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项脊轩志》教学案例分析

来源 :青苹果·教育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shuzhu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案例背景
  2016年9月,接合肥市教研室通知,让我准备一节自选课,参加第五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活动。于是我选择上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这一课,最终荣获优秀课例评比一等奖。
  这篇课文源于人教版的选修课本第六单元,单元提示“赏析指导”讲了三点:一是感受它的生活气息,二是感受其中的情趣,三是欣赏它的摆脱拘束,务去陈言。这是一篇自主赏析课文,如何利用小组活动,开展自我赏析,感受生活气息和其中的情味,成了我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是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在表达与交流中,能有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有个性,有创意。
  为此,我设计的学习目标是:揣摩细节描写,感受文章情味。
  2 案例描述
  第一次磨课前,我布置了预习任务。由于是借班上课,为了提起阅读兴趣,促进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用了设悬法,抛出了一个问题:此文有三个神奇的地方,你知道吗?
  (1)选文有删节,你知道在哪里吗?你看出來了吗?(人教版删除了第三段部分内容)
  (2)此文前三段和后两段写作于不同的时期,你知道相隔了多少年?(13年)
  (3)你知道前三段写于他多大的时候?(18岁)你能写出水平相当的前三段吗?
  这一环节的实施,反应是激烈的,同学的参与度较高,态度积极。
  第二天,我先示范赏析,抓住了作者塑造母亲和祖母形象时选取的细节,一点点地分析渗透,引导学生领悟细节描写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以少胜多,以简驭繁,含而不露,以情动人。
  紧接着,把最后两段,共六句话,分成五部分,随意分配给五个小组。让组员抓住细节讨论,推选代表汇报。
  这是本节课期待出彩的环节,也是检查本课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环节。现实情形是:
  (1)学生抓不住细节描写的重点,找不到典型的细节。
  (2)不会深入地分析。比如妻子仅有的一句语言描写“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学生的分析平淡苍白。
  (3)过度分析,偏离主旨。如在分析“枇杷树”一句时,专注于它为什么是一颗枇杷树,而不是其它的树。
  (4)没能够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有人投入,有人旁观。
  (5)缺少有个性和创意的表达。
  同时,在时间的把握上,也没能合理控制,拖堂了5分钟。课下,针对以上问题,我进行了反思:如何解决?很是烦恼。
  第二次,换了一个班级,重新上一遍。针对小组活动,打算重点突破。预习时,首先就什么是“细节描写”以及“如何赏析重点语句”,做了相应的指导。我们是一个普通的高中,学生能力一般。所以不能高估学生,放任自流,对学情要有正确的把握,然后有针对性地调整。其次,布置任务,让两个主动的学生来分析“母亲”和“祖母”的形象。起到示范的作用,以期“以点带面”,先暖个场。把我老师的主导的位置隐去,让学生主体的地位显现。
  课堂上,学生活动这一块,有了明显地改善。其中,第一次磨课中的第一和第三个问题没有出现,时间把握也较好。
  但是,第二、第四和第五个问题,仍然存在。这恰恰是最关键的要解决的问题,教学难点没有突破。怎么办?再重来!
  第三次磨课。
  预习时,综合前两次的经验教训,扬长不避短。一边保留经验,一边突破疑难。为了解决第二节课后的三个关键问题,我改换了思路。采用了预习提问法。
  在学生疏通大意后,我先把本文神奇的话题,抛了出去。气氛活跃后,立刻追问:对于本文内容,对于明天的这节课,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的吗?
  起初学生提问的较少,在一番赞赏后,提问渐多,并逐渐踊跃,并且,有些问题就是我备课时预设的探究性的问题!这真是一个奇妙的体验!我在心里暗暗赞叹,并且也在反思:如果我肯给学生时间,愿意陪他们,倾听他们的声音,我们的课堂将是另外一个样子!一个作者、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碰撞、交流、融合的奇妙之旅!
