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过程化考核改革探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1641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大学基础课程,它能够帮助学生端正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以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为例,首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介绍该课程考核创新的思路,最后找到具体的考核创新途径,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影響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达到课程考核目标。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过程化;考核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4-0059-02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关乎学生的发展,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考核工作,这样才能掌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方案。但现实中,许多高校该课程内容多为理论型,日常考察相对较少,学生的学习状况最终体现在期末的考试成绩之上。因此未来高校应做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过程化考核改革探索工作,找到更为有效的考核方式,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一、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现状及存在问题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当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考核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存在考试与教学脱节的现象。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以工程类专业为主,理科生所占比例较大,由于高中时期思想政治知识学习较少,导致他们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不够重视,认为该课程就是一种“说教”课程,与自身学习没有较大联系。再加上该院日常教学内容多为理论类型,平时缺少考查机会,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都汇集在期末一张试卷上,知识点考查不能面面俱到。这样会大大降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2.考核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考核时通常采用理论考试形式,学生通过试卷答题获得相应的考核成绩,从而对他们课程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该种考核方式较为片面,无法真正体现出一个学生的课程学习状况,再加上考核形式较为单一,学生能够通过“投机取巧”获得较高的分数,最终无法保障考核的公正性与公平性。
  3.实践考核相对较少。为了确保“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评价的客观性,我校专门制定了《“思政课”课外实践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但从这几年实际的运行来看,考核过程和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形式化倾向较为明显。总体上考核还是集中于对学生书面材料的评定,学生很难有机会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结合度相对较差,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理论讲解,导致实践考核方式形同虚设,最终影响过程化考核工作的推进。
  4.考试结果不能全面评价教学效果。当前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采用“平时表现成绩 期末考试成绩”的评价模式,虽然在日常增加了出勤、讨论、提问等方面的考察,但就主体而言,仍然是固定、统一、纸质的模式,仍然有“一考定终身”的嫌疑,形成了学生平时不努力、期末突击的应试型教育,不能全面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方式创新的思路
  1.树立过程化考核的理念。过程化考核是按照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对学习者学习效果评价考核的一种过程。该考核方式不仅能体现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能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打破了传统考核方式的单一性弊端,有利于推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认识过程化考核的优势。在开展过程化考核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应认识到该种考核方式的优势,具体内容如下:①它能提高学生对平时成绩的重视度。过程化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各个过程,因此它能够提高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视度,能够增强学生对平时成绩的重视度,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达到课程教学目标。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动机和热情。传统考核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往往采用“一考定成绩”的方式,降低了学生的课程学习热情,通过过程化考核,能够对学生的评价更客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方式创新的具体途径
  1.要不断拓展考核的空间范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在进行过程化考核时,应不断拓展考核的空间范围,这样才能达到考核要求,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具体内容如下:①要落实思政课程的实践考核。由于过于重视理论考核,“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考核工作不到位。过程化考核方式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日常实践纳入到考核范围之内,增加学生参与思想政治实践的热情,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修养,拓展他们的法律视野。该考核方式除了将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期末成绩纳入到考核范围之外,还将志愿服务、作业完成情况、校园生活状况、自主学习状况等也作为考核指标,以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积极性,达到过程化考核目标。②要丰富课内课外考核形式。拓展考核的空间范围,高校还要丰富课内课外的考核形式,保证考核评价的公正性与客观性,以完成思政课程的考核任务。
  2.要不断扩大考核的时间范围。要想确保“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的客观性,高校就要不断扩大考核的时间范围,具体内容如下:①将考核融入到教学课程的各个环节。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考核时,应将其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精准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考核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深入学习道德与法律知识,端正他们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实现教学的模块化评价。扩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考核时间范围,教师还要做到教学的模块化评价。
  3.要不断增加考核的内容范围。过程化考核包含的信息非常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在开展过程化考核时,应该要不断增加考核的内容,做好考核研究工作,并将研究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以提高考核水平,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考核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还要做好深入研究工作,评判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完善过程化考核体系,真正发挥过程化考核的作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要想保持教学活力,教师就要做好课程考核方式的创新,拓展考核空间、时间、内容范围,让学生对该门课程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以达到新时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的目标。此外,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考核理念,认识到过程考核的优势,找到适合当代大学生的考核方式,打破应试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转变形式化考核方式,推进过程化考核,以满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韩志敏.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化考评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01):88-90.
