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夏季珠江口5大口门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的调查

来源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06年内陆水域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2006年8月记录了珠江入海口5个大面站位的网采浮游植物.经初步鉴定共计5门54属119种(包括6个变种,不包括若干未定名种).此次网采浮游植物以淡水硅藻和绿藻为主,硅藻64种,约占总种数的53.78%,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属有菱形藻(Nitzschia)、小环藻(Cyclotella)、针杆藻(Synedra)等;绿藻门次之37种,常见属有栅藻(Scenedesmus)、盘星藻(Pediastrum)和新月藻(Closterium).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2.085×105 ~2.40×106 ind./m3,平均值为1.0443×106 ind./m3,其中S2水域的细胞密度最高,S1次之、S3至S5依次减少.对多项群落特征参数如多样性和相似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生物多样性及物种丰富度都较高;其群落结构除S2外,各站位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站位之间群落组成的相似性不高.
其他文献
测定了3种[鱼央](白缘[鱼央]Liobagrus marginatua、拟缘[鱼央]Liobagrus,marginatoides、黑尾[鱼央]Liobagrus nigricauda)肝、肾、肌肉和尾鳍4种组织中铬、锰、铁、铜和锌的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