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岛膜上吸附物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研究

来源 :红外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置换反应在金属铝表面制备了表面没有任何保护剂且具有红外增强作用的铜岛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表面增强红外光谱对其形貌和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铝片上沉积出的铜呈岛状结构,铜岛膜由二次铜粒子和一次铜粒子通过密堆积的方式构成;首次发现具有这种特殊结构的铜对吸附于其表面的有机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有较大的增强作用,使得表面增强红外光谱可以用于痕量分析、检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螺内酯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对68例CHF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Ⅱ~Ⅳ级,EF<40%),经常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常
气溶胶化学组成复杂,对硫酸盐含量进行定量分析时,基体干扰不明确,标准加入法具有可以消除基质效应的特点,而红外光谱具有测量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势,因此实验利用标准加入法与红外光谱相结合的方法对气溶胶中SO42-的含量进行测量。在SO42-的标准加入量为0~0.3636 mg·m L-1范围内时,标准加入量与吸光度值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74,回归方程为A=0.4720m。利用差谱技术对回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三农工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任务,农业机械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聚焦
采取自然环境试验和实验室霉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霉菌对Ge、ZnS和ZnSe镀增透膜和碳膜的影响。通过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霉菌试验结果进行观察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未镀膜的
旨在开展红外辐射测温系统研究,以探测器像元所接收的目标辐照度为基础,详细分析了红外探测系统的信噪比、灵敏度和探测误差,介绍了系统的结构设计及关键参数,并对系统面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