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菜“茄鲞”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_yanjiang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红楼梦》无论老少,名菜“茄鲞”几乎无人不知,可认识“鲞”字的却不多。“鲞”读“响”(xiang)其实就是“萝卜响”的响。茄鲞有许多有趣的描写:贾母设宴大观园,笑着命凤姐,搛些“茄鳖”喂刘姥姥;刘姥姥边吃边舔嘴砸舌:巧舌如簧的凤姐介绍“茄鲞”制法,如数家珍,刘姥姥听了吓得直伸舌头,不住声念:“阿弥陀佛!”不住赞叹:“倒得十来只鸡配它!”“这一顿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的了!”然而这么好的菜,现代怎么不广泛流传?凤姐介绍的制法,是不是添油加醋,故弄玄虚,忽悠乡下人!至今茄菜有益无益,为何尚争论不休?
  “茄鲞”,就是茄子的腌腊品。凤姐说,“把才摘下来的茄子皮削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麻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吃时用炒鸡爪一拌。”“茄鲞”加工、烹调、收芷为何要这等特殊工序?这是因为茄子含花青素,当茄肉碰伤、用刀削皮或切开后,容易氧化变黑褐色,这在食品化学上称“褐变”。是因为花青素是多酚类物质,在酚酶催化下氧化聚合形成褐色素。另外,茄肉遇铁、铝等金属锅、勺、刀具,还形成稳定结合物,变成兰紫色。而按“茄鲞”的制作方法,削皮、油收、汤煨、瓷罐严封等,可避免茄肉与金属器具接触,防止在空气中氧化,多酚类物质便可除去,或不易氧化,从而变得鲜嫩、香美。可是,尽管如此加工,花青素的“褐变”多多少少都难避免,这可能就是“茄鲞”未能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凤姐叙述的加工烹调的方法其实并无夸张。
  现今,茄子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吸收“茄鲞”制作工艺的精髓并加以改进,可烧、炒、焖、炸,又可蒸煮、烩、煎等,不仅可以鲜吃,同样还可以腌腊保存。近年,我国烹饪大师们曾先后为国家招待各国元首所做的国宴上,就有以茄子为主料的菜肴:鱼香茄子、烩鸭茄子、酥炸茄子、糖醋茄子、怪味茄丝、干炸茄圆、羊肉炖茄、肉丝蒸茄、虾仁烩茄、肉馅炸茄夹等数百种,可谓将茄子的烹饪技艺发挥到极致。
  许多国外友人、知名作家,品尝茄菜,尤如刘姥姥尝“茄鲞”,他们赞叹:海南一种熟茄,拌以爆香小洋葱与辣椒酱,觉得“茄香如蛇,缠得人神思恍惚”;茄肉内瓤以猪肉、虾肉及成鱼,“一个个犹如精心制成的雕塑品,既饱眼福,又饱口福”,茄子切成滚刀块,与虾米、辣椒同炸,吃后感受到“好似品尝一整个五味杂陈的人生”,还有用鸡皮熬油、鸡肉切丁、加豆腐、辣油,和茄子在砂锅中熬煮,评价是“足以使人吃得灵魂出窍”。这些赞叹比刘姥姥只顾念“阿弥陀佛”更神。
  茄子对人体有益还是无益,至今还有争论。大多数认为茄子有益,茄子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据分析,茄子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营养丰富。还有多种生物碱如葫芦巴碱、水苏碱、胆碱和老葵碱等。不仅可强化血管,防治心血管疾病,而且其中老葵碱等具抗癌作用,能有效地抑制消化系统肿瘤细胞的增生。用菊花30 g,煮水蒸茄,再以麻油、米醋拌食,对癌症发热者,有良好退热作用。茄子中含有多种维生素,最多的有VBVC。与一般蔬菜不同的是含有VP,其中紫色茄子含量最高,能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又可降低毛细血管脆性,防止微血管破裂。“茄鲞”的制作方法可以有效地保存维生素P,对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动脉硬化、咯血、紫癜有一定疗效。茄子还有预防血管瘤形成作用。
  古往今来,还有认为茄子无益的评价。有中医古籍载“蔬圃中惟此无益”,药性中并无主治,只说损人。《本草纲目》也载,“茄甘寒无毒,凡久冷人不可多食,损人动气,发疮及痼疫。”现代医学杂志也报道,肺结核病人吃茄子易致过敏,病灶易浸润扩散。因其中含较多酪氨酸,多酚类物质所致。可是经加工处理后,却不但可防过敏,还有一定食疗作用。关键是加工烹调问题。
  经过特殊工序加工制作的“茄鲞”等茄菜,以其味美可口,色改褐黑而变嫩绿;性改损人而变补益;特殊加工造形后,既富观赏性,又有趣味性,强烈刺激了人们的食欲。难怪像油满肠肥的贾母等人深为喜爱,整日挑肥拣瘦、口味刁钻的王熙凤对“茄鲞”的制作工序了如指掌,更何况是贫穷的山野村妪刘姥姥,只能连声惊呼“阿弥陀佛”了。
