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苏速写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在高速路口接到晓苏老师,我猛然觉得梦想与现实零距离的惊喜与欣慰。
  2
  读晓苏老师的小说很久了,仰慕之中,我曾想过:思念一个著名的作家怕永远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偶像遥想吧。
  有一次,和校长刘立志先生谈及晓苏老师,我再也忍禁不了一种愈久愈烈的神往,于是乎,我向一位素不相识的大教授索要书籍,真有幸,几天的忐忑就在随后的阅读里成为一种快乐的享受。
  虽然油菜坡和她的主人一样未曾晤面,但晓苏老师笔下的油菜坡不仅使我嗅到花的香,更让我在乡村的音容笑貌里体味到了乡村的喜怒哀乐。
  油菜坡是成长晓苏老师身心的土地,几十年来、千里之外,那根营养生命的脐带始终系在晓苏老师的情感里,血脉或者是精神,逾久弥浓,逾久弥旺。
  在阅读晓苏的日子里,虽然信服文章是天成的,但我却无数次梦幻为我描绘风景的妙手。想不到,就这样一个突然而来的上午,我和晓苏老师徜徉于兴山的绿水青山间,初夏的山径,在淡淡的芳香里蜿蜒伸展。
  3
  晓苏老师这次来兴山讲学,更让我敬佩他的随和与谦逊。起初,我想,大教授,小县城,这怕是有相当的距离耶!结果,他的爽快似清风拂去我因为冒昧的燥热。
  晓苏老师来兴山讲座的消息,着实让这个群山之中的小城有了一种雀跃的状态,人们了解晓苏、人们阅读晓苏、人们期待晓苏,暗流的涌动,每分每秒的企盼都是如饥似渴的煎熬。
  六月九日,如嗅着花香而来的春潮,四面八方的人们穿越芒种里的艳阳,偌大的教室早已盛不了那一个端午的激情。整个一个丰满的上午,掌声是感动仲夏无边的蝉鸣,痴迷沉醉是忘我的聆听。
  梦回千年的晋朝,虎丘的石头曾为竺道生法师而感动。千年之后的这一个上午,几百颗文心的开悟,沐浴的春风何止十里?
  大家都说,这场讲座是前所未有的,师生间的互动是心灵交融的。愚以为,教授讲座,无外乎高屋建瓴的理论、抑或头头是道的说教。晓苏老师却选择了一个与听众相同的层面,避开华丽,让大家于平淡中仰望高妙:摒弃派头,使大家于融洽里远眺辽阔。
  幽默,其实并不容易,尤其是文化的幽默,更难。晓苏老师之于自我的写实,坦诚的况味中更多的却是人生的潇洒;如果就文学讲文学,我们可能沉溺于曲调的节奏与旋律:然而,晓苏老师砥砺奋进和道德追求的人生经历,给我们更多的却是伦理的觉醒与精神的沉醉。
  最大的文学是人生,晓苏老师这一课,是诗意包裹人生的一课。
  4
  我是一个写作多年散文的文学爱好者,我曾经为了文學招惹了许多迷茫和苦闷。听了晓苏老师的课,我突然觉得自己曾经的华丽和堆砌,是否故作高深?是否放不下语言的架子?想到自我许多的故作高明,汗颜之中似有所悟。
  初读晓苏的小说,仿佛平淡;一经回味,便渐入佳景。初见晓苏老师,并无奇险:相处相知,便觉浩渺。
  刘立志校长多次告诉我说,晓苏老师为子孝,为兄悌,为友信,为夫忠,为父慈……
  刘立志校长还对我讲了许多晓苏老师敦亲睦族、慎终追远的场面和故事,这也使我油然想起晓苏老师之于乡村更替、伦理式微的悲悯与考问,也使我更加仰视晓苏老师道德学问的无限光芒。
  与晓苏老师握手话别,棒子岭上苍茫的暮色竟然暗暗贲张了一些配颜。
  晓苏老师对我说“你再不回去,下次我就不来了!”
