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氧化锆基台与常规钛基台在前牙修复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前牙种植修复患者,按照不同基台分为对照组(30例、33颗患牙)和实验组(30例、32颗患牙).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钛基台,实验组患者采取氧化锆基台.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骨吸收量情况、修复满意度和舒适度及牙龈指数(GI).结果 佩戴后30、180、360 d后,实验组骨吸收量分别为(0.53±0.07)、(0.51±0.13)、(0.62±0.13)mm,均少于对照组的(0.66±0.17)、(0.67±0.07)、(0.71±0.14)mm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氧化锆基台与常规钛基台在前牙修复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前牙种植修复患者,按照不同基台分为对照组(30例、33颗患牙)和实验组(30例、32颗患牙).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钛基台,实验组患者采取氧化锆基台.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骨吸收量情况、修复满意度和舒适度及牙龈指数(GI).结果 佩戴后30、180、360 d后,实验组骨吸收量分别为(0.53±0.07)、(0.51±0.13)、(0.62±0.13)mm,均少于对照组的(0.66±0.17)、(0.67±0.07)、(0.71±0.1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修复体颜色的满意度为100.00%,对修复体外形的满意度为96.88%,舒适度为96.88%,均高于对照组的66.67%、75.76%、60.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实验组牙龈指数分别为(1.24±0.41)、(0.87±0.3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0.46)、(1.32±0.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患者实施前牙种植修复过程中使用氧化锆基台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其骨吸收量更优,具有舒适度及满意度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经阴道前盆底重建术联合骶棘韧带吊带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0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采取经阴道前盆底重建术联合骶棘韧带吊带固定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盆腔脏器脱垂评估指示点评分及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患者盆腔脏器脱垂评估指示点Aa、Ba、C、Ap、Bp评分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患者PFDI-20评分为(11.34±5.10)分优于术前的(67.62±19.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 分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0例(60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30眼).对照组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引流阀植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眼压、视力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和视力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眼压和视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1/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
目的 研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行前列腺全切术的患者,手术前接受血清PSA和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通过前列腺全切术中的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27例)和非前列腺癌组(53例);非前列腺癌组患者包括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组,42例),前列腺炎(前列腺炎组,11例).比较三组血清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比值(fPSA/PSA)水平;比较血清PSA、超声引导
目的 分析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识别与保护的效果.方法 66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手术中加强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识别与保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期间出血量、手术之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0、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为3.0%,低于对照组的12.1%、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甲状腺手术技巧的不断改进,加强对患者喉返神经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复发及耐药与骨髓微环境有很大程度的关联.骨髓基质细胞(BMSC)作为骨髓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白血病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不容忽视.BMSC主要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或细胞外基质蛋白,参与并调节着与ALL细胞增殖或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从而影响ALL细胞的生存.为此,本文归纳总结了骨髓基质细胞与ALL细胞相互作用的几条信号通路,综述两者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