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Ⅱ型高尔基体膜蛋白73(GP73)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水平及与其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本院肝胆外科65例HCC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以及62例单纯性慢性中度乙型肝炎病例(未发生HCC)分别作为病例组、健康对照组和慢性中度乙型肝炎病例组,收集入组者的基本资料以及临床病理资料。ELISA法测定血清(术前)GP73水平,并根据术前血清中GP73水平将病例组中所有HCC患者依据中位数原理进一步分为高GP73组和低GP73组,对比两个亚组之间的肝功能水平、及肿瘤的大小和分级水平。同时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LEIA)检测血清中AFP的含量,分析AFP和GP73的相关性。随后对术后的HCC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记录并统计患者的生存率。结果对比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慢性中度乙型肝炎患者发现,HCC患者中患乙型肝炎的比例占69.2%,病例组AFP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和慢性中度乙型肝炎组(P<0.01)。病例组HCC患者血清中GP73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而慢性中度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GP73水平并未表现出显著升高。对比HCC患者中的两个亚组发现,高GP73组HCC患者和低GP73组HCC患者的Child-Pugh肝功能A级、B级、C级的例数以及肿瘤的大小和TNM分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GP73组HCC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较低,且肿瘤的进程较低GP73组患者严重,两组之间在术后60周后生存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HCC患者中GP73水平和AFP水平的相关性发现血清中二者水平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r=0.876,P<0.05)。结论 GP73在HCC患者中高表达且GP73的水平和AFP水平呈正相关,和生存率呈负相关,为HCC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