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及全年走势预测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hy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基础夯实和增速加快的良好态势,时值年中多项指标走势表明,上半年GDP增速将超过11%,全年有望实现9.5%的较快增长。
  一、经济运行呈现“三个向好”和“三个见效”
  今年1—5月,我国工业生产和国内需求回升向好的趋势不断加强,经济增长中不乏亮点。与此同时,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显著,经济运行逐渐向预定目标迈进。前5月经济特征可概括为“三个向好”和“三个见效”。
  (一)工业生产持续“向好”,经济增长动力增强
  今年以来,我国工业增速持续回升,1—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2.2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提高7.5个百分点。工业增速明显加快,主要缘自两方面:一是重工业高速增长,1—5月重工业增长20.5%,同比提高14.8个百分点。二是出口交货值大幅回升,1—5月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27.7%,同比大幅提高43.4个百分点。
  在我国现有产业结构下,工业生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工业速度持续加快,有效推动了GDP增速的稳步提高。根据测算,今年一季度GDP增长11.9%,工业生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6%,比2009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10.5个百分点,比2000—2008年的平均水平高4.3个百分点,工业拉动GDP增长6个百分点。当前工业生产持续“向好”,增速超过近年同期的平均水平,促使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增强,为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奠定了供给基础。
  (二)消费延续“向好”趋势,城市消费再度发力
  受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和促进消费政策的引导,今年消费需求“向好”趋势保持不变,1—5月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0339亿元,名义增长18.2%,比上年同期加快3.2个百分点,比1—4月加快0.1个百分点。今年消费增长的突出特点是,城市消费增速明显快于乡村消费,城市消费潜力进一步得到挖掘。1—5月城市消费增长18.6%,高于乡村消费3个百分点。城市消费增速加快,一是“家电以旧换新”显著拉动了家电消费的增长。截至今年5月31日,9个试点省市共销售五类新家电1409.3万台,销售额达539.8亿元。1—5月累计全国销售家电2659万台,实现销售额543亿元,同比增长4倍,其中“家电以旧换新”的作用较为突出。二是消费结构升级产品继续保持旺销。1—5月汽车销售增长53.3%,石油及制品销售增长40.2%;家具和建材类产品销售分别增长36.9%和28.8%;金银珠宝类产品销售增长40.4%。
  (三)投资呈现“向好”走势,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今年1—5月投资增长的“向好”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投资结构明显优化。一是中央项目投资减少,地方投资增加。今年1—5月中央项目投资增长14.1%,增速同比减慢14.7个百分点,占总投资的比重8%,同比降低0.8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增长27%,增速略低于去年同期,但占比达到92%,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二是投资结构向第三产业倾斜。今年1—5月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6.1%、22.4%和28.8%,第三产业增速最高。1—5月三次产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分别为1.6%、41.0%和56.6%,一、二产业比重同比分别下降0.1和1.2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3个百分点。三是新开项目有所减少。今年1—5月新开工项目,同比减少5788个,而去年同期增加39510个形成鲜明对比。
  (四)货币组合调控见效,新增贷款趋于均衡
  今年以来,央行连续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监会增强了对商业银行存贷比、资本充足率、贷款投放总量和进度的监管力度,货币组合调控政策见效,新增贷款的发放趋于均衡。今年前5个月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分别为13993、7004、5104、7739和6394亿元,除1月份受去年末的储备项目在今年年初集中释放和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将信托产品转入表内等因素的影响,信贷规模较高外,其余各月新增贷款投放较为均衡,且增速较为平稳。1—5月累计新增贷款4万多亿,大致符合时间过半、信贷规模过半的投放节奏,没有出现去年大起大落的格局。
  (五)通胀管理明显见效,CPI涨幅低于预期
  今年以来,国家加大农产品供给保障力度和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等管理通胀预期的措施明显见效,1—5月居民消费物价上涨2.5%,涨幅低于预期,全年3%的物价调控目标基本可以实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物价调控政策引导下,价格上涨的源头食品价格涨幅得到控制,猪肉价格大幅下降,粮食价格平稳运行,鲜菜价格波动周期缩短,1—5月食品价格仅上涨5.4%,比2007和2008年同期大幅降低十几个百分点,对稳定物价水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六)房地产新政初步见效,住房消费回归理性
  今年以来,房产新政“国十条”、取消房贷利率优惠、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提高二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认定标准等一系列针对房地产的组合措施频频出台,严格的房产新政有利于抑制住房的非理性和投机需求,有助于房价适度回落。从目前看,政策效果已有所显现,1—5月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增速连续下降,房价略有回落。1—5月份商品销售面积增长22.5%,增幅比1—4月回落10.3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增长38.4%,增幅比1—4月回落17.0个百分点。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涨幅出现回落,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4%,涨幅比4月份缩小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涨幅比4月份缩小1.2个百分点。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出口需求增长剧烈波动,顺差降至同期较低水平