其他文献
1997年8月,大一暑假,社会实践回来,我一个人留在学校读书。中文系的学生除了读书,好像也没什么事可干。  为什么读,我也一直没搞清楚,但8月的那个黄昏突然弄明白了。多年来我一直想学法律,高考考砸了,进了中文系,像一脚踩空,整个人都茫然了。从来就没想过念不了法律系怎么办,所以整个大一我天天泡图书馆,没事就抱着本书,主要是为打发时间。  但那天的打发时间一下有了意义。黄昏时分我看完一部名叫《家族》的
“兔肉一锅香”,是取家庭饲养的活兔宰杀后,剥皮去脏,剁去脚爪不用,再将整只兔剁成核桃大小的肉块,用清水泡去血污(勤换水,至少用清洁的冷水泡5次),再用开水氽几遍去掉肉质土腥味捞出备用。另取炒锅置旺火上烧热,放入色拉油、大葱段、生姜块、大蒜瓣、红尖辣椒煸出香味,放入兔肉块,加入冰糖、料酒、酱油、精盐翻炒几下,浇入猪骨头汤(汤比料多5倍)。待汤沸后,加入党参、甘草,移小火上烧至兔肉成熟后放上辛香味的蒜
椒糖风味是花椒和低糖融合形成的一种特殊风味。  第一次接触椒糖是在一位厨师做干煸土豆丝时。他在制作过程中,花椒和白糖下料较重,锅内底油偏多,土豆丝起锅后,盘底有一层棕黑色的结块,这菜肯定不合格。指令重做一份后,我想看个究竟,便尝了一下结块,那花椒酥松且脆,味如熟芝麻,那甜麻而清香的味道,舒爽且让人回味。我让另一位主管尝一下,他竟停不下手,“咦,这个味有点特别呢!”就是以上片段促使我新创椒糖风味菜。
过年过节,不上馆子吃饭,在家自己动手煮一顿珍馐美肴也是一件赏心乐事。团圆饭亲手下厨煮几味,不仅可以练练自己的厨艺,也可增进家族成员间的感情。    糟鸡  原料:熟嫩母鸡1只,酒糟汁125g,精盐25g,葱25g,姜12.5 g,花椒5g,鸡原汤1250g。  做法:①熟嫩母鸡、葱、姜冼净备用。②鸡汤中加盐、葱、姜烧沸,冲入盛有花椒的容器中。③冷却后加入酒糟汁调匀,置20分钟。④将鸡斩成4块,放入
我们华夏大地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名吃丰富多样,各种饮食迥异多彩。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古齐鲁就形成  了中国最早的地方风味菜——鲁菜。淄博地处鲁中,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齐文化的发源地和鲁菜的故乡之一,其名吃主要集中在博山、周村两地。其中,鲁菜发源地之一的博山有着“中国鲁菜名城”的美誉,山东很多地方至今传有“要想吃好饭,围着博山转”的民谚。乾隆皇帝南游时赐封的“天下第一村”——淄博周村也以其“周村
我那个活到九十二岁的老姥娘——我奶奶的母亲,是个很厉害的老太太。  奶奶六十多岁的时候突然撒手人寰,老姥娘白发人送黑发人。但整场葬礼,她没落下一滴眼泪。那年,我刚上一年级,很不理解老姥娘的冰冷无情。好几次,我都想走过去问她:“老姥娘,你怎么不难过?”她那布满老年斑的脸,竟然渐渐舒展开来,那是笑——“因为我很舍得。”她是个懂得放手的人。  客人浪潮般退去,悲伤的晌午最终化作平淡的午后,露出本该淡然的
成功的背后又是人格的力量。我与周颖南先生相缘10余年,他给我的印象是:待人友道拳拳,心肠热得很,礼待细微中体现着一种诚挚;但又让你感到背后的睿智,让你品味人海波澜、世相披纷中做人的成熟。凡到新加坡考察、访问的中国人,不管相识与不相识的,只要接触到周颖南,他必得请到他的酒家吃顿饭,让你感到海内外华人之间的亲情。对文化事业和朋友,他舍得花钱,而自身生活却颇节俭,至今还保持用废纸打草稿的习惯;遇午就餐,
  
传统的农家大碗菜是农村常见的家常菜肴,在人民群众中有广泛的基础。它以用料独特、不拘形式、制作简单、饭菜合一、风味多样而受到人们喜爱。在农村传统的农家大碗菜主要用于红白喜事、过年过节等。其实如果对传统的农家大碗菜进行继承、改革、创新,就可以创造出新的传统的农家大碗菜,更具特色。现介绍几则,供制作。    大碗杂鱼面    原料:小杂鱼450 g,面粉250 g,淀粉50 g,豆瓣酱15 g,酱油30
药物参与消化的所有过程,可能与吸的烟、喝的果汁、吃的食物相互作用。因此,有必要了解正在服用的药物有哪些忌口,防止药效打折甚至出现不良反应。    烟——任何药物    服用任何药物后的30分钟内都不能吸烟,因为烟碱会加快肝脏降解药物的速度。  近年来医学工作者的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吸烟不仅会危害健康,而且会干扰药物代谢,降低药效,甚至贻误病情。  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在进入人体后,会对肝脏中的代谢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