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平台和远程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教学在当今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种学习App层出不穷使得大学英语从传统课堂进入了移动课堂时代。本文主要介绍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怎样搭建大学英语在线课程,从而对移动时代的翻转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翻转课堂;手机App;大学英语
  【作者简介】王飞燕(1982-),江苏镇江人,南通理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袁敏敏(1983.10-),女,汉族,江苏南通人,南通理工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移动终端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应用研究”(2018SJA1291)研究成果。
  一、研究背景
  为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达到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目标,教育部2019年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建设过程中,将面向所有高校的全部专业,全面实施“三项核心任务”,包括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和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一流基地,从而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以形成覆盖高等教育全领域的质量中国品牌,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积极研究实践利用在线课程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包含海量视频、音频、动画等各类资源的网络学习平台和一系列手机APP的出现,不但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还让传统的课堂集中学习变成移动课堂在线学习,从而实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二、基本概念
  1.移动学习。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指在终身学习的思想指导下,基于移动技术和网络进行的远程学习。在以手机为主的现代通讯终端的帮助下,移动学习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它所使用的移动设备不仅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而且能够让教学者与学习者进行即时的双向交流。随着技术的完善和教学理念的进步,移动学习必将在未来的学习模式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移动学习基于数字化学习。与一般学习不同,它的学习者不再被限制在传统教室里或电脑桌前,可以抛弃桎梏,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采用不同的方式,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小型移动设备的发明,是移动学习实现的基础。Sariola等人对移动学习实现的设备从特征上做了分析:可携带性,即设备便于随身携带;无线性,即设备无须连接固定的线路;移动性,指使用者在位置移动时也可以使用设备。
  2.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式。与传统课堂先讲后练的教学流程不同,翻转课堂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在翻转课堂设计时,教师可将线上“金课”进行本校化改造,探索其多种应用模式,打造适合本校学生特点和培养需要的“金课”。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上课之前已经完成了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不是简单的预习),并完成了在线测验,教师通过学生的学习数据和学习行为进行课堂教学的重新设计,课堂便成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这种混合式教学已经发展出十余种新形式,常见的有项目探究、案例点评、研讨辩论、边讲边练、边做边评、以练代讲、同伴讲评、同伴问答、教室导演、学生串演等。
  翻转课堂相比较传统教学,在教学活动时间的分配上存在较大的差别。传统课堂大部分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来传递知识的,所以大部分活动发生在师生之间的认知圈。而翻转之后,讲授时间变少,学生之间的活动增加,包括讨论、实践练习、答案交流、思维过程分享等。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好的教学主要是两种——同化和顺应。同化,指个体把外部新鮮刺激纳入原有图式中的心理过程;顺应,指的是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同化的新刺激时,便要对原有的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大脑中的认知图式就是在不断的同化和顺应过程中建构得越来越复杂。当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度、主动思考和交流机会的时候,同化和顺应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发生有意义学习的机会也随之增加,学生的成绩就会更好。由此看出,翻转课堂模式成功与否关键点在于教师课堂中使用的主动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讨彼此之间的学习困难和差异,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自己动手实践去验证,去学以致用。
  三、基于学习通移动教学平台的课程建设研究
  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慕课平台有华文慕课、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超星尔雅等。这些平台中有丰富的互动课程可供师生学习,集趣味性的音视频播放、写作与口语练习为一体,让学习者感到乐趣无穷。丰富的学习内容和练习形式从多角度帮助师生充实知识储备,促进内涵培养。笔者所在的学校与超星平台进行了合作,基于超星学习通学习平台搭建大学英语在线课程。
  1.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包括四件事:建班,备课,通知,督学。
  (1)建班可参见学习通平台的培训内容,平台提供了详尽的指导。
  (2)备课。首先,要准备课程资源:校内外SPOC班课可直接使用课程现有PPT、教学视频、资料、作业试题库等资源。如果教师引用平台提供的示范教学包,也可以对内容进行编辑修改和整合,达到本土化落地的效果。超星平台目前还没有大学英语的教学示范包,所以大都使用现有的教学资料,进行适当地整合修改后,进行建课。
  其次,是课堂活动的设计:所谓“教有法、而无定法”,课堂活动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在学习通中有很多活动形式可供选用,包括抢答、投票、测验、问卷、主题讨论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提前编辑保存后在课堂中发起,也可以随堂编辑或口头说明后发起。所有活动完成后都会在学习通自动生成活动库,以备其他时间其他班级随时调用。
  (3)发送通知。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各项通知,与学生建立连接,让学生知晓课程的各项要求和任务。通知类型主要有如下几种:开课通知,包括推送教学日历、成绩评定办法、学习规范等。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难点、学习要求等。其他通知有特定事项(作业、考试)、特别说明、督学类通知等。   (4)督学。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任务未完成或完成得不好时,可进行督学。比如,学生未读通知、未看教学视频、测验未做或错误率高、作业或考试未提交等。教师可以点开每个同学了解其学习情况,而后可以进行个别提醒。之前大学英语发送通知和提醒都是通过QQ班级群发布,而学习通平台则提供了邮箱、短信、电话、学习通、微信等多种提醒途径。
  2. 课中活动。到了课中时,教师要开展大量的活动,以持续推动教学进行。每位教师都有自己擅长或者青睐的活动类型,但一堂完整的课,从内容上是由一些基本元素构成的。经过整理,在过程流程化、内容丰富化的指导原则下,我们大学英语组归纳出了八个项目,分别为:从签到、反馈、总览、释疑、深学、后测、总结、作业。下面笔者将从四个方面,签到、反馈、总览、深学进行展开。其他的比较容易理解的四个方面就不再赘述了。
  (1)签到。相比传统的点名或抽查,学习通的签到可以帮助教师节约时间,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之内确定学生的出席率。教师可以设置签到的权重,计入学期总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签到的时机及频次,随时开展,多次开展。对于不能正常签到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特殊处理,如标注缺勤、病事假,或者给签而不到的学生发私信等。
  (2)反馈。反馈的内容主要是教师对学生课前自学、参加测试、参与讨论、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反馈。反馈可以在线上进行,也可以在线下课堂进行。教师在反馈时,要秉持“正反结合、点面兼顾、渠道适合”的原则,通过课堂报告、学情统计和成绩统计等事实版块,有针对性、有侧重地进行。