   受国际需求回暖和去年外贸基数低的影响,今年进出口均呈现高速增长,1—5月出口增长33.2%,由于进口商品价格大幅攀升推动进口额迅速增加,进口增速高达57.5%,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近一倍,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35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9.9%,贸易顺差降至2006年以来同期的最低水平。顺差减少,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负贡献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扭转,是当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问题之一。
  (二)高耗能产业回升反弹,节能减排压力增大
  今年以来,伴随着工业生产形势的不断好转,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和产品产量的增速也迅速反弹,一些被淘汰的落后产能死灰复燃,能源需求大幅增加,能耗强度下降速度放慢,甚至不降反升,节能减排压力骤然增大。一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平均增长20.6%,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2.3个百分点,导致单位GDP能耗上升3.2%。4—5月份高耗能产业增速有所回落,但仍保持高位。“十一五”前4年,我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4.38%,要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今年单位GDP能耗必须下降6.62%,这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三)信贷收缩政策过分密集,投融资环境趋紧
  根据经济运行情况,今年我国出台了多项收缩货币信贷的调控政策,主要包括:连续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房地产市场投融资进行调控,规范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总体看政策正面效果逐步显现,但是,在短短几个月内,连续出台多项收紧银根的政策,必然导致今后一个时期信贷融资环境的趋紧。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之后的恢复期,资金面趋紧将约束企业的扩容和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信贷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与各级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采取一刀切的收紧措施,难免对不同经济体、不同区域和不同项目产生负面影响。一是大企业信誉好、融资渠道畅通,收紧信贷对此影响不大,但小企业资金短缺,加之抵押担保等方面机制不健全,资金需求可能得不到满足。二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家新批复的经济发展区域资金需求较旺,有可能出现贷款规模不足的问题。三是目前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政策已开始影响部分在建项目的后续贷款投放,处理不好会形成一批“半拉子”工程。
  (四)证券市场持续下行,财富缩水影响市场信心
  中国股市从2007年6000多点的高位回落后,经历了两年多的起伏调整,始终没有形成积聚人气的市场行情,今年以来沪深股市继续单边下行,上证综指由年初的3244点下跌至6月30日的2398点,指数下跌了26.07%,比2007年的最高点下降60%左右,不仅股票市场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基金市场投资收益全面下跌,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也呈现不景气局面。我国居民的投资理财渠道主要集中在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价格看跌、资本市场收益下降,必然会使机构和散户投资者的财富大幅缩水,导致市场投资和消费的信心不足,影响经济长期向好发展。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其他文献
媒体的“把关人”成为履行社会责任,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角色.把关,即传播者对于一切由他传递的信息都要进行筛选和过滤.所谓的“把关人”就是指具有让某一东西进来或出去之决
作为国有企业,贯彻中共中央学习、落实、应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长庆油田公司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大型企业,积极组织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发表谈话: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近些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及推行,人们愈发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而教育部门也着重强调了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职责,并要求初中班主任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与效率,让德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南京医科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高校.目前,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13个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棗康达学院.在南京、常州、无锡、苏州、淮安、杭州
主持人:社会工作是对人的一种服务,由于需求及服务的多变性,开展高质量的服务是对社工个人能力的一种考验,很难有明确的指标进行测量.在你看来,社会工作服务应不应该有标准?1
期刊
通过对《内经》中有关消渴的论述进行研究,从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疗、预后5个方面进行理论阐述,探究消渴发生、演化之过程,阐明消渴辨治要点和治疗法则,及对后世理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