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网红”教师是为了融资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有这样的误解,在线教师已经成为高收入职业,传统学校教师在网上开直播课,互联网就能魔法般地提高这名老师的授课品质,吸引几万人点击购买似乎不是难事。这种误解令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跃跃欲试,准备创业当“网师”,做“知识网红”。
  与“网师”年收入千万元这类劲爆消息相随的,是在线教育投融资消息。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9月20日,今年在线教育领域公开的融资次数达到147笔,累计资金75亿元。可以看出,国内外资本正在对在线教育下重注。
  表面上看,既有千万收入的顶尖“网师”,又有亿万资本注入在线教育平台,在线教育行业似乎风光无限。
  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大部分在线课程购买者寥寥,能有几百人愿意花钱购买的课程,已经算得上“热门”。的确有极个别教师特别受追捧,但这样的“网红”只是凤毛麟角。
  至于在线教育平台,研究机构对国内400家主要在线教育企业的调查显示:截至2016年底,市场上70%的在线教育公司处于亏损状态,10%的公司持平,能盈利的仅占5%,还有15%的企业濒临倒闭。
  为什么在线教育机构亏损严重,而资本却这么青睐在线教育?能解释这个矛盾现象的,只有一个词:“炒作”。
  很多在线教育机构还没有找到可持续营利的模式,但为了获得资本不断投入,于是就把力气放在炒作某些题材上,年收入千万的“网师”就是炒作题材之一。这样的炒作,都指向一个目标——吸引资本投入。基于“炒作”的在線教育充满泡沫,企业急功近利,一些平台企业老板“圈钱”后不想好好做教育,却打起通过金融运作进一步赚大钱的主意。
  从长远看,炒作势必伤害在线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千万网师”的宣传可以休矣。
其他文献
西安港  西安至成都高铁成为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让“蜀道难”成为了历史  经济增速位居全国第无位,进出口增速和出口增速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一位,中欧班列开行列数同比增长6.1倍……地处西部的陕西在2018年上半年交出了這样一份成绩单。它的背后,是陕西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全国的区位优势,探索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释放的强劲牵引力。“枢纽经济”
一个完整的绢花作品,离不开凿活、染色、窝形、粘活、攒活这五步。  “没有一步是简单的,差一点都不行。”63岁的金铁铃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他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北京绢花传承人。  一片花瓣的颜色深浅不一,芯瓣颜色深,外瓣越往外越浅。给凿好的花瓣染上所需颜色,是绢花制作中最难的一道工序。  “这是金家的绝活儿。”金铁铃说,这是几代“花儿金”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的一套染色技法。  金家是制作绢花的世家,人称
2019年1月7日,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的机器人在模仿工作人员的笔迹(刘杰/ 摄)  “来到这里就想留下。”  2016年,英国小伙杰米·索尔特初到深圳一家国际创客孵化加速空间。“我对深圳一见钟情。”这位剑桥大学毕业生近日对本刊记者说。  3年多来,杰米不断优化他的创意产品——智能滑雪鞋垫。在欧美试销成功后,他把目光投向2022年北京冬奥会,希望借这次冰雪盛会实现更大的创客梦想。  立足深圳,眼
日前,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我国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会议首提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这一指导性思想的重大变化,体现了下一步我国提升大城市治理水平、大力推进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的新思路。  长期以来,在资本流动、规模效应、集聚效应等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人流、物流、资金流
2018年10月20日,在远距离山地搜索狙击课口中,参赛队员相互协作实施射击  “当你把子弹射出去,不用去验看。子弹出膛之时结果已了然于胸。这才是狙击手的最高境界。”  北京密云。中国“锋刃一2018”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现场,中国武警河北总队领队张华中校如此阐释高手之间的较量。  2018年10月18日至22日。中国武警部队的“猎鹰”“雪豹”、海军的“蛟龙”、陆军的“天狼”、空军的“雷神”,以及其
2019年3月25日,福州市仓山区,清洁工人在清理台屿河河道 ( 林善传 / 摄 )  榕城福州,因水而兴,也一度因水而困。自2017年因黑臭水体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以来,福州市科学施策、投入巨资,推进城区水系综合治理。截至6月底,已基本完成93条内河整治,初步呈现水清、河畅、岸绿的美丽景象。在提升民众幸福感的同时,福州“治水”也为提升城市品质与创新发展活力开拓了“动力之源”。内河展新颜  闽江、
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一百年前,以梁漱溟、晏阳初为代表的一批社会贤达在中国发起乡村教育运动,力图改革落后的农村教育,进而实现教育公平。    经过近70载特别是近40年来的不懈努力,中國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平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冰花男孩”“学区房”……这些热点恰成为这一社会焦点的某种折射,其背后是基础教育的
最近,一则关于“国内市场上三分之一的‘三文鱼’都是来自青藏高原的虹鳟鱼”的消息引发社会争议。  一方称,所谓“国产三文鱼”和消费者所熟知的三文鱼不是一种鱼。常说的生食三文鱼是大西洋鲑,而青海的是淡水虹鳟鱼,不能生吃;另一方认为,虹鳟鱼属于三文鱼,其价格甚至要高于大西洋鲑。  大西洋鲑、挪威三文鱼、青海虹鳟鱼究竟谁是三文鱼真身?这不仅是商品名之争,更由此折射出水产品行业质量安全与消费者权益的严肃议题
云无心  当人们讨论饮食、营养与健康的时候,只要拿出营养或膳食指南,大多数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不过,这样的便利,差不多是近几十年才有的“科学福利”。  中国最早的营养指南出现于1938年。1936年,当时的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组织了一个营养委员会,主席是协和医学院生理化学系主任吴宪教授,成员有燕京大学、南京大学、雷氏德医学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两年后,这个委员会发布了《中国民众最低限度之营养需要》
怕自己吃坏肚子、怕“熊孩子”弄坏商场物品、怕手机屏幕不小心摔碎?也许保险公司早就替你想到了。  如今,诸如“吃货险”“熊孩子险”“手机碎屏险”等新奇互联网保险产品吸引着越来越多消费者的眼球。这些新型保险到底靠不靠谱?保险公司是如何设计出这些产品的?选购互联网保险时又要注意些什么?声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还记得那些年因贪吃而遭的罪吗?那为何不投保一份吃货险,让自己吃得更有保障呢?”本刊记者在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