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100问》(之十二)

来源 :国际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4 上海发展服务外包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1)《关于促进上海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沪府发[2006]26号)的主要内容包括:提高认识,明确服务外包发展目标和重点;聚焦重点区域,打造服务外包园区;扶持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加快人才引进培养,构筑服务外包人才高地,以及完善配套服务,营造服务外包发展良好环境等。其中明确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给予服务外包企业专项资金扶持,对服务外包企业实施优惠政策,将服务外包业务中取得重大社会或经济效益的知识产权项目列入政府奖励范畴,以激励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改善服务外包企业投融资条件等内容。
  (2)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本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沪府办发[2009]16号)中,明确的支持政策有:①率先推进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政策。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按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8%的比例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②给予服务外包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落实国家服务外包专项资金的配套资金。本市服务外包重点企业在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同时,凡符合政策规定的,可以享受本市的政策扶持。③大力支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对服务外包企业录用新员工、吸纳见习学员,对培训机构培训服务外包业务人才,凡符合条件的,给予相应的培训支持。④对服务外包公共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平台建设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⑤对服务外包企业取得国际资质认证,开展品牌建设,开拓国际市场,参加出口信用保险,参加境内外各类相关展览、国际推介会等,符合规定的,给予适当支持。⑥对符合本市服务外包发展方向的离岸、总部型服务外包企业,给予适当支持。⑦引导服务外包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工作。鼓励本市劳动者参加补贴培训目录内的服务外包培训项目,按规定给予一定培训费资助。⑧积极开发服务外包职业见习基地。对参加服务外包职业见习的学员,按规定由市失业保险基金按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60%发放生活费资助。此外,对于人才引进、人才创业、企业融资、金融外包、外汇和出入境实行绿色通道等也提出了相关措施。
  (5)《上海市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试行办法》(沪府办发[2009]49号)的主要内容包括资金来源、使用范围、申报主体资格、申报和审核程序、资金拨付、申请提交的材料和使用监督等。服务外包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本市服务外包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促进本市服务外包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重点支持离岸、高端、总部型服务外包发展。具体用于支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引导服务外包企业取得国际资质认证;鼓励培训机构从事服务外包人才培训;鼓励建立服务外包培训基地和实习基地;鼓励总部型服务外包企业在上海发展,以及推进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项目。
  
  55 上海怎样发展运输服务贸易?
  
  行业描述:国际运输服务贸易主要是指以国际运输服务为交易对象的贸易活动,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运输服务,以实现货物或旅客在空间上的跨国境位移动,由另一方支付约定的报酬的交易活动。其包含的产业有物流资讯、国际贷代、仓储商检、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海运、水路运输、空运、快递和港口服务等。目前,我国运输服务贸易为逆差,竞争力亟待提高。
  发展方向:结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上海靠近国际主航线及长三角集疏运体系的优势,降低国际集装箱中转成本,鼓励我国外贸集装箱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转运,把上海建设成为亚太航运服务重要提供基地和国际重要物流枢纽。同时,上海还要建设国际空港:以机场为核心,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以交流为主题,发展和完善人的交流功能;加快物的流通功能,促进信息的聚散功能,产业的聚集功能,以及金融服务和环境保护,最终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汇聚。
  重点举措: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加大对航运金融服务发展的促进和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多种航运融资方式,不断完善航运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以中国第一个保税港区洋山港为核心,建设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港,到“十二五”期间再把洋山港的政策推广到上海“三港三区”及周边临港新城等航运服务集聚区。探索建立与国际通用办法接轨的口岸通关管理办法,研究制定国际航运相关业务支持政策,提高航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推进国际物流业的发展,重点扶持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形成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积极推动其产品和服务进入国际市场。根据温家宝总理对发展物联网的要求,积极运用新技术探索国际物流的智能化。
  
  56 上海怎样发展旅游服务贸易?
  
