规小故事或三字经等;教室外走廊张贴各班评选出来的“书香少年”读书小故事;教师办公室及走廊也将设置读书标志或读书名言。
二是开设文化长廊——张贴学生优秀习作书画、读书活动倡议书、介绍各年段必读书目、“最美读书照片”等。
b.建设班级书香文化。
以班级为单位努力打造“书香文化”班级,各班师生共同设计本班墙体文化,如:“成长的足迹”、“小眼睛看大世界” “格言栏”、“成语苑”、“诗歌园”等等,形成独特的人文氛围。
(2)开设语文阅读指导课,加强阅读指导。
在阅读指导课上,教给小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小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会做简单的读书笔记或读书卡片,学会上网查找资料;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想象能力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
(3)完善图书创建管理,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着力做好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装备建设工作,丰富师生的阅读资源。学校图书馆定期向全校师生开放。为满足学生的读书需求,班级图书角成了学生读书的又一个重要阵地。班级制定班级读书计划和制度,并及时总结,设立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及时保证图书借阅的有序实施。为了有效发挥书库的作用,在同学与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还可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
(4)倡导教师带头阅读,实现师生共进。
学校加大社会集资,在每個办公室为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电脑,开通校园网络,与外界连接,构建读书交流平台。在教师间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主题征文竞赛、经典诗文诵读、读书成果展览等活动,并开展“读书好老师”的评比活动,通过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同过一个读书节等活动,达到师生共同成长。
(5)建立家校互动机制,带动亲子阅读的开展。
a.拟订“亲子读书手册”,将家庭引入到热爱图书、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的活动中。
b.继续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使其成为我校书香文化活动有力的支持者、宣传者和直接参与者、建设者,并将读书活动校园推向家庭、社区。
c.开展“书香家庭”“读书好家长”评选活动。成立由学生、教师、家庭代表组成的评定小组,每学年评选一次,并颁发奖牌。
(6)开展形式多样读书活动,培养阅读兴趣。
举办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等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组织“书香家庭”、“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评比,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质量。开展读书征文竞赛、书签设计征集评选、书香少年评选“最美的读书照片”征集、优秀读书笔记展、学生个人习作专集展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进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学校发挥小金星广播的作用,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每周一诗(词)等栏目,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7)建立评比激励机制,促进读书活动深入。
开展读书活动绝不是一项急功近利的工作,建立激励机制和合理的评价体系,形成制度,有助于读书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和向纵深持续。为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和兴趣,学校开展“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评选活动,并将阅读与学生的争星活动挂钩,每月评选班级的阅读星,学期评选一次校级阅读星。尝试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课外阅读档案,记录自己的阅读经历,积累自己的阅读收获。
(8)加强课内外阅读结合,拓展阅读空间。
以阅读课为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强化课外阅读,培养自觉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校书香校园的建设,将努力实践“将书籍送到每一个孩子手中”,将图书室建在班级中,变封闭的阅览室为开放的阅览室,让每一个孩子随时随地都能走进书中,使阅读成为师生最自然的生活状态,用阅读让师生的精神亮丽起来。
三、以人为本,拓宽新路
“和谐管理”是以人为“起点”,同时也是以人为“归宿”的。对于一所学校,流动在教师心中的应该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应该是充满理想的色彩生活。我校在加大硬件建设、注重育人环境的同时,将教师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为学校长足发展搭建了平台。
一是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
二是让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凝聚教师人心。
三是用校长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
四是使尊重的爱构筑起师生和谐之桥。
四、任重道远,展望未来
1.创设快乐课堂文化,让学生快乐成长。
2.实施家校链接文化,构建和谐互联网。
总之,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更加珍惜团结和谐的局面,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开创一个百花齐放、欣欣向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