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腹膜透析剂量与ESRD患者的饮食蛋白摄入总量、残肾功能、血尿素浓度关系探讨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45057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剂量与ESRD患者的饮食蛋白摄入总量、残肾功能、血尿素浓度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ESRD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Matlab 6.5软件作饮食蛋白摄入总量、残肾功能、血尿素浓度与维持性腹膜透析剂量的关系曲线。 结果 患者每天通过腹透液和尿液丢失的蛋白质氮平均为(0.94±0.48)g/d,氨基酸氮及其他形式的非尿素氮丢失分别为(0.51±0.12)g/d及(31.4±5.3)mg/(kg·d),与透析剂量的关系曲线显示,饮食蛋白摄入总量越多,残肾功能越差,血尿素浓度越高,则需要的透析剂量越大。 结论 在保证患者不会发生营养不良的前提下,适当控制饮食蛋白和水的摄入,保护残肾功能,维持适当的血尿素浓度,可以有效减少透析剂量,节约透析费用。
  [关键词] 维持性腹膜透析;终末期肾病;蛋白摄入总量;残肾功能;血尿素浓度
  Investigation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osage of maintenance peritoneum dialysis and the total quantity of dietary protein intake,residual renal function、blood urea level in ESRD Patients
  SHAN Yisheng1,2 XU Feifei1 SUN Mei1 LIN Fan1
  1.Internal Medicin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325000, China;2.Internal Medicine, Wenzhou Kangning Hospital, Wenzhou 32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osage of maintenance peritoneum dialysis and the total quantity of dietary protein intake,residual renal function,blood urea level in ESRD Patient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ESRD patients in our department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relationship curve between the dosage of maintenance peritoneum dialysis and the total quantity of dietary protein intake, residual renal function, blood urea concentration were established through Matlab 6.5 software. Results Every day protein nitrogen average through the drain fluid loss and urine of patient was(0.94±0.48) g/d, and other forms of amino acid nitrogen of urea nitrogen loss, respectively was(0.51±0.12)g/d,(31.4±5.3)mg/(kg·d). the relationship with dialysis dose curve showed that the more amount of dietary protein intake, the greater the dialysis dose. The poor residual renal function, the greater the dialysis dose.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of blood urea, the greater the dialysis dose. Conclusion On the premise of guarantee patient’s nutrition, appropriate control the intake of dietary protein and water, protection of residual renal function, maintain proper blood urea concentra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dialysis dose, cut down the cost of dialysis.
  [Key words] Maintenance peritoneum dialysis; 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 The total quantity of dietary protein intake; Residual renal function; Blood urea level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发病率越来越多。腹膜透析是ESRD患者的有效的治疗方式,而且是透析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但目前腹膜透析的发展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其原因之一就是透析方案的不合理和透析不充分,使腹膜透析疗效下降,降低了生活质量、生存率[1]。目前,维持性腹膜透析剂量相关研究较少,而且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剂量与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饮食蛋白摄入总量、残肾功能、血尿素浓度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肾内科诊治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ESRD患者,诊断符合ESRD的诊断标准且资料完整者,透析龄大于3个月,试验前后各1个月内未发生腹膜炎,愿意参与该研究,能够提供至少连续2个月的合格的透析记录。
