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半斩株采烤技术在泸州烟区的推广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4g4354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解决上部烟叶烘烤难的问题,将半斩株采烤和常规采烤进行技术对比,结果表明:半斩株烘烤较常规烘烤时间多1 d左右,主要在变黄期和定色期多用时;叶片结构变得疏松,油分较好;对于解决上部烟叶杂色较多的问题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烤烟;烘烤;技术推广;泸州烟区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2-0013-01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upper leaves of flue-cured tobacco baking difficult problems,the comparison between half cut isolates collected roast and conventional harvest and baking technology was mad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alf cut lines were more than 1 days after the conventional baking time,mainly in the yellowing stage and color use;leaf structure become loose,oil was well;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upper leaves variegated more had a positive effect.
  Key words flue cured tobacco;baking;technology promotion;luzhou tobacco growing area
  采烤是烟叶生产的重要环节,烘烤是人为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及时间条件,促使烟叶变黄、凋萎、干燥的加工过程[1],是烤烟生产中决定品质和产量高低的最后环节,也是烟叶生产的关键环节[2-3]。而上部烟叶烘烤一直是烤烟生产难以解决的问题,烤后烟叶常出挂灰等杂色现象,烟叶质量较差,上中等烟比例较低。烟叶采烤技术和烘烤工艺已有大量研究[4-6],但对于上部烟叶半斩株采烤技术还鲜见报道,笔者通过对比半斩株带茎烘烤与常规烘烤,旨在找到一条提高上部叶烘烤质量的途径,为上部叶烘烤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5年在古蔺县观文镇进行,选择大田长势均匀的烟株,两间设备实施完善的气流下降式烤房。
  1.2 试验材料
  供试烤烟品种为云烟97。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半斩株砍烤,即上部叶4~6片充分成熟进行砍烤。砍收时用镰刀将上部4~6片叶一次砍下,烟株最低叶片以下带茎长10~15 cm,烟绳绑在节上,竿距30~35 cm,上下2层交错摆放装烤,按上部叶烘烤技术烘烤。对照(CK):常规采烤,即上部叶4~6片成熟一次性采烤。
  1.4 观测记录
  记录烘烤过程中的温、湿度以及耗电量、耗煤量等,烤后烟叶进行分级和外观质量评价,统计干鲜比、上等烟、中等烟和低次等烟比例、均价以及烘烤成本等经济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烘烤过程分析
  2.1.1 烘烤时间比较。处理1总烘烤时长172 h,其中变黄期83 h,定色期64 h,干筋期25 h;对照总烘烤时长150 h,其中变黄期72 h,定色期52 h,干筋期26 h。处理1总烘烤时间较CK延长22 h,变黄期延长11 h,定色期延长12 h,干筋期缩短1 h。
  2.1.2 烘烤过程比较。在烘烤过程中2个处理均按照三段式烘烤工艺正常进行烘烤,烟叶失水变黄均正常,但在45 ℃结束时,对照中棚烟叶达到勾尖小卷边现象,而处理1要在较高温度47 ℃才达到勾尖小卷边现象。
  2.2 烘烤能源成本分析
  由表1可知,处理1烤后干烟量为432 kg,CK为412.5 kg;处理1烘烤总用时为172 h,较CK长22 h;处理1耗煤量为584.6 kg,较CK的495.5 kg多89.1 kg;处理1耗电量为198 kW·h,较CK的173 kW·h多25 kW·h;处理1每1 kg干烟成本为1.35元,较CK的1.21元多0.14元。处理1的烘烤成本较CK高,主要是由于烘烤时间较长造成的。
  2.3 烟叶外观质量分析
  2种采烤方式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也有所差异,由表2可知,处理1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指标分别为成熟、橘黄、稍厚、有 、疏松 和中。同CK比较,主要在油分、结构上有所差异,叶片结构疏松,油分感更强。
  2.4 经济效益分析
  对2种采烤方式烤后烟叶进行经济性状统计,由表3可知,处理1上等烟比例为44.6%,较CK的39.8%提高4.8个百分点,中等烟比例为35.6%,较CK的29.9%提高5.7个百分点,下低等烟比例为19.8%,较CK的30.3%减少10.5个百分点,均价为22.68元/kg,较CK的21.14元/kg提高1.54元/kg。
  3 结论与讨论
  在烘烤操作上,半斩株烘烤较常规烘时间烤延长1 d左右,分别在变黄期和定色期多用时,干筋期用时无明显差异,常规烘烤在45 ℃可达到中棚烟叶勾尖小卷边,而半斩株烘烤温度则要在47 ℃以上才能达到。半斩株烘烤烟叶在烘烤过程中可以使叶片内的一部分水分及干物质向烟茎转移,使本来致密的叶片结构变得疏松,油分较好。半斩株烘烤能够有效解决上部烟叶杂色较多的问题,能有效改善质量,虽然较普通烘烤更费时费电费煤,造成烘烤成本较高,但与增加的均价相抵,每1 kg干烟叶仍能增加收入1.4元。
  4 参考文献
  [1] 杨鹏,宋朝鹏,冯长春,等.烟叶烘烤方法和设备[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0):162-163.
