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变量分离解决恒成立问题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e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含参变量的某些与函数、数列、方程和不等式有关的恒成立的问题中,解决这类问题,主要是运用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
  【关键词】恒成立问题;变量分离;等价转化
  含参变量恒成立的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热点,它往往以函数、数列、方程、不等式等为载体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如能将变量分离出来,问题则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迎刃而解.
  一、函数问题
  五、主次变量问题
  例5 对于|p|≤2的所有实数P,求使不等式x2 px-1>2x p恒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
  解 将变量分离,有x2-2x-1>p(1-x).当1-x>0时,p2,即x2-2x-1>2-2x. 又x<1,∴x<-3同理当1-x<0时,有x2-2x-11-x2 3.
  综上,所求x的取值范围是x<-3或x>2 3.
  小结 1.恒成立问题,往往通过变量分离后可达到如下形式:
  a≥f(x)恒成立a≥f(x)max;a≤f(x)恒成立a≤f(x)min.
  2.解决这问题的步骤是:
  (1)从F(x,p)>0出发,将x与p分离,写成g(p)<φ(x)或g(p)>φ(x)的形式;
  (2)在x∈[a,b]上求φ(x)的最大值M或最小值m;
  (3)解不等式g(p)M,所得解集就是参变量p的取值范围.
其他文献
作为高校的辅导员,处于学校与学生联系的第一线,和学生保持着比较固定的直接联系,是维系学校和学生间正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辅导员的教育理念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极其重要的影响。坚
《计数原理》教材用时多,例题新,选题广,应用活,突出了两个原理的重要地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教学新分析  1.从学生的角度  (1)学生的认知基础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用列举或树状图来解决简单的计数问题,对于分类与分步思想,学生也不乏认知基础,但对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在原有的认识体系中却是自发的,模糊的,感性的,从而也是肤浅的.  (2)学生的学习障碍  分类用加法,分步用乘法,从字面上学
在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中,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己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情报资源和信息深入挖掘、整合能力的基础优势,适应高校教学科研和学员管理的信息需求
程序性制裁的实现,有赖于程序性裁判的实施;而程序性裁判的实施,又有赖于相关程序及证明规则的完善。在我国,按照司法裁判的规律,建立和完善程序性裁判的实施规则,已成为一项
【摘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习题教学是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解题技巧、应用能力等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本文在阐述初中数学习题教学重要地位及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影响其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探究了加强初中习题教学质量的有效实践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习题教学;实践探究  引 言  习题教学主要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围绕数学教材习题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以讲授法为主,这样的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问题教学法被广泛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设置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问题教学的目标十分明确,教学形式简单,效果非常好.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理解、掌握知识重难点,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