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成追忆

来源 :民主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ce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最早知晓九三学社,是我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一个上午,我去济宁市委统战部给学校送材料,发现一本杂志—《民主与科学》,手捧着散发油墨味的杂志,心里不知说什么好。
  后来,教学之余,阅读报刊杂志的机会更多了,我就与各种杂志报刊结下不解之缘。那时,我在乡村中学任教,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报刊杂志难以抵达偏僻的角落。我总是在周日步行十余里地,到我的高中老师那去阅读。
  在阅读之后,我开始拿起手中的笔,写一些豆腐块的文字。近几年,写作的机会日渐多起来。作为一名教师,文学创作,离不开教学。在某个清晨的琅琅书声中,桃花源的一抹夕阳,楚霸王的一声长叹……暗中触动了我的心弦,受那文字的牵引,我终于向课本之外,迈出试探的脚步,于是,一个个遥远陌生的时代、一段段悲喜交集的人生、一句句情思凝结的唱叹,向我迎面扑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再现了战乱里的民生疾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亡国之臣的一声浩叹,这质朴的诗行穿越浩渺苍穹,这些亲切的文字氤氲出一片墨香,我忽然发现,千年的历史不过是一截矮矮的篱墙。这些课文之外的文字,将为我带来拾级而上的喜悦,我终于不再满足于课本中那冰山一角的管窥蠡测,而是向着广漠的未知,携一份散发着油墨的教育报刊,开始了激动人心的探索之旅。
  在某个微雨清风的时节,我一边执教鞭,一边阅读报刊的美文,久而久之,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随之而来,于是,我就拿起手中笔写教学论文,随笔,散文,开始试探地寄给《散文百家》、《山东文学》、《人民日报》、《大众日报》、《中学生报》、《山东教育》等报刊杂志的副刊栏目,不久,一份份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向雪花一样来到我手中,于是,我不经意间闯入海伦·凯勒那漆黑寂静的世界,第一次将“绝望与坚强”这道严肃的命题推至我的面前,一番心灵对话,让我收获是为爱而生的坚强和直视苦难的从容。文字传递了精神文明,潜移默化中感染着我的性情,就在那个时节,我学会了发现美与分享美,学会了闲看天外云卷云舒。
  天长日久,积累的文字多了起来,一个出版散文集的念头,梳理自己文字的思路,在脑海里不停地萦绕,久久挥之不去。
  请人赐序的困惑,像一块大石头压在我心头。后来,我想起曾经拜读过一本散文集《湖人琐记》,作者是著名作家、济宁九三学社主委——殷允岭。我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在一个周日下午,拨通了殷允岭的办公电话。想不到,他竟然同意了我的请求。他认真阅读我的散文书稿,曾这样写到:“在屈绍龙的文章里,我闻得了更浓的地气与‘窝味儿’。他的山水、田园、草木、稼穑和鸟虫,无不体现着邹鲁特色的脾性,充满着生命的热烈,那是一种有色的热烈,潮湿而又温润。那是一种热烈的颜色,嫣红姹紫,活活泼泼,充满着生命的激情。‘情’是这位带有‘窝味儿’作者为文的真魂。一个被评之为‘豪爽、洒脱、率真、诚恳而又重情重意的人’,是怎样细腻地感受着生活?微妙的审美心理再加美妙的叙述文笔,又会流淌出怎样的艺术色味?”
