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慢性疾病的管理一直是目前健康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疗法"开启了慢病管理的新模式。数字疗法指在软件驱动下向患者提供循证医学的治疗和干预,以预防、管理或治疗特定疾病或健康状况。数字疗法是数字医疗的延伸,二者都归属于数字健康。如今数字疗法广泛应用于慢性疾病的各个领域,多款数字疗法产品在糖尿病、失眠、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轻度认知障碍等疾病上获得了肯定疗效。我国数字疗法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目前数字疗法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借鉴国内外优秀数字疗法发展经验以期促进国内数字疗法
【机 构】
:
广州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学院康复学系,广州 511436广州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学院康复学系,广州 511436广州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学院康复学系,广州 511436广州医科大学第五临床学院康复学系,广州 5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疾病的管理一直是目前健康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疗法"开启了慢病管理的新模式。数字疗法指在软件驱动下向患者提供循证医学的治疗和干预,以预防、管理或治疗特定疾病或健康状况。数字疗法是数字医疗的延伸,二者都归属于数字健康。如今数字疗法广泛应用于慢性疾病的各个领域,多款数字疗法产品在糖尿病、失眠、注意力缺陷多动综合征、轻度认知障碍等疾病上获得了肯定疗效。我国数字疗法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目前数字疗法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借鉴国内外优秀数字疗法发展经验以期促进国内数字疗法的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应用于脑梗死介入取栓术中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再通后引起的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取栓后发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患者共12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吸氧、脱水、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自入院开始给予DEX泵入至术后72h,两组患者治疗后分别观察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探讨磁共振的水脂分离技术(Dixon技术)在辅助甲状腺相关眼病(TAO)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到2020年12月间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TAO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在3.0T磁共振下行Dixon轴位及T2WI轴位扫描,随后在水相及脂相图中测量双侧各条眼外肌的信号强度并计算出水分数,在T2WI图像中测量双侧眼球突出度。分析各条眼外肌水分数及双侧眼球突出度与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的左上直肌水分数及右上直肌水分数与实验室指标TRAb值均具有相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选择素(PS)、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率(MPVLR)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灌注水平的相关性及对PCI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根据术后即刻心肌灌注水平分为无复流组、复流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术前PS、PLyA、MPVLR水平,并比较PS、PLyA、MPVLR不同表达水平患者心肌灌注水平,分析各指标与心肌灌注水平的相关性及无复流的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切除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16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首诊并治疗的113例甲状腺癌患者资料,纳入甲状腺癌组,另选取同期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瘤组织74例为甲状腺瘤组,正常甲状腺组织61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甲状腺组织均经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CD163、VEGF表达水平。分析COX-2、CD163、VEGF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
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常见的治疗方式,研究发现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导致心肌细胞的损伤。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是研究心肌功能受损的重要方法。本研究应用2D-STI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同化疗时期左心室长轴应变的改变,探讨2D-STI在早期诊断化疗导致心肌毒性中的作用。研究发现2D-STI技术评价NSCLC患者化疗过程中的左心室功能改变,可以获得相对完善的资料,可以早期发现亚临床心肌损伤。
研究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量表(APACHⅡ)在评估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中的预测价值。研究发现,相比于未合并感染组患者,合并感染患者HBP、RDW、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显著更高(P
研究3.0T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非肿块性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将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非肿块性乳腺病变患者分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组,比较两组增强扫描及DWI诊断结果间差异。研究发现两组肿块形态(χ2=11.245,P=0.000),内部强化(χ2=39.531,P=0.000),患者的KUHL分型(χ2=34.421,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诊断。3.0T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对非肿块性乳腺病变的诊断具较高诊断价值。
了解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临床分离沙门菌的流行特征及耐药率。回顾分析1022例在我院临床分离的沙门菌,均进行血清学分型及药敏试验。研究表明,1022例沙门菌主要来源于粪便和血液;以3岁以下婴、幼儿组为主;季节分布呈夏、秋季高发;共检测到45种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检出率最高(80.0%)。药敏结果显示,沙门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85.9%),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粪便分离株对所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血液分离株。多重耐药(MDR)沙门菌五年平均检出率8.9%,其
探究胸腔镜及传统开胸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169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并对比胸腔镜和传统开胸手术对患者应激反应和复发率影响。研究发现胸腔镜手术可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P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常规治疗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疗法。尽管这些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但残留的肿瘤细胞可能会导致复发,并且在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耐药性。因此,我们在努力寻找改善肿瘤治疗效果的靶标。血管生成是实体瘤增殖的重要过程,抗血管生成疗法不仅会封闭对肿瘤生长和转移至关重要的血管,而且还会重新改造肿瘤免疫微环境。为进一步提高抗血管生成疗法的疗效,将抗血管生成治疗与免疫疗法或放疗结合的联合疗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