  [2] 李传玉,杨辉,王玉平,等.不同烘烤工艺对烟叶主要质量性状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8,36(5):155-157.
  [3] 宫长荣,刘霞,王卫峰.密集烘烤温湿度条件对烟叶生理生化特性和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6):77-82.
  [4] 崔国民,叶继宗,罗会龙,等.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烤烟密集型自动化烤房及烘烤工艺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5] DAVIS D L,NIELSEN M T.Tobacco:Production,Chemistry and Techn-ology[M].Oxford: Blackwell Science Limited,1999.
  [6] 孙曙光,汪健.不同密集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6):37-39.
其他文献
摘要 在介绍新疆小白杏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总结其在辽西地区的引种繁育技术,包括山杏砧木苗的培育、嫁接、栽植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种植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疆小白杏;特征特性;引种繁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072-01  辽西地区属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8.7 ℃,历年≥10 ℃平均积温为3 443.1 ℃,年均无霜
摘要 主要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硒肥对富士苹果硒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单果重及果实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果实硒含量随着喷施硒肥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喷施硒肥可提高苹果果实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对果实硬度无很大影响。此外,配套研究了富硒苹果绿色安全生产技术,经检测所生产的苹果绿色安全,无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残留。  关键词 绿色;苹果;硒肥;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1.1;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摘要 为了解三亚地区设施甜瓜大棚内光照强度分布特征,在SNGG-462Z型水泥立柱镀锌管连栋拱棚内的水平和垂直方向设定16个观测位点,在晴朗天气情况下,监测24 h内可见光照度和紫外光照度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7:00开始监测到可见光照,12:00达到最大,后逐渐下降,直至19:00降为0。在垂直方向上,从棚顶部向下逐渐降低;在水平方向上,表现为最中间位置光照弱,中间向两端先增加后减弱。紫
摘要 [目的]探讨布氏田鼠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方法]以MHCⅡ类基因第二外显子为分子标记进行序列分析和基因分型。结果:获得了内蒙古8个布氏田鼠地理种群460个样品的MHCⅡ类基因第二外显子基因的261 bp核苷酸序列,经单倍型分选后,共定义了21个单倍型,其中有3个单倍型为不同区域种群所共享,其余19个单倍型均为各区域种群所特有。单倍型网络进化关系分析显示,8个布氏田鼠地理种群形成3个稳定的进化
摘要 桂麻菜1号和桂麻菜2号是圆果种类型的菜用黄麻品种,是富硒高钙低钠具有保健性的功能蔬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现对这2个品种的黄麻高产栽培技术及其食用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  关键词 桂麻菜1号;桂麻菜2号;高产;栽培技术;食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 S563.4.04 .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097-01  菜用黄麻属于黄麻(Corchorus olit
摘要 阐述了小麦—旱稻模式推广的目的、4种连作模式的效益,总结其配套栽培管理技术,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麦—旱稻连作;效益;措施;建议;江汉平原  中图分类号 S512.1;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091-01  1 小麦—旱稻模式推广目的  江汉平原系水网湖区,地下水位高,为种植小麦—旱稻提供了丰富的天然条件。长期以来,江汉平原大
摘要 世界上高粱的杂种优势利用始于1933年,目前,我国高粱杂交种种植面积占高粱种植总面积的70%。但随之出现了杂交高粱退化的问题,其原因一是制种过程中的生物学混杂;二是不育系小花的败育和杂交一代小花不实,以及亲本本身杂合基因的分离等。解决的办法是首先应三系同时提纯,把配合力和性状典型性作为提纯选择的中心环节;另外,就是用中国高粱转育不育系可减轻小花败育,即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降雨、光照、
摘要 在我国都市农业(主要的形式为都市园艺)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结合园艺现代化及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园艺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式进行探讨,提出采取农科教合作的方式,加强政府的引导、改革考核机制、加大技术创新、建立培养专业人才平台等建议。  关键词 科教研合作;都市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292
摘要 根据1981—2015年辽阳县35年的气温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5年滑动平均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统计方法,对该地区多年气温的变化特征进行线性趋势分析、突变分析和周期性分析。结果表明,近35年遼阳地区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57 ℃/10年。5年滑动平均曲线得出,年均气温在研究时域内经历了3次“冷—暖”交替变化。从Mann-Kenda
摘要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17年5月5日本溪地区一次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对大风预报有指示作用的指标,以期为加强大风天气预报、提高预报准确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风天气;特征;成因;辽宁本溪  中图分类号 P458.1 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6-0203-02  本溪地区大风天气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