  接着,让他们把自己的问题写下来,以小组的形式递交给我。要求,每位同学针对第四、五段,最少提一个问题。然后,我做了两件事:一是把问题汇总并筛选,制成幻灯,在第二天展示原稿;(这些问题,集中在细节描写对情感表现的作用上)二是让各个小组,把自己的问题拿回去,组内尝试解决,并且,争取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自问自答”。此环节,解决了“人人参与”的问题。
  在布置了自我解决问题的任务时,学生们反应很惊讶。一副“还要自己解决呀”的诧异。但很快,似乎恍然大悟了,开始利用班级的网络,从“百度”“知乎”“豆瓣”着手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熟悉文本。在对信息的对比甄别中,他们开始了组内的交流探讨。这种及时性的活动,发展了思维,提升了能力。
  然后,我综合了他们的提问,汇总如下,并在末尾标记上学生姓名,制成了第二天要用的PPT。
  (1)妻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只记录了她转述小妹的一句可有可无的话?
  (2)如何理解“妻死,室坏不修”句?从“不修” 到“复葺”“不常居”,分别是为什么?
  (3)为何以“枇杷树”收束全文?
  第二天的课堂,收效满意。
  分析妻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学生抓住“问古事”“学书”分析出了聪慧贤淑,还从“时”分析出了夫妻间的恩爱。可喜的是,学生从作者对生活场面的回忆联想到了苏轼的《江城子》中对亡妻“小轩窗正梳妆”的描写,这个联想,是个突破。
  3 教学反思
  (1)新课程标准有言:核心素养是后天教育的结果,他有别于一个人潜在的能力。对于本节课而言,我交给他们本身不具备的什么能力?也许就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我想培养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有能力运用综合的方法去解决它。等到学生能够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时候,他就有能力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了。语文最终培养的,不是一种知识或技能,而是人。一个能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运用语文能力,感受生命,体验生活,更好生存的人。《项脊轩志》一课,我的学生们一定都感受到了琐碎细节中美好的人间温情,进而去珍惜,去创造美好。
  (2)我的指导教师杨桦老师说,你的这一课,为何不在欣赏“三五之夜,明月半墙”句子的时候,让你的学生说说,那是怎样的一种风格的画?如果能画几笔,最好,如果不能,说说像谁的画,不也很好吗?回顾反思,建议颇妙。这恰是一种审美鉴赏能力的检测和培养。
  (3)好课不易,要训练学生的思维,也要提升教师自己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雷暴天气是飞行安全的天敌,尤其在夏季飞行中,更是我们重点监测的危害性天气。认识它,掌握它,以期最大限度的减少雷暴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天津机场;雷暴;飞行安全  1991年4月24日09:50时(UTC时间,下同),天津机场东北方向有雷暴,3CB1000m,10:04时,刮起东北大风,10:14时本场开始降冰雹,到10:20时冰雹停止。降雹历时7分钟,冰雹直径多数在30mm以上,最大
人口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人
【摘要】 税收筹划作为经济人对经济利益的一种追求是必然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税收筹划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 税收筹划;风险;前瞻性    税收筹划,亦称税务筹划或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现行税法的前提下,在对税法进行精细比较后,对纳税支出最小化和资本收益最大化综合方案的纳税优化选择,它是涉及法律、财务、经营、组织、交
孩子从小到大都可能有发烧的症状发生,家长往往一见孩子发烧就急得抓狂,甚至哪怕是半夜都要急着上医院。  其实不用那么紧张,可先用体温计测量一下孩子的体温,静下心来自己先观察和判断一下是不是某些外在因素,如衣服穿太多,水喝得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等原因。可以先通通风,掀开被子或解开衣服,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若体温无明显降低则可考虑为生病、感冒等其他因素。  首先可采取一系列物理措施,38.5℃以下可以喂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而糖尿病并发症之多,人体的一些器官都深受其害,或早或晚,或轻或重,如腹泻、白内障、皮肤化脓性感染、心脏病、动脉硬化、便秘、肾病、神经炎等。近年来糖尿病合并癌症的患者明显增多。  糖尿病是癌症的危险因素之一,而癌症高危人群新发糖尿病,则可能是癌症的首发症状或预警信号。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呢?  
妈妈的乳房既是宝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仓,又是女性健康美丽的风向标。但很多妈妈都会遭遇乳头平坦、乳头皲裂、乳管阻塞以及乳腺炎等问题。那么,在给宝宝哺乳的前、中
期刊
摘要 2004年新课改,教育部文件对情感教学提出要求,教师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参与感,从而更活泼地提高学生成绩,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本文从高中政治课堂的特殊性和现状展开分析,联系实际教学案例,对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工作当中的情感教学部分展开应用性的研究,并提出改善现状的办法与建议。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式;情感教学;应用研究  国内外各学术专家对情感教学的研究有很多,金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