  (3)总览。在组织课堂教学前,教师要告诉学生这堂课的总体情况,即主题、目标、重难点等,让学生对课堂全貌了解后,再顺次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图示,向学生展示将要学习的某一章节在整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以及与其他章节的关联。以上可以发布在通知中,让学生在课前观看,对本堂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4)深学。深度学习常用的主要形式有主题讨论,案例分析和生讲师评/生评等。比起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它的开展是有一定难度和要求的,但开展好并不容易。为了达到比较好的学习效果,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不能大于内容,比如不能开展一些看起来很热闹,却对知识学习基本无用的活动。其次,活动形式要多样化,不能千篇一律,学习通之中有许多形式可供选择。第三,兼顾个别与全体,可以开展全班活动或小组学习。第四,避免马太效应,活动的设计要兼顾各种类型的学生,尽量创造公平的表现机会。最后,开展深度学习不是“放羊”,表面热闹,却没有归纳和提升。教师要做好及时评价,包括即时评分、即时点评、即时记录(写拍录)和当日课后梳理。
  3. 课后事项。(1)布置(评阅)作业。如果是小组的作业,教师可以在学习通平台进行评价设置,可由教师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学生自评分比例构成整个总权重。这样可以从互相学习交流的角度進一步提高。
  (2)发起讨论话题。师生都可以在学习通平台的讨论区发起与当堂课或前后相关的话题,通过谈论集思广益。
  (3)开展深度交流。对一些学生的问题信息,或者讨论区里比较有思想的话题,抑或学生认知有偏差的话题,教师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深度交流,分层次、针对性地做一些拓展。
  (4)推送典型材料。教师在平台推送一些前沿的,热点的课后延展性的材料,以供学生进一步学习。材料可以推送到班级群聊中,或者以作业的形式布置。
  (5)教学反思总结。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中的“笔记”记录下来每一节课的优缺点,以供课后反思以及为下一步授课提供参考。也可以在教案中直接添加教学后记,或者发到微信圈里。
  四、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丰富和改变了教学手段,也促使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利用移动终端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精心设计学习活动,能够有效地实现英语课堂“线上 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此举不但会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渠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强.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态失衡及重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2.
  [2]贾豁然,尹宝坤,刘昳.移动学习—技术发展引发的教学变革[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
  [3]殷信.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信息化教学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4]赵云.基于融合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借助于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设置相关的情境,对教学结构进行了优化,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空间也更加广阔。在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还使小学英语习本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通過分析小学英语习本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价值以及具体的运用策略,以期为一线英语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习本教学;信息技术;价值;运用;策
【摘要】四六级考试中,翻译水平的高低与写作、听力及阅读题型的得分情况呈正相关。中英文表达的区别之一在于汉语讲究“意合”,句子上下文之间大多不使用连词;英语则讲究“形合”,因此,仅逗号不能实现句子上下文的显性连接,而需要使用相关连词加以实现。笔者在本文中指出,包含逗号的汉语句子,汉译英时,其逗号主要可选择两种方式来处理,即,由and, not only… but also…, while, but,
【Abstract】The importance of correction and feedback in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cannot be underestimated in terms of students’ writing ability, interest, even the quality of English teaching. With the
【摘要】在我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和开放程度的条件下,对既有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激增,然而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教育主要面向的是通识英语教育,侧重沟通和交流和而忽视了专业发展需求,因此,ESP教学也因此成为大学英语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ESP;教学;实施条件  【作者简介】于霄,长春中医药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8高教科研课题——ESP教师专业发展研
【Abstract】This essay deals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one of Chinese ancient poems named “Hua Mulan”, besides, a genera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hyme, figuration and meter of ancient poetry of China and
【摘要】广泛阅读是指学生在大量阅读的背景下逐步增强阅读能力、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一种阅读学习方法。本文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广泛阅读教学的课堂设计及实施路径,希望能够为提升广泛阅读教学质量提供指点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英语;广泛阅读;课堂设计;实施路径  【作者简介】陈文富,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永宁中学。  引言  阅读,特别是广泛阅读是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增强语言技能的一条有效路径,
【摘要】当前中职英语教学除了要考虑和专业对接、满足岗位需求,还要考虑生员情况、学时学制等诸多因素,因此教师需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有所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教学合作模式。本文从日常教学中的几个突出问题入手,通过一堂计算机专业的公开课教学实践,展示中职英语基础模块新型网络合作教学的尝试。  【关键词】网络合作教学 资源共享 计算机专业 自主学习  作为中职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英语教学在新形势下面临着不
【摘要】本文选取王佐良和曹明伦的译本,主要采用比较、定量及定性的研究方法,从文体特征、选词和句式三个方面对王译和曹译进行对比赏析,对文学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论读书》;译文赏析:文学翻译  【作者简介】宁德香(1992-),女,汉族,山东临沂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引言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论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多媒体技术能带来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视听效果,使英语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为英语课堂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知识整合到一起,以使学生能得到更加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  作为一名教师, 我
【摘要】信息化环境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诸多方便,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思想观念。信息化技术运用于高职英语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就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提出运用信息环境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率的策略。希望能给高职英语教学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信息化环境;应用  【作者简介】王回力(1980.12-),女,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