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碎核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ya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Kelman1967年施行首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以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技术不断改进完善,1993年Nagahara提出新的超声乳化技术-手法劈核,从而开始了低能量、高负压超声乳化手术的时代.我们观察了乳化分核与手法劈核两种不同碎核法,疗效均满意,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底疾病,好发于40岁左右青壮年,以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视网膜神经层渗出性脱离为特征
急性视网膜坏死(acute retinal necrosis,ARN)是由疱疹类病毒感染引起,以广泛而严重的眼球前后段炎症为主要特征的眼部综合征.本病起病急,发展快,视功能损害严重,我们用中西
苯甲酸、山梨酸作为防腐剂在食品中应用十分广泛,国家对其用量做了严格规定。熟肉制品中禁止使用苯甲酸,山梨酸的使用量也控制在0.075g/kg以内。然而市场上滥用此类防腐剂的违法
1概述棉条在变成粗纱、细纱的过程中,被成百倍的牵伸,其很短范围内的重不匀将影响很长范围内纱的质量。粗纱前的梳棉和并条过程是改善棉条重不匀,进而显著改善成纱质量的关键
作者所遇眼球穿通伤两例曾被认为应行眼内容摘除术或眼球摘除术,但经配合中药治疗并随访5年,疗效较好,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