  [2]許凯.高校课程过程化考核的改革与实践——以苏州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7):144-145.
  [3]王艳.中职德育课教学改革初探——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为例[J].中国培训,2018,(02):55-57.
  [4]严宏伟.高校教学过程化考核管理的实践与构想[J].科技创新导报,2013,(25):111-112.
  [5]曾国斌,耿强.基于过程化考核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黑河学院学报,2017,8(08):129-130.
  Abstract:"Thought morals tutelage and legal foundation" course as university foundation course,it can help students to correct their own world outlook,the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Taking into xian institute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the first of "thought morals tutelage and legal foundation" course examination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secondly introduced the course assessment of innovation ideas,finally found the specific assessment of innovation wa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urse of "thought morals tutelage and legal foundation" influence,improve the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ality,achieve course examination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Process;Examination reform
其他文献
摘要:本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管理,高校在违纪学生中施行“校园服务令”,让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学习、参加校园志愿服务或公益组织活动等方式,帮助其重塑正确的人生观,以此培养自律、自信、自学的习惯,对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实现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依法治校;校园服务令;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24-02  中国政法大学校
摘要:《金融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经济与金融等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鉴于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创新创业导师培养、教师发展空间、学科带头人引进、科研力量薄弱等问题,必须推行科学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规范组织管理制度、实行教师成长档案袋制度等措施并保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以建设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经济与金融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教师成长档案袋  中图分类
摘要:传统心理咨询技术在职业学校的应用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箱庭疗法的游戏性、趣味性、材料的特殊性、实施的特殊性以及作品解读的特殊性,满足了职业学校学生一系列心理特征,可在职业学校广泛使用。  关键词:箱庭疗法;职业学校;可行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6-0270-02  在传统心理咨询中,要求来访者具备自我认知、自我觉察和自我提升这三
摘要:文章通过样本分析,探讨美国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程规划和课程设置结构,通过分析不同课程的整体结构和内在衔接,从中探索学生专业素养成长的内在逻辑,以及摸索对我们的临床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临床教学;课程设置;学程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7-0197-03  一、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及其药学院总体课程设置  北
摘要:经济法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公共平台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形成了学科教育领域的基本共识。经济法作为专业平台课往往在较低年级涉及,相对于专业核心课程来说往往不太受到学生的重视。但是通过实际的教学经验的总结,经济法课堂导入对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经济法教学课堂导入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旨在通过相关方面的研究,探讨课堂导入在经济法教学中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  关键
摘要:美国犹太作家马拉默德善于细腻地描述普通人面对生活的艰辛和不幸而表现出来的坚忍和宽容。本文着重分析作家笔下的男主人公们是如何以宽容和忍耐、忠诚和责任维系家庭的完整,进而指出无论是年长者的尽心竭力还是年轻者的在挫折中成熟,最终帮助他们实现精神升华的是源自东欧传统犹太村落对家庭的尊崇。  关键词:家庭;完整;责任;道德  中图分类号:B9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
摘要:本文以我校現有英语教学模式和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现状为起点,分析了我校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并从教学大纲的设计、学生分层教学、训练及考核形式、教材的选择等角度阐明了其在我校的可行性,最后笔者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语教学模式,希望对以后的ESP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双语教学;ESP教学;可行性;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5-0
摘要:德育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回顾新课改以来我校开展德育课程教育教学总体情况,分析德育课程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对策,以期不断提高我校德育课教育教学水平,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西藏;中职学校;德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28-02  
摘要:专业认证是构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重要依据,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论述和介绍了如何通过学习专业认证的精神与标准,执行PDCA循环管理,构建“有财力支持、有机构负责、有策略推进、有成果体现”的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专业认证;质量保障体系;策略推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
摘要:我国的民办高校职业教育正处于探索发展期,为了促进我国民办高校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需要从组织机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系统的民办高校职业教育教学体系。  关键词:民办高校;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8-0253-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