  1.2 方法
  长期稳定的维持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处于氮平衡状态。在机体氮的代谢中,氮摄入主要是通过饮食摄入,排出主要以以下形式分别通过尿液和透析液排出:尿素氮(Nures)、蛋白氮(Npro)、氨基酸氮(Naa)、其他形式的非尿素氮(Nmc)(包括肌酐、尿酸、粪便等所含的氮)。对于稳定的腹膜透析患者,机体氮的代谢应当处于平衡状态,即氮的摄入与其排出量相等。
  (IBW·DPI)·0.16=(VD·CDurea 1.44·Kr·CPurea)·0.028 Npro Naa Nmc (1)
  IBW:标准体重(kg);DPI:每日蛋白摄入(g/kg·d);VD:每日透析液引流量(L);CDurea、CPurea:引流透析液和血液中尿素的浓度(mmol/L);Kr表示残肾功能(mL/min);1.44·Kr·CPurea表示24 h尿液中所含的尿素;0.16和0.028分别是将蛋白质(g)和尿素(mmol)转换为氮(g)。
  把透析液引流量用初始灌入量V0(即透析剂量)和超滤量Qv表示,引流透析液中的尿素浓度用血尿素浓度CP和引流液与血液浓度比(D/P)表示,整理方程(1),求出透析剂量:
  V0 Qv=(■-1.44·Kr)·1/D/P (2)
  其中IBW和DPI可以用总蛋白摄入(TDPI)表示;尿素是小分子物质,其浓度在常规透析时间内多可以达到平衡,所以D/P一般在0.9~1.0,取0.95。
  1.3 随访
  每半年一次,随访对象提供透析记录本、连续3 d的饮食记录,透析方案,24 h透析液,同时提供血样,进行相关检测;记录所有随访患者的透析方案、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腹膜炎发生情况、残肾功能、原发病、合并症、透析龄等,同时记录一般信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因素之间关系曲线用Matlab 6.5软件完成。
  2 结果
  通过我院腹透中心424例次CAPD患者的24 h透析液和尿液化验,结果显示,患者每天通过腹透液和尿液丢失的蛋白质氮平均为(0.94±0.48)g/d,氨基酸氮及其他形式的非尿素氮丢失分别为(0.51±0.12)g/d及(31.4±5.3)mg/(kg·d)。在蛋白摄入总量、残肾功能、血尿素浓度三个因素中,分别固定其中两个,作第三个与透析剂量的关系曲线,用Matlab 6.5软件完成。
  从图1~4中,可以看到达到充分透析的透析剂量与患者的饮食蛋白摄入总量、残肾功能、血尿素浓度有密切关系,饮食蛋白摄入总量越多,残肾功能越差,血尿素浓度越高,则需要的透析剂量越大。这一方面提示应适当控制饮食蛋白摄入,保护残肾功能,维持适当的血尿素浓度,以减少透析剂量,节约透析费用;而这种节约应当不会造成透析疗效的下降。另一方面,提示我们可以根据透析剂量的相关因素通过计算得到其准确的数值,图中所示理想透析剂量与CPurea、Kr呈负相关,与TDPI呈正相关。在固定其他条件的情况下,TDPI每增加5 g/d,Kr(urea)每减少1 mL/min,透析剂量分别需要增加大约1 L,CPurea从20 mmol/L升高到25 mmol/L,透析剂量可以减少大约2 L。结合中国人的生理特点、饮食习惯和本中心的临床经验,假设一个无尿的PD患者,TDPI在50 g左右,超滤量要求1 L左右,CPurea维持在25 mmol/L,则根据方程(2),推算出合适的透析剂量大约为6 L。
  图5说明最佳的透析液存腹时间应该是既能满足溶质清除,又能满足水的清除的一个时间段,过长或者过短都不合适。透析所要达到水和溶质的清除目标值可以根据饮食摄入确定。如果不能同时满足水和溶质的清除,则通过调整透析方案,如提高透析液葡萄糖浓度或者增加透析剂量来满足要求。图5还表明,透析液存腹时间是相对自由的,不同的存腹时间可以达到基本相同的透析效果,完全可以根据生活、工作的需要作适当的调整,以提高生活质量。
  3 讨论
  合适的透析剂量是透析处方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充分透析,提高透析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透析剂量不足或者过量都会产生不良后果,可导致透析不充分,加重尿毒症症状,降低了透析疗效,不利于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2-4]。透析过量虽然减少了毒素在体内的蓄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减轻尿毒症症状,但会带来临床和经济两方面的副作用。如由于透析液对腹膜的毒性作用而缩短腹膜的使用寿命[5];由于操作次数增多而增加感染的几率,降低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由于腹膜透析患者的治疗费用主要用于购买透析液,过多的透析剂量无疑大大增加了治疗费用[6]。所以,与有限的益处相比,增加透析剂量所带来的弊端更为明显,尤其是对于透析治疗受到经济因素制约的患者和国家,造成卫生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因此,探讨合适的透析剂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经济意义。
  本文研究表明,合适的透析剂量主要与TDPI、Kr和Cpurea相关。TDPI越多,Kr越差,Cpurea越低,所需要的透析剂量越多。反之亦然。ESRD患者的蛋白摄入一方面补充机体的蛋白分解,另一方面弥补尿液和透析丢失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从而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7-9]。营养状态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蛋白摄入量过少会导致营养不良,不利于患者的预后。但蛋白摄入量越多并不意味着营养状态越好,过多的蛋白摄入会产生大量的代谢废物,即使增加透析剂量,由于腹膜清除能力有限,也很难保证透析充分,很容易出现透析不充分[10-12],尿毒症症状会因此加重,同样不利于预后。因此对ESRD病人来说需要合理控制蛋白摄入量,这对于改善临床疗效和降低透析费用都有好处。   残余肾功能对于ESRD患者具有多方面的、重要的意义,对透析剂量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13-15]。本文研究显示,Kr(urea)每减少1 mL/min,需要相应增加1 L多的透析剂量。如果患者的TDPI大约为(50~55)g/d,Cpurea维持在25 mmol/L,则Kr(urea)在(5~6)mL/min即可维持氮平衡而不需要透析。