  行业描述:旅游服务贸易是为国内外的旅行者提供的出入境旅游服务,既包括团体或个人的旅游活动,也包括旅游企业的活动。旅游包括或能带动的产业有客运、游轮、宾馆、餐饮和旅游纪念品等。在缺乏景区的城市和农村,可以根据当地的产业优势开展具有特色的工业旅游、文化旅游、会展旅游、医疗旅游、教育旅游和农家乐旅游等,也可以设计节庆活动如购物节、葡萄节、桃花节等来发展旅游。我国的旅游服务贸易为顺差,是世界最大旅游目的地国之一。
  发展方向:形成以吸引入境旅游为重点、境外商业存在为突破、自然人流动和过境消费为重要补充,四大创汇领域并进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格局。在继续发展壮大传统国际旅游业的同时,重点扶持网上旅游、会展旅游及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等,使旅游服务贸易成为上海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重点举措:进一步扩大“上海旅游节”等知名会展的国际影响力;以上海世博会举办为契机,培育国际会展品牌;大力发展邮轮经济,加快发展国际体育赛事旅游,积极开拓国际高端旅游市场;重视重大旅游项目和旅游公益性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推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发展;加强旅游管理部门、会展场馆、酒店、航空、旅行社等相关行业之间的合作协调。策划、推介好上海城市形象,增强旅游集散能力,加大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和营销力度。
  加快上海旅游业走出去和和引进来的步伐,第一,支持上海的旅游业的海外并购,将出境游的钱再赚回来,同时还应逐步在境外的酒店里开设中医药保健、名牌专卖和文艺演出等,带动更多的产业进军海外。第二,要做好迪斯尼项目的引进工作,带动上海旅游业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上台阶,促进文化和衍生产品等产业发展。
  
  57 上海怎样发展金融、保险服务贸易?
  
  行业描述:金融服务贸易是指由一 成员方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向另一成员方提供的任何与金融有关的服务,包括所有保险和与保险相关的服务,以及所有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保险除外)。金融包括的产业有: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租赁业、担保业、典当业,以及各类投资业等。目前我国的金融和保险假务贸易均为逆差。
  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积极稳妥推动金融和保险服务对外开放进程,提高金融和保险服务水平,提升金融和保险服务出口的国际竞争力。稳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积极扩大进出口货运险和国际再保险业务,扩大金融、保险服务贸易进出口规模,形成与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相适应的金融、保险服务贸易规模和水平。
  重点举措:第一,积极稳妥推动包括证券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在内的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提升国内金融机构的服务素质和竞争能力,大力吸引境外机构和企业在境内发行债券、上市和兼并收购,并积极搞好投融资咨询服务。第二,大力发展数据处理、客户服务和信用评级等金融外包服务,扩大承接境外金融、保险机构外包业务的规模。第三,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入驻上海,逐步扩大境外机构参与上海金融市场的比例和规模,大力发展中资和中外合资再保险公司,吸引境内外著名再保险机构入驻或设立分支机构,吸引境外再保险人来沪交易,积极探索开展离岸再保险业务。鼓励境外知名的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在沪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符合一定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参与设立境内股权投资企业(基金);研究扩大上海证券市场QFII投资规模;探索在上海期货市场建立QFII制度;扩大国际开发机构在银行积极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板建设,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推进红筹企业在上海证券市场发行A股。第四,支持设在上海的合资证券公司、合资基金公司率先扩大开放范围。在已有的合资证券公司开展A股经纪、投资咨询试点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扩大上海合资证券公司试点的数量,扩展业务范围;争取选择设在上海的包括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在内的基金管理公司开展设立专业子公司以及业务创新等方面的试点。第五,积极探索上海与香港的证券产品合作。积极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推进上海证券交易所同香港联合交易所以及香港知名指数开发机构加强合作,争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恒生指数ETF、国企指数ETF和红筹指数ETF。第六,抓住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的有利条件,创新涉外金融服务产品,拓展金融服务市场。研究建立境外人民币回流机制,探索为境外人民币提供适当的投资管理渠道。促进长三角地区资金流动,为长三角地区贸易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七,积极扩大进出口货运险,高度重视拓展中资企业对外投资、国际贸易、国际合作中的保险业务,加快开发和改进适应国际贸易需要的保险产品;鼓励中资金融保险机构“走出去”,在全球化进程中提高服务质量。第八,鼓励金融机构以及相关单位通过市场机制,从国内外引进各类高层次、紧缺的金融人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引进国际认可的金融职业能力考试认证机构在本市开展相关认证业务。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