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囧》的“中国中心主义”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chuan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一个泰国愤青看了《泰囧》,他会怎么评判?—首先,堂堂国名怎么能跟“囧”字在一起?其次,曼谷那么多高楼大厦你们不拍,專拍各种穷街陋巷,名胜古迹基本没有入画,连寺庙都成了黑社会聚头的地方,整个国家就是脏乱差;最后,片中根本看不到泰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倒是一直借着人妖出洋相,还大书特书人妖的色情交易。
  当然,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泰国的电影产业的平均水准远在国产电影之上,类型片样貌丰富,制作精良,泰国电影的尺度也很宽泛,电影嘛,人家不会上纲上线,再说了,估计泰国观众看到《泰囧》的机会也很少。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文化界曾兴起过一阵“后殖民”的热潮,对其概念内涵进行辨析是项宏大的学术工程,本文无力赘述,只是取其在大众文化层面的一般意义:在政治、军事殖民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采取了文化殖民的策略,他们把自己表述为世界文化的中心和楷模,而非西方的民族文化则常被贬称为边缘文化、愚昧文化。上述现象常常隐藏在西方中心主义的叙事之中,特别是大众文化产品,如电影、电视、动漫、小说等等,后殖民视角已然是解析西方文化霸权的一把利刃。
  中国很快不无谬误地挪用了“后殖民”这个热词,并以此来检视中国形象在西方电影中的意味,很显然,在好莱坞那里,盎格鲁-撒克逊的中心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中国形象更多的是一种民俗奇观展现,或者是为了“政治正确”或市场营销而搭配的广告策略。
  套用这一“后殖民”的分析方法,在《泰囧》中,泰国似乎却成为了相对中国而言的民俗奇观哈哈镜。当然,《泰囧》的基本观众群设定在中国,就是为了中国观众度身打造,通篇也是华语对白。不过好莱坞其实也是主要为他们的本土市场服务的,我们用“后殖民”利剑批判的许多好莱坞电影,人家本来说的就是英语,根本没把你太当盘菜—说难听点,是咱们死乞白赖非要看的。
  在《泰囧》中,泰国的旅途风景集中在乡野山间,几乎没有城市楼群,影片的基本冲突和主要笑料则来自那两个不同身份、阶层的主角之间所产生的矛盾:一个是从北京来的高级白领,英文流利,收入不菲,而且掌握着高科技发明的秘密—在当下这个“生产狂热”的时代里,经济、技术是两大价值指标,无疑我们的北京白领在这两大评价体系中都是高人一筹的;另外一位则是农民工式的奇葩游客,不通英文,卖葱油饼为生—显然,这位仁兄既没有特别令人艳羡的经济收入,更不掌握什么新兴技术。于是乎,上流-下层、聪明-愚蠢、文化-庸俗,这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标签,贯穿着《泰囧》的始终。应当说,这是商业喜剧电影的基本套路,早在默片时期,好莱坞的劳莱和哈代就是这类搭档方式,源远流长,屡试不爽。
  观众的认同感其实主要集中在高级白领身上,这位“成功人士”投射着集体的欲望,而他被迫跟农民工式的“驴友”结伴而行,那位“乡巴佬”自然是被取笑的对象(同时也充当了前者的心灵鸡汤)。当白领进入乡野山间时,“落后”的泰国跟民工兄弟形成了巧妙的呼应,也代表着城市人来到了不熟悉的另一个世界,此时,一场丑态百出的历险拉开了帷幕。
  《泰囧》就此完成了一次后殖民式的逆袭,中国游客成为外来的强势闯入者(尽管他们也曾被捉弄),泰国人在片中完全游离于故事之外,他们要么是木讷的路人,要么是凶煞的悍匪,要么就是淳朴的乡民—这几乎完全符合我们所批判的后殖民表述,只是,这里不再是西方中心主义,而是某种“中国中心主义”的。
  批判别人批习惯了,有时候拿同一把尺子量下自己,会很有趣。
其他文献
因为厌倦每周40个小时的枯燥工作,父亲在1972年时辞去了当时在出版社的工作。那时,父母刚刚30岁出头,按照父亲现在的回忆,当时两人“仍想探索整个世界”,于是他们买了6张去欧洲的单程机票,带着四个不足7岁的孩子,以及仅有的3000美元资产便上路了。年轻而又富于理想化的他们,认为可以让这段旅程成为我们的“移动课堂”。  在这之后的4年中,父母践行着他们“自由自在的存在方式”,带领我们游历了西班牙、英