可见,保护残余肾功能对于减少透析剂量,降低透析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标维持的血尿素浓度对透析剂量的影响较少受到关注。对同一个体,腹膜转运功能和透析液存腹时间大致不变,则透析液中尿素的浓度取决于血尿素浓度,如果引流量一定,则尿素的清除量就取决于血尿素浓度。可见,血尿素浓度对透析剂量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两者成反比例关系。本文研究显示,在一定的残肾功能、蛋白摄入条件下,在(15~30)mmoL/L的血尿素浓度范围内,每增高5 mmoL/L的血尿素浓度分别需要增加3~1 L的透析剂量,相当于增加了大约1/3~1/4的透析费用。这对于存在经济问题而可能影响治疗的患者来讲有很大意义。当然,也许增高的血尿素浓度会对患者产生不利的影响,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研究表明,血尿素浓度20 mmoL/L比25 mmoL/L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习惯上认为25 mmoL/L的血尿素水平是安全的,高于此水平可能会不利于患者预后,但并非血尿素浓度越低越好。从我们的结果中可以看出,低的血尿素水平要使用更大的透析剂量才能维持,一方面从经济上增大了支出,另一方面由于透析操作的增加和透析液对腹膜的毒性作用,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这提示我们在透析治疗中不能盲目地追求低的血尿素水平,在一定限度内稍高的血尿素水平也许会对病人更有利。
  综上所述,在腹膜透析患者获取相关的个体参数如饮食中水和蛋白的总摄入量、残肾功能、血尿素浓度、腹膜的转运特性等指标,然后可以根据这些参数确定合适的透析剂量和适宜的存腹时间,为透析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量化的依据。在保证患者不会发生营养不良的前提下,适当控制饮食蛋白和水的摄入,保护残肾功能,维持适当的血尿素浓度,可以有效减少透析剂量,节约透析费用。
  [参考文献]
  [1] 龚广欣. 不同剂量透析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8):91-92.
  [2] Yeates K,Zhu N,Vonesh E,et al. Hemodialysis and peritoneal dialysis are associated with similar outcomes for end-stage renal disease treatment in Canada[J]. Nephrology Dialysis Transplantation,2012,27(9):3568-3575.
  [3] Mitsnefes MM,Laskin BL,Dahhou M,et al. Mortality risk among children initially treated with dialysis for end-stage kidney disease,1990-2010 children with end-stage kidney disease[J]. JAMA,2013,309(18):1921-1929.
  [4] Yang DC,Lee L JH,Hsu CC,et al. Estimation of expected life-years saved from successful prevention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 nationwide study from Taiwan[J]. Diabetes Care,2012,35(11):2279-2285.
  [5] 蒋红樱,黄旭,曹颖,等. 腹膜透析初透剂量对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J]. 中华肾脏病杂志,2009,25(12):921-924.
  [6] Satomura A,Fujita T,Yanai M,et al. Functional mannose-binding lect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o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J]. Journal of innate immunity,2012,4(3):293-300.
  [7] Rippe B,Venturoli D,Simonsen O,et al. Fluid and electrolyte transport across the peritoneal membrane during CAPD according to the three-pore model[J]. Peritoneal Dialysis International 2004,24(1):10-27.
  [8] 肖静,赵占正,魏二虎,等. 不同透析剂量对腹膜透析患者廋素水平及营养状态的影响[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报),2010,45(1):115-118.
  [9] 吕晶,薛武军,尹爱萍,等. 低成本腹膜透析治疗方案的探讨[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2,28(7):728-72,33
  [10] 张志勇,周春华,李明旭,等. 间歇性腹膜透析患者不同透析剂量的长期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预防医学,2012, 39(20):5465-5468,5470.
  [11] Ni J,Cnops Y,Debaix H,et al. Function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 peritoneal dialysis model in the C57BL/6J mous[J]. Kidney Int,2005,67(5):2021-2031.
  [12] 吴岩,李丹,张静娟,等. 腹膜透析初期不同透析剂量的临床疗效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0):2218-2220.
  [13] 吕晶,杨亚莉,靳引红,等. 腹膜透析患者不同透析剂量临床疗效比较[J].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2009, 7(5):28-32.
  [14] 金秀名. 不同剂量透析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7):104-105.