  殷允岭点评了我的每一散文,他在序言里写道:“在屈绍龙的《乡村的心脏》和《乡村味道》中,都有溪水出山般的描述:‘梧桐花散发出独特的芬芳……让人心弥漫于温柔的怅惘,它带着乡村味儿,令你想起森林、草原和山野……雪花般的玉树琼枝,槐花的香气涌遍村庄。楝子花伴着稚嫩的麦香送来,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椭圆的果实,苦根、苦心的楝子树啊!将淡紫色的小花浓郁地开满初夏,独特的苦香四处飘漫……石榴花是夏天的心脏,火红的花朵是跳动的。那是乡村火红的日子,麦子成熟了,饱满的麦粒堆满了各家的院落……’我实在没有想到,殷允岭会对一个普通作者的文字,给予这样的评价,让我我受宠若惊。
  就这样,我与九三人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对九三学社心向往之。
  2006年有幸参加在济宁的文学培训班。会议间隙,我有幸结识了九三学社社员朱继德,并在会议上交流自己的想法。他对我说:坚定方向,不懈追求,九三学社的大门随时都向你敞开。听到他的话语,我更加坚定了信心,就这样,我创作出大量的散文,且在《人民日报·大地》、《山东文学》、《时代文学》、《散文百家》、《散文家》等杂志上公开发表。2006年,我有幸加入中国散文学会和山东省作家协会。在几年来的沉积下,我的第二部散文集《心河溯源》,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文集在2012年获第二届“孟子文学奖”一等奖。2012年7月,我散文《季节的旋律》被评为“乔羽文艺奖文学创作奖”。2014年7月我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这一切间接地与九三学社的鼓励、帮助和支持分不开,我从心里由衷地感谢。是九三学社,给我一个飞翔的空间,给我一个成长的沃土,给我构建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社员)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不仅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工作中需要重点思考建设的内容之一,也是一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基于中考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于中考试题的解析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中考题型的了解以及对历史课程中重要知识点的掌握,同时通过对中考试题的详细分析,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工作,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作用,是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理念
作为一代人,红卫兵一代正在逐渐淡出社会舞台。当他们看到各行各业中一张张日益年轻的新面孔,应该清晰地意识到历史正在邀请新一代人入席,种种当代机遇都已离他们远去。学历、文凭、外语、电脑,这些新时代的入门券,他们一样也没有。从时代机遇角度,他们确实是最倒霉的一代:该发育时吃不饱饭、该读书时赶上“文革”、该恋爱时不懂爱情、该有钱时却下岗了,历史对他们太不公正了。他们是被剥夺得最彻底、嘲弄得最悲惨的一代,已
近日,河北省高院维持了王书金案的死刑判决,并支持检方提出的“石家庄西郊强奸、故意杀人案不是王书金所为”的结论。众所周知,王书金案之所以引人注目,并不在于这个案件本身,而是在于他主动承认了自己就是聂树斌案的真凶。也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戏剧性的一幕:被告不断供认自己就是某案的真凶,公诉方却坚决否定是他干了这事!公訴和被告仿佛角色互换,在被告是否是一桩强奸杀人案的凶手这个重大问题上相互“谦让”起来;被
深受人民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胡耀邦同志在“文化大革命”后期,1975年下半年,被调到中国科学院工作,进行整顿。一次他在遗传研究所党委会上说:“什么行政工作、政治工作……所谓整顿,都要为一个目的服务,为科研上去扫除障碍,创造条件。”不久,他又在电子研究所讲话中再次强调:“我们的根本目标是把科研搞上去,离开把科研搞上去整顿是要走偏向的。这个我说八级台风不行,要刮十二级台风。……假使四个现代化搞不上去,
科学精神与社会转型期文化研讨会专题  编者按:近日,本刊主办了以“科学精神与社会转型期文化——社会转型中‘大师’现象的回顾与剖析”为主题的研讨会,来自科学界与社会科学界的专家、学者与会,从“大师”现象產生的社会文化土壤——历史、科学、文化、教育等诸多视角,剖析了“大师”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本刊摘编了与会学者的发言,希望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
【编者按】2008年5月4日,为纪念五四运动89周年,本刊邀请思想文化界在京一些专家学者,举办了“继承与发扬‘五四’精神的当代意义与问题”的专题座谈会,与会者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与研讨。本刊选取部分发言整理发表,希望引发读者对“五四”精神的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王渝生(北京市科协副主席、教授)  民主与科学的旗帜还要一直举下去    五四运动是爱国运动,也是反帝反封建运动,但五四运动的精神实质还是
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来,我国智库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不仅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改革发展稳定的诸多难题条件下,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而且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智库是干什么的  智库是指由专家学者组成的多学科并为决策者处理经济、社会、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解决方案的咨询研究机构。智库是一个研究团队,而非自然人。概括
我们在思考公民社会与政府的边界时,通常的出发假设是:政府到底有能力做到什么?从而将该领域作为它的责任边界。不过,私人和半私人机构在历史上创造的辉煌说明,这个问题也可以反过来问,即:到底有哪些事情,是不需要政府也可以做到的?《志愿城市》一书基于大量的历史事实,提出了这个问题。  英国18-19世纪城市化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志愿发展的、未经政府规制的、私人主导和围绕私权契约的市场力量塑性的结果,市民
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咬着牙也要向上攀。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这本书中写到,人类有史以来各个文明的发展过程,就像山坡上面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头,这是一个个向上攀登的文明的石头。有的爬不动了,就留在那里。停滞下来的,不能前进的,都是因为没有创新。现在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又往上走了一大步。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滚石上山、爬坡过
读书人几乎人人看重自家藏书,而老了之后,总有撒手之时。晚年该如何处理私家藏书呢?不少文化名人在暮年主动散书,善莫大矣。  虽有“诗书继世,五世其昌”之类的古训,但将藏书留给后代未必是明智之举。“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自己不买书、不藏书者不知聚书之难、读书之乐。说穿了,不把书当作遗产,其实是指望后代自己买书来读。子孙如是“读书种子”,不留书于他,他也照样会找书读;如他不要读书,留再多、再好的书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