记载柏林历史的波茨坦广场、光影变幻的电影博物馆、市井气息浓厚的跳蚤市场,在柏林苍穹下共存,相安无事。    “20年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地。那时柏林墙刚刚推倒。在更早以前,它是恐怖的隔离区,柏林墙穿过它。但现在,这儿可是柏林最热闹的地方。”此时,我与一个在柏林生活了超过20年的朋友坐在波茨坦广场,一边喝咖啡一边等着电影博物馆开门,朋友正利用这个时机简要向我普及波茨坦广场的历史。  尽管天气阴冷,还一
当地人用“越南婆”,这个富有白话气息,又带点调侃语气的词语来形容他们心目中的越南女性。大多数人认为她们是穷家汉的老婆,或者是在边境商贸中分一杯羹的劳动力,甚至被视作生意人在国境南边的女伙伴。    北纬22度附近,广西凭祥,中越边界重地。在中国这边,从市区到农村,橙黄色调子,简单的三角楣,以及仿洛可可涡旋花纹装饰的新房到处可见,它们有的挤在城区旧房子的夹缝里,有的竖立在广袤的田野上。房地产广告摆出
不论是戴安娜的世纪婚礼,还是007詹姆斯邦德讨好漂亮的女伴,香槟都是他们的首选。不仅是因为香槟开瓶时“砰”的一声,像礼炮鸣放,香槟金黄色的酒体和丰富的气泡,也让人赏心悦目。香槟代表欢乐、凯旋、喜庆的心情。    因爱扬名    关于香槟的起源,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1668年,在Marne西边山丘的Benedictine Hautvilliers修道院,年轻的修道士唐培里侬(Dom Périgno
黛琪的新书《爱情就在桑间濮上:风情万种说诗经》出版,朋友们都为她高兴。据说,清末以前,中国历代研究《诗经》的书就达到两三千种之多。而新文化運动之后,尤其是白话文兴起至今,解读《诗经》的中外版本更是卷轶浩繁。但是普通人对于《诗经》的阅读,却越来越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更多人认为对《诗经》的理解,只有专家才能做到。黛琪这本书的出版,可以说是很好地解决了普通人对于《诗经·十五国风》的阅读障碍。  自小浸淫于
两年半前的汶川大地震,中国各界对灾区的心理援助服务呈现井喷状态。随着时间的流逝,二次伤害的出现,幸存者表现出多样的灾后人格,考验着中国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参与地震救援的心理援助工作者们所遇到的困惑,其实也是为危机干预积累了宝贵经验。    5·12大地震距今已经两年半,但造成的破坏与伤害,至今令人不堪回首。在戕害巨量的生命和财产之后,大地震也给存活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  根据中科院心理所绵阳北
12月16日21时,以“占海特”三个字在谷歌上搜索,发现大约784万条搜索结果,而且搜索结果还在持续增加中。“占海特”是谁?为何会获得这么大的关注度?  占海特祖籍江西,1997年出生于珠海,2001年随父母移居上海。在上海完成9年义务教育后,因无上海户籍且不符合上海10类参加高考人员条件,只能在上海考中专和职业技术学校或返回原籍考高中。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么占海特还不为公众所知,因为在当下中国有
1970年,陕西省革委会决定选调初中生支援2107工程(襄渝铁路)的修建,先后两次动员69、70届初中生,一共25800人参加秦巴大山里的秘密建设。他们多为十六七岁的少年,甚至还有十二三岁的儿童。  这个特殊的群体,在陕西段建设中死亡119人,致残448人。截至今年,2.5万余人中已有超过5000人不到60岁就去世,死亡率畸高。退场后,这些三线学生的人生大多走得很艰难,他们被裹挟进下岗失业等人生的
哪有大学宣布自己建成世界一流的呢?清华在这方面开了先例。大约在离百年校庆100天前后,校长顾秉林就曾宣布,清华将在百年校庆时跻身世界一流。很多人不理解,难道清华大学只差100天,就可以把自己从“非一流”变为“一流”吗?     上周日,清华大学迎来百年校庆。人民大会堂中举办的校庆典礼十分隆重。而就在校庆之前,清华大学还收到一份厚礼,国家天文台台长宣布,将永久编号16982号小行星命名为“清华大学星
“超人”雷耶斯来自墨西哥的普埃布拉,是纽约布鲁克林一个送报员,他每周寄500美元回墨西哥的家里。    全美目前非法移民接近一千二百万,约七百二十万人有工作,占全美就业人数的百分之四点九,其中拉美裔占绝大多数,又以来自墨西哥的移民居多,运输公司、搬运公司、建筑工地、肉食包装厂、工地和酒店都严重依赖他们从事本地人拒任的低下工种。  实际上,一个多世纪以前,美国与墨西哥就制定过“美墨季节工计划”,以双