  [15] 黄承国. 不同剂量透析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10,7(25):131,134.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评价我院原发性胃癌住院化疗患者用药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诸暨市人民医院住院化疗的原发性胃癌患者化疗方案、抗肿瘤药品种、辅助用药品种、用药频度(DDDs)、单疗程金额、药物利用指数(DUI)、日均金额等数据资料。 结果 新辅助化疗主要有4种化疗方案,其中以FOLFOX和ECF方案最多,DCF平均单疗程金额最高;晚期胃癌非手术治疗单纯化疗主要有8种化疗方案,其中改
[摘要] 目的 应用iTRAQ技术分析绝经前后三阴性乳腺癌组织差异蛋白的表达情况,旨在探讨绝经对三阴性乳腺癌发生的影响。 方法 选择绝经前及绝经后各8例经病理确诊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应用iTRAQ技术分析差异蛋白显著性功能、差异蛋白pathway并进行差异蛋白验证。 结果 (1)绝经前差异蛋白相互作用组较集中,而绝经后的差异蛋白较多,且分布较散。(2)绝经前癌组织的差异蛋白存在于5种差异显著途径中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列腺偶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对16例前列腺偶发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进行文献复习。 结果 前列腺偶发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71.6岁,其组织形态多以单个分离的小腺泡为主,比正常略小而更密集,癌细胞可见核仁;P504S在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34βE12、P63、CK5/6在癌组织周边呈阴性表达,Ki-67在癌组织中平均阳性率为15%,与对照的前列腺增生组织比较均有
[摘要] 目的 提高研究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基本知识的掌握及对COPD科研设计、组织、实施与管理的能力。 方法 带领研究生参与COPD的临床诊疗,从临床病案中发现问题,研究生深入于COPD的基础研究,查阅近15年COPD的文献、分组讨论实验研究的总体设计,脂多糖(LPS)加烟雾诱导COPD大鼠模型,探究爱罗咳喘宁对COPD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整合以COPD病因、发病机制为问题核心的中西
[摘要] 目的 研究标准化护理急救流程在脑疝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 2014年12月急诊抢救的脑疝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门急诊单双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抢救护理,试验组则按照标准化护理急救流程实施抢救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后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及抢救后GCS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及抢救前后GCS评分差值比较
1.怪宠  这天,住在孤松镇上的张济安和老婆陈燕又怄了气。看到老婆摔门而出,张济安也没当回事,继续在桌上那只装满乒乓球的纸箱里摸来摸去。本以为老婆在外吹吹风消消火,自然会回家,哪想十几分钟后,听邻居说她竟去了黑风岭方向,张济安登时方寸大乱,撒丫子开追。  能不慌吗?黑风岭谷深林密,路陡难行不说,翻过岭再走上一阵子,就是老婆的娘家。见闺女哭啼啼一个人回来,至今都不待见他这个姑爷的老丈人要不拎棍子打上
[摘要] 目的 比较三种常见药物激发方法对矮小症儿童脑垂体生长激素(GH)分泌效果。 方法 纳入60例合格受试者。以运动激发为筛查,GH峰值小于5 μg/L者再行药物试验,药物根据情况单用精氨酸、左旋多巴、可乐定激发。GH检测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 结果 左旋多巴应答26例,92.33%出现在(30~90)min,41.36%出现在60 min高峰值。精氨酸应答29例,95.13%出现在(30~9
【摘要】论文从高中一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出发,从学习思维、学习方法、作业效率方面给出了初中高中英语衔接过程中具体的教学对策,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高中英语;衔接教育  【作者简介】白晓华(1980.12-),女,甘肃酒泉人,甘肃省酒泉中学,英语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高中英语衔接。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
[摘要] 目的 分析高频超声用于术前手部肌腱断裂诊断、断端定位引导手术和术后功能康复评估的临床价值。 方法 87例手部疑似肌腱断裂患者进行超声诊断、术前断端定位和术后功能评估以分析其对手部肌腱断裂治疗的临床价值。 结果 87例疑似手部肌腱断裂患者经高频超声确诊为肌腱不完全断裂患者11例,肌腱断裂患者76例。76例患者指屈肌腱断裂47例60条肌腱,其中Ⅱ区22例28腱,Ⅲ区14例18腱,Ⅳ区11例1
[摘要] 目的 研究开颅手术中颞肌骨膜瓣缝合对于术后头皮下积液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将213例急性幕上硬膜外血肿患者分为A、B两组,所有患者均行幕上硬膜外血肿清除 骨瓣还纳术,A组分离帽状腱膜下层,从颅骨上剥离颞肌及骨膜,形成颞肌骨膜瓣,分层严密缝合颞肌骨膜瓣、帽状腱膜、头皮三层;B组不分离帽状腱膜下层,仅分层严密缝合帽状腱膜、头皮两层。 结果 A组术后头皮下积液发生率(5.26%)明显小于B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