  本应该把晓苏老师送到宜昌东站的,殊不知,他想到我的工作,他想到我的家庭,他还想到我这两天引以为荣的一点儿劳累,他的态度让我无力自拔。
  于是,我回家了。
  夜色里山峦的起伏亦如我内心的逶迤,虽然有“恭敬不如从命”的古训,但我坚信没有送老师去车站是一种错误,我自始至终有一种过失的伤痛。
  5
  回味这几天的相处,对于晓苏老师,虽然只是印象的写意,我的文字纵然勾勒不了晓苏老师的神采,但晓苏老师的真诚与仁爱,已经深深镌刻在兴山人的记忆里。晓苏老师的讲座已经是一个星期前的影像了,但这座小城的亢奋仍然犹如刚刚唱响的长调,节奏和旋律仍然定格在那个诗意的上午。
  不过,好多人这次才知道呢,晓苏老师就是保康人,保康和兴山骨肉相连、兴山和保康血脉相通。当然,保康是出玉石的地方,钟灵毓秀,无论是为人、还是为文,晓苏老师皆得玉之灵气。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教学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由期末口语测试评价、自主学习平台的口语测试评价、第二课堂活动参与情况评价和自我评价和互评组成的多元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口语教学 评价体系 形成性评价  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采用多元评价体系,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反馈信息,帮助教师了解英语口语教学的全过程和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
内容摘要:语文学科在任何院校中都属于基础学科,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师范类院校更应该重视语文学科教学,因为这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人文素养息息相关。加强对师范类院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思路及方法研究能够为师范类院校语文教学提供科学指引。本文从介绍师范类院校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基本思路出发,进一步探寻有效的培养师范类院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师范类院校 语文素养 培养思路 方法  科学的思路
内容摘要:本论文结合当前中职电子商务形势大好、人才急剧缺乏的实际情况,指出了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当前就业的困惑,针对当前中职电子商务就业率低的原因做了认真的分析,为学生在今后学习和选择就业岗位上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电子商务 就业现状 调查报告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在全球信息化大势所驱的影响下,信息服务业已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正引领着我国的电子商务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电子商务市
晓苏的小说《父亲的相好》发表后,好评如潮,我也爱不释手。反复品读,感觉最深的是其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位“父亲的相好”到底是什么人?怎样评价这位“相好”?塑造这一形象有何现实意义?这些都是我拜读中重点思考的问题。以下试就上述几点浅陈陋见,算作阅读后的体会。  是相好,不是二奶  这是针对父亲吕爽而言。李采是父亲的相好,到底“好”在哪里?细研全篇,你会发现她的“好”,“好”在以下几点:一是好在有真爱、有
内容摘要:表现主义诞生于2o世纪初的德国,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作为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家,弗兰茨·卡夫卡通过代表作《变形记》,刻画了主人公格里高尔从“人”到“虫”的荒诞的经历和痛苦的心理挣扎历程。通过对《变形记》的艺术特征的分析,能够让我们感知到表现主义文学的部分艺术特征。  关键词:卡夫卡 《变形记》 表现主义  索克尔评价说:“卡夫卡深邃多变的艺术本质,决定了任何单独的研究都无
内容摘要:汉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一项极其重要的教学任务。优质的汉字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其发现更多中国文化的魅力。文章以小学低年级汉字教学为探讨对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探索汉字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小学 低年级 汉字教学 新模式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作为记录汉语书写的一种符号系统,汉字形成了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符号体系。学好汉字是学生学好语文必
内容摘要: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用了很多虚词,诸如“之”、“其”、“而”和“以”等,众多的虚词,对于文字的梳理有序和语言的表达流畅,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以《游褒禅山记》为例,来谈谈王安石散文中的虚词运用。  关健词:《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散文 虚词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用了很多虚词,诸如“之”、“其”、“而”和“以”等,众多的虚词,对于文字的梳理有序和语言的表达流畅,无疑起到了积极
内容摘要:餐桌礼仪,顾名思义指的是用餐时的礼仪。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拥有尊老敬贤、谦恭礼让的精神,是特定时代的政治和文化的表征。而明清小说中丰富的宴饮活动,既承载了传统礼仪的精髓,又融合了新的时代气息,使中国的餐饮文化呈现出多元共存、兼收并蓄的局面。  关键词:明清小说 餐桌礼仪 文化意蕴  《礼记·礼运》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餐饮时的群体活动需要一定的秩序来维持,餐饮礼仪由
内容摘要:在现行的高校教育体制当中,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是现代教育系统当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并在教育的过程当中的起到行为意识以及价值观的主导作用,是教育体系當中的核心内容。但是,由于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心理健康以及思想政治难以形成一体化的发展,由此导致教育体制的失衡,进而造成教育机制的差异化表现,加之教育权衡点的差别,如何进行长效发展是教育领域内共同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心理健康 思想政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明确提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适应国际竞争、社会变革的新型人才。能不拘一格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就是个性化的作文。  关键词:引导观察 就地取材 挖掘资源